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网络热搜近期引发广泛关注:有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某网络平台买票时“被贷款”了,并产生了1000元贷款逾期费用。支付业务、小额贷款等日渐成为平台企业“兵家必争之地”,消费者“网购”变“网贷”时有发生,“大数据杀熟”开始走向“金融杀熟”。
互联网平台“金融杀熟”
这名网民在微博发文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绑定贷款服务,自己是黑钻用户,逾期前未收到任何通知,以至于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征信。该条微博引起诸多讨论,不少网民反映有过类似遭遇。
根据该平台的会员系统,黑钻是其顶级会员,需1年内在平台消费8万元。这是典型的“杀熟”。
消费者“网购”变“网贷”,多个平台屡有发生。一名网民吐槽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付款页面默认勾选了一个所谓的白条付款方式。随后进行的测试显示,在该平台购物转到支付页面时,有的手机出现了默认用白条支付的情况,有的手机则没有出现。该平台客服表示,如果使用白条发生逾期,会对消费者征信产生不良影响。
乱象的背后,是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冲动”。不少业内人士直言,“互联网的尽头是金融”。如在OTA(在线旅游)领域,携程拥有小额贷款、消费金融、保险经纪、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牌照,像同程旅游的“程程白条”、驴妈妈的“小驴白条”,以及途牛旅游的“首付出发”等也屡见不鲜。京东、美团等平台企业,还在加大对金融领域的布局,支付、小额贷款等成为平台企业“兵家必争之地”。
新“搭售”套路
有别于此前行业常见的“搭售”,“大数据杀熟”开始走向“金融杀熟”。
互联网平台往往单方面掌握产品设计权,“搭售”功能的天平,很容易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倒向促进平台创收。随着平台企业的“金融化”,以默认贷款为代表的新“搭售”套路开始浮现,甚至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消费数据和使用习惯进行分发,产生“金融杀熟”。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金融杀熟”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需引起关注。一方面,涉嫌损害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金融消费者享有知悉所购买金融产品或所接受金融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提示风险。另一方面,对金融秩序或带来影响。一些网民表示,在网购平台“被贷款”对消费者征信记录带来影响,给后续正常的金融消费带来不便。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部分网购平台因涉及暴力催收被投诉。
让合规经营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基石
近年来,有关部门在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深化的同时,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等细分领域的工作也需做深做细,尤其是部分平台企业获得金融牌照后,可能利用技术优势形成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需及时关注、加强规范。
合法合规经营,是互联网企业稳定发展和持续成功的关键。在黑猫投诉以上述平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发现超万条相关投诉。要加强对相关平台企业的规范和引导,平台企业需压实责任,采取弹窗等技术手段,以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
而对消费者来说,选择在线平台时应提高警惕,在提供个人信息和金融数据前,要充分了解相关平台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条款。
正加财富网内容推荐 | ||
OK交易所下载 | USDT钱包下载 | 比特币平台下载 |
新手交易教程 | 平台提币指南 | 挖矿方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