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没错就是那个总是被和“哈工大”傻傻分不清的“哈工程”,也是位于哈尔滨市。
哈尔滨工程大学,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建校于1953年,最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截至2020年9月,院校现有本科专业6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 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点全部进入全国前30%。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
师资力量上,现有教职工2907人,其中专任教师184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171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其他国家级人才27人;“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1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8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7个。
科研实力上,哈工程含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
在就业方面,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9届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共计5843人,其中博士毕业生267人,硕士毕业生1975人,本科毕业生3601人。总体就业率为93.22%。其中博士毕业生267人,就业率为93.26%,硕士毕业生1975人,就业率为96.56%,毕业研究生合计2242人,研究生就业率为96.16%;本科毕业生3601人,就业率为91.39%。
报考该校的考生注意事项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
1、学校按投档分确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并按投档分为考生安排专业,采用分数优先原则,专业之间无级差,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对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不退档。在投档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理综、语文、外语,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2、哈尔滨工业大学对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最低要求为AA(高水平艺术团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最低要求为BB,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按照江苏省相关规定执行)
3、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学生,依据有关规定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