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应避免盲目“乱跟风”,从实际出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在增强学科专业设置前瞻性、针对性的同时,充分结合自身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使新农科建设更“接地气”。
近日,山东潍坊学院召开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期评估会,对该校“面向新农科地方高校涉农专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以下简称一专多能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中期评估。该校希望依托潍坊现代农业产业优势,通过项目实施培养更多“一懂两爱”农业人才。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将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专业列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
目前,我国新农科建设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新农科建设情况如何?为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及高校负责人。
为涉农高校提供重要指引
2019年9月,**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同年,教育部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标志着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
潍坊学院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曹慧表示,由此,新农科建设奏响了“三部曲”。
第一部曲是2019年6月《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第二部曲是“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深化了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新举措,提出要开展新型人才培养、专业优化攻坚、课程改革创新等“8大行动”推进新农科建设;第三部曲是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启动了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增投入、以投入提质量,让新农科在全国高校全面落地生根。
新农科建设“三部曲”使农林教育面貌一新。而《指南》的出台,则标志着新农科建设迈入加速发展阶段。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主任孙其信撰文表示,此次列入《指南》的12个专业中,7个为新农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由教育部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比如“智慧农业”专业,目前全国已有27所涉农高校设置该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全国已有26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
《指南》的正式发布,给涉农高校加快新农科专业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指引,涉农高校要以新农科专业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新农科建设。
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许多涉农高校着手加强新农科人才培养力度,“改造”传统农林专业,积极探索从课堂、实验室到田间的培养模式,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等新专业陆续出现。
潍坊学院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学生郭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学院的课程与以往不一样了,以往的学习大多偏向于课堂教学,但如今,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成了新的课堂。
在曹慧看来,该校一专多能人才培养项目就是将学科建设与潍坊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相结合,以校企、校地合作培养为手段,提升学生爱农、学农、务农的意识、素质和能力,培养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里的“一专”是指专业基础扎实,“多能”是指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多种能力。
放眼国内,一专多能已成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共性目标。
在南京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表上,除了传统的遗传育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外,还有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农业保险等相关课程。
据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种业学科负责人张红生教授介绍,该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的遗传育种、分子育种知识外,还要能够面向市场、对接产业,了解包括种子生产、加工处理、运输、储存和包装在内的种子生产全过程,做唤醒种子活力的“魔法师”。
2020年湖南农业大学申报智慧农业专业并顺利获批,于2021年正式招生,是该省首个开设新农科专业的高校。“与传统的农科相比,智慧农业专业培养的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马先锋介绍,该校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上不仅安排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还安排了机械化、智能化等相关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农业是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耦合,多领域渗透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其突出特点是突破传统学科边界和产业划分,这就使得单纯‘以学科为基础’,围绕学科设置专业和开展人才培养的模式受到挑战。”前不久,孙其信撰文表示,“涉农高校迫切需要通过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赋予传统专业新的更为丰富的内涵,破解涉农专业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记者梳理各个高校采取的新农科建设措施时发现,与多学科交叉相呼应,在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上,各高校新农科建设政策的制定者大多要求学生全链条参与其中,防止其出现“只懂其一,不懂其二”的现象。
新农科建设要更“接地气”
新农科建设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如何牵住新农科建设的“牛鼻子”?
“高校应立足实际,不能盲目建设一些不具备师资力量的新农科专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优化调整新农科布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廖小平表示,在学科建设方面,涉农高校应避免盲目“乱跟风”,从实际出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在增强学科专业设置前瞻性、针对性的同时,充分结合自身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使新农科建设更“接地气”。近年来,该校围绕服务国家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建设,淘汰(停招)老旧专业5个,新设(恢复)了与新农科建设有关的5个专业,包括经济林、人工智能、供应链管理等。
孙其信认为,涉农高校要加强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妥善地处理“新”“旧”专业的问题。在新专业的设置过程中,涉农高校要平衡好“宽”和“深”之间的度,不断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避免出现专业设置宽而不深的问题。
此外,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农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应严格控制新专业布点,科学设置专业,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动态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