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根据审稿意见修改怎么做?
SCI论文是需要审稿的,有时候审稿时间较快,而有的会慢一些,各期刊的审稿时间都会有所不同。当我们受到论文审稿意见后,应该怎么根据审稿意见来修改SCI论文呢?接下来aeic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SCI审稿意见修改。
1、正确看待审稿人的意见
在拿到审稿结果后,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审稿人正面或负面的意见,不要让审稿意见影响情绪。建议先区分审稿人的意见是“具体型”、“疑问型”、“笼统型”、“建议型”或者“失准型”中的哪一种,然后再结合自己论文中的工作仔细读、反复读。在完全理解审稿人的意见后,就会对论文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建议做到这一步骤以后,再规划下一步的论文修改工作。
2、有的放矢地修改论文
(1)“具体型”意见
审稿人针对论文中的模型、方法、实验等提出的问题都属于这个类型。通常来说,这种意见的信息量非常大,能较大程度提升论文的质量,作者一般需要按照审稿人的要求在论文中补充或者完善相关研究内容,对于实在不能补充或者完善的工作,作者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者理由。
(2)“疑问型”意见
由于审稿人和作者的背景知识、认知等不同,审稿人对论文中的某些论述存在疑问或者分歧,这就是“疑问型”意见。在论文中从审稿人建议的角度给出相应的解释或者阐述即可。
(3)“笼统型”意见
这类意见通常没有针对论文中的某个点展开评论,而是笼统说论文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建议在修稿说明中耐心并放低姿态地见招拆招。例如审稿人说没有创新,那你可以说论文的创新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
(4)“建议型”意见
审稿人有时候会针对论文的工作给出一些建议。针对容易操作的意见,作者需接受审稿人的意见,并在论文中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对于较难实现的建议,作者可以较为谦虚表示该项工作是未来的研究工作等。
(5)“失准型”意见
“失准型”意见是某些审稿人对作者的工作存在误解,从而给出一些不太合理的意见。碰到这种情况时,作者一般可不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但必须在修稿说明中针对误解进行耐心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