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间,央企金融巨头中国华融在港交所连发四则公告,披露了包括更名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事项。
中国华融称,根据整体战略规划及定位,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拟变更公司名称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融资产”。
来源:中国华融公告
二级市场上,中国华融16日高开高走,盘初一度涨至30%,截至午间收盘涨12.33%,报价0.410港元,总市值329亿港元。
改名、改司徽
官网介绍,中国华融(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脱困而成立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2012年9月28日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3月,中国华融党委划转至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管理。
中国华融的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业务,以及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核心业务,涵盖“问题资产处置、问题项目盘活、问题企业重组、危机机构救助”四大业务功能。截至2022年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达人民币9553.26亿元。
在最新公告中,中国华融表示,董事会建议公司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全名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司徽将与中信集团保持一致,公司章程也将进行相应修订。
对于建议变更公司名称的原因,中国华融提及,中信集团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26.46%的股份。实施更名有利于体现公司深化改革、化险取得的成效;有助于依托中信集团促进业务开展;有利于突出公司的行业特征与牌照优势,体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定位。
**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接受中新经纬“V观财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华融通过与中信集团的深度绑定,把资产管理核心业务继续做大做强,“借助中信集团的品牌优势聚焦主营业务,我认为这是中国华融主要的战略意图。”
刘春生进一步称,因为中信集团现在已经是中国华融的第一大股东,这次改名也并不让人意外。通过与中信集团的名称保持一致,中国华融的品牌形象得到提升,也可以和中信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进行资源整合对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也是有利”。
根据公告,更名相关议案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将提呈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最终核准为准。本次建议变更公司名称不涉及变更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拟更名的同时,中国华融还发布了出售牌照的进展。
来源:中国华融公告
据悉,2021年以来,根据监管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要求,中国华融分别实施8家牌照类附属公司股权转让项目。
截至公告日,公司已完成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牌照类附属公司的股权出售。
中国华融表示,合并报表实现收益约35亿元(母公司层面实现收益约92亿元),“有效补充了公司资本及流动性,支持公司主业的转型发展”。
年内多次被罚
今年以来,中国华融已多次受到处罚。
8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华融被罚没合计1423.8253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7月31日。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国华融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违规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根据相关规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中国华融罚款711.9126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11.91265万元。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当时,中国华融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坚决按照监管要求,针对此次处罚所涉及的问题认真反思、切实整改,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和合规经营。
9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开出两张罚单,中国华融大连市分公司合计被罚款100万元罚单。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通过不适当的转让方式掩盖风险,对非金债权真实性尽职调查不充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均为9月19日。
此后在10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公布两张罚单,中国华融湖北省分公司合计被罚15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项目尽调不尽职,导致收购不真实债权;对非金债权收购尽调不尽职,导致债权收购资金回流债务人;表内资金违规用于土地出让金;未按监管要求报送资料且逾期不改正。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均为10月25日。
正加财富网内容推荐 | ||
OK交易所下载 | USDT钱包下载 | 比特币平台下载 |
新手交易教程 | 平台提币指南 | 挖矿方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