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绿色金融有望成为下个十年银行最重要的增量业务发展方向之一,绿色贷款或在十年后成为第一大信贷投向。
理由
绿色金融:银行的下个十年。2020年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经济转型成为新的国家战略;同时,房地产、传统基建等传统信贷投向增速下滑,银行需要寻找新的方向。全球背景下,以绿色金融为代表的可持续金融也成为国际共识,2021年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牵头起草《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绿色金融有望成为下个十年银行最重要的增量业务发展方向之一。
绿色贷款:十年内或成第一大贷款投向。在MPA考核、碳减排工具等激励政策影响下、以及银行自身业务转型需求背景下,国内绿色贷款增速较快,2022年余额同比增速约为40%。向前看,我们预计未来十年绿色贷款复合增速20%以上,年均新增约12万亿元;预计10年后新增贷款中绿色贷款占比或接近40%,超过基建贷款成为第一大投向;十年后,绿色贷款余额有望超过房地产贷款(包括按揭和对公),仅次于基建,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
长期经济效益合理。我们使用经济价值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指标评价绿色贷款经济效益。根据我们的测算,绿色贷款的经济效益高于一般对公贷款,主要因为违约概率和资金成本较低(由于碳减排工具等政策支持)。根据人民银行数据,近年绿色贷款不良率基本维持在0.5%以下,主要由于行业早期景气度较高;长期来看,随着相关行业进入成熟期,我们预计绿色贷款不良率可能最高上升至1.0%-2.0%,但经济效益仍高于一般对公贷款。
风险
正文
你所要了解的绿色金融
可持续金融正逐渐成为国际共识。据二十国集团(G20)发布的《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可持续金融的首要内容包括:支持公正和可负担的气候转型,进一步整合可持续性的其他方面,包括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问题(如能源获取和减贫)。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要,可持续金融正日益得到重视。2021年初,G20恢复设立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任联合主席,牵头制定完成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成为国际层面引导市场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指引。2022年11月,《G20转型金融框架》得到了G20领导人峰会的批准并被正式发布,引导市场资金支持高排放行业稳妥有序地实现低碳转型。
房地产和传统基建贷款业务增速下行推动银行寻找转型方向。过去银行贷款业务主要依赖于房地产和传统基建行业,但近两年来这些行业增速有所下滑,银行需要寻找新的转型方向。我们认为,短期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等激励机制提高项目收益、吸引银行投资,长期绿色项目由“外生性”走向“内生性”、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可以提升绿色贷款等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吸引银行更多地投入可持续金融实践。
当我们谈论银行ESG,我们在谈论什么?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是当前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结合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和政策特点,我们梳理了银行业在ESG框架下各维度的相关内容、特色业务及实践,并根据国内银行公布的ESG(社会责任)报告整理出相关业务或实践的量化评判标准。
图表1:我国银行业ESG议题和特色业务及实践梳理
其中,由于2016年我国央行、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1],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基本构建完成,因此我国银行目前的可持续金融产品以环境维度的绿色金融产品为主。受数据可得性所限,我们将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展开讨论。
银行如何披露ESG成果?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社会责任(ESG)信息披露体现实践成果。目前银行的ESG披露主要参照2009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同时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赤道原则》、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国际组织的ESG信息披露框架进行整合。
我国银行的ESG信息披露主要有两种形式:
► ESG(或社会责任)报告:银行较为普遍采用的ESG披露形式。主要披露框架沿用2009年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维度,部分银行也会接轨GRI等国际组织信息披露框架,在报告中注明相应披露框架的内容索引。
► 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近几年,受气候相关风险重视度逐渐提高影响,部分银行纷纷开始以全行/分行形式发布独立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如2021年7月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发布《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2],成为首个公开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2022年7月建设银行发布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3],成为首个正式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国有大行。环境信息披露的报告主要参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披露建议框架。
图表2:银行业相关ESG指引框架国际对比
与国际对比,我国银行业ESG信息披露优劣并存。向前看,我们认为国内银行业ESG信息披露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应为规范化、系统化、定量化。
► 优势:披露时间长、普及率高。我国上市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自2006年开始披露,迄今已持续16年。据中诚信统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有47家上市银行发布2020年度ESG(或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包括38家A股上市银行(含A H股同时上市银行)及9家H股上市银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约90%以上的银行均表示遵循或制定了绿色金融相关的管理办法或意见,并不同程度上披露了在管理架构、绿色运营、绿色投融资维度上的银行实践情况,而国际上仅28%的银行按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要求披露气候相关信息。
► 劣势:信息披露内容范围及口径不一,可用性有待提高。从上市银行公告来看,大部分银行都能披露绿色贷款余额、绿色运营量化数据,但采用统计口径及范围不一,如计算碳排放时部分银行计算范围仅限为总部,部分银行则涵盖集团总部及分支机构;披露投融资减排节约量、“两高一剩”贷款余额行业较少。
图表3:2020年国际银行业气候信息披露占比为28%
图表4:约90%的国内上市银行遵循或制定绿色金融相关制度,但“两高一剩”贷款余额占比等信息披露较少
如何用碳足迹测算银行贷款的环境效益?
如何量化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业务中所实现的环境效益(间接节能减排量),贷款碳足迹测算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测算方法之一。“碳足迹”,即在生产、消费等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贷款碳足迹”即银行对特定企业发放贷款,这部分贷款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时排放的温室气体集合。
兴业银行在披露贷款碳足迹测算方法及结果方面处于国内商业银行的前列。据兴业银行深圳分行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兴业银行采用的贷款碳足迹核算主要参照碳核算金融合作伙伴关系(PCAF)和TCFD提供的核算方法,分别据总资产和企业价值计算分配因子,从而核算特定企业的贷款碳足迹。
图表5:兴业银行采用总资产和企业价值法核算对特定企业的贷款碳足迹
转型金融:传统行业的转型之路
目前国内外转型金融仍处于探索阶段。(1)框架体系:2022年中国和美国共同主持的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起草了《G20转型金融框架》,并于11月16日得到了G20领导人峰会的批准并被正式发布[4]。(2)区域试点:2022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率先提出加快推进转型金融体系建设,并印发了《湖州市转型金融支持目录(2022年版)》[5],聚焦能源、工业、建筑、农业四大领域,确立了转型金融支持的九大行业、三十项细分领域。(3)目录探索:根据2022年11月绿金委发布的工作展望[6],当前绿金委正在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开展转型金融目录编制工作,首批包括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和农业等相关行业。未来一年中,绿金委将对石化、化工、建筑、航空、有色等高碳行业开展转型金融标准的研究,并积极探索转型目录落地方式。
图表6:《G20转型金融框架》五个支柱及相关原则
当前转型金融产品的市场规模相对偏小,主要以债务类融资工具为主。目前转型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但考虑到高碳主体本身可能面临较高的负债率,我们认为未来股权类融资工具、保险和担保等风险缓释工具、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或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Climate Bonds Initiative[7],截至1Q22末,全球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已达到1.7万亿美元;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累计发行量仅为1,555亿美元,转型债券仅为102亿美元,当前转型金融产品的市场规模相对偏小。
绿色贷款:十年内或成第一大贷款投向
绿色贷款:银行可持续金融的核心
绿色贷款目前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清洁能源产业。据2019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贷款是主要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领域的贷款[8]。
图表7:绿色贷款分类口径与占比
绿色贷款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实践方式。银行业绿色金融相关业务主要包括发放绿色贷款、承销或发行绿色债券,其中绿色贷款是主要的绿色金融业务。存量上,绿色贷款体量较大,约占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的90%以上。根据人民银行、CBI,截至2021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而贴标绿色债券存量规模仅有1.5万亿元。增量上,2021年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分别新增4.0万亿元/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0.4万亿元,绿色贷款贡献主要新增规模。
图表8:截至2021年,绿色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高于绿色债券余额1.5万亿元
图表9:2021年新增绿色贷款4.0万亿元,占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总增量的84.8%
绿色贷款的今天:增速快、不良率低
近年来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基建类绿色贷款占比相对较高。截至2022年9月绿色贷款对全部贷款的增量贡献达29%(过去12个月),绿色贷款靠前发力体现我国贷款投向结构向绿色低碳逐渐转型。从贷款投向来看,当前绿色贷款主要投向交运、仓储、电力、水利等行业,主要用途为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截至2022年6月末,绿色贷款(基建类)余额达到9.5万亿元,占绿色贷款余额的48.4%。
图表10:截至2022年9月,绿色贷款增量贡献达29%,居于各类贷款贡献的第二位
图表11:绿色贷款主要投向交运、仓储、电力、水利等行业
图表12:绿色贷款主要用途为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注:基建类绿色贷款包括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绿色贷款;节能环保产业数据于3Q21起披露
图表13:当前绿色贷款中基建类贷款占比约为50%
绿色贷款不良率维持较低水平,资产质量优于其他类型对公贷款。我们统计自2013年至今,绿色贷款不良率基本维持在0.5%以下,2020年末绿色贷款不良率仅为0.3%,与按揭贷款不良率相近。而同期(2021年)制造业贷款/开发贷/基建贷款/全部对公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为3.4%/2.9%/1.3%/2.1%,绿色贷款资产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对公贷款。
图表14:绿色贷款不良率维持低位,资产质量优于其他对公贷款
当前绿色贷款投放行业结构与实际融资需求结构存在一定偏差。目前来看,绿色贷款的主要投向用途为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但投向交运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余额占比之和不足50%,与我们预测为达到双碳目标所需行业投资结构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判断背后可能的原因为绿色交运项目更易获得政府担保或土地等固定资产抵押。
图表15:当前绿色贷款投向行业结构与碳中和下行业转型的投资需求结构存在一定差距
发展动力:政策鼓励 银行自身转型需要
绿色贷款目前已纳入MPA考核和银行评级政策,激励银行加快发展绿色贷款。据我国绿金委主任马骏,24家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绿色信贷绩效从2017年三季度起纳入MPA考核,绿色信贷占比较高的银行可获得较高的MPA得分[9]。2021年7月起,央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实施,绿色金融业务的评价结果被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评级较好的银行可能取得较低的核定存款保险差别费率,或在规模扩张、业务准入及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上得到央行的激励。
存量贷款结构向绿色可持续转型,引导银行压降“两高一剩”等高环境风险行业贷款敞口。近年银行正在压降投向高环境风险行业、高碳排放行业的贷款敞口,如光大银行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炼焦、造纸等“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行业设定指令性限额,并根据这些行业存量客户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实施情况将客户分为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和退出类四个类别,分类管理,逐级退出。
据我们统计,2015-2021年,上市银行投向高环境风险/中环境风险/高碳排放行业的贷款敞口分别下降了1.9/4.1/8.5 ppt,显示存量贷款结构同样在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我们认为,这一趋势一方面源于监管层近年不断强调对“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加大风险防范、授信限制,另一方面也源于银行借机主动清退信用成本过高的贷款项目。制造业贷款,尤其是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其抵押品多为应收账款债权、存货、仓单等,贷款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大、不良率较高。因此,银行自身也有动力整顿这类存量贷款业务。
图表16:上市银行压降高环境风险行业的贷款占比
注2:“高排放行业”主要指企业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此处测算主要包含交运、采矿、电力、制造四类行业
绿色贷款的明天:十年内或成为第一大贷款投向
向前看,绿色贷款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避免银行“资产荒”。考虑到绿色贷款执行情况纳入MPA评估体系、绿色碳减排工具等结构性工具支持下绿色贷款盈利性有所提高、资产质量继续占优,且银行压降高环境风险行业贷款敞口让出信贷融资需求缺口,未来绿色贷款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同时,以基建为代表的绿色项目融资需求也可以支撑绿色贷款保持较高增速,从而达到银行计划的信贷投放目标。
十年内或成为第一大贷款投向。我们预计未来10年内绿色贷款余额复合增长率或将达到21%,成为增速最快的贷款类型之一;10年内新增量约为117万亿元,对应年均新增贷款约12万亿元/年;绿色贷款余额占比或将由2021年的8%上升到2032年的24%,超过房地产贷款(包括按揭和对公贷款);增量上,十年后绿色贷款增量占比可能达到37%,超过基建成为第一大贷款类型。口径调整后,这一贷款增量的预测与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主要权威机构的测算较为接近。
图表17:我们预计未来10年绿色贷款余额CAGR将在21%左右
图表18:我们预计未来十年绿色贷款将成为增速最快的贷款类型之一
图表19:我们对绿色贷款增量的预测参考主要权威机构的测算
图表20:我们预计2032年绿色贷款余额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超过房地产行业占比
图表21:我们预计未来10年新增绿色贷款占比最高为37%,超过基建成为占比最大的贷款类型
绿色贷款经济效益几何?
我们搭建了衡量绿色贷款经济效益的框架,引入经济价值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作为参考指标,并尝试测算不同贷款类型的价值创造能力。
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贷款收益、资金成本、信用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在评价中,我们认为决定一类贷款能否创造经济价值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
► 贷款收益:我们使用贷款利率来衡量贷款业务的收益高低。银行在对贷款进行定价时,往往会考虑常规的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贷款人信用等级、贷款信用质量等因素。此外,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也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贷款的定价。如在银行贷款实际定价中,房产(或土地使用权)往往是更受银行偏好的抵押品类型,因为房产价值较为稳定、公允价值易于获得,而应收账款债权、公共服务收费权、碳排放权等民营企业/零售绿色贷款常用的抵押品/质押品的优先级则不高,因此制造业/零售绿色贷款(贷款人主要为民营企业、个人)的利率通常高于基建类贷款(贷款人主要为央企、地方国企)。
► 资金成本:目前银行的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多采用全额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即业务部门将收集的资金按一定价格统一转让给内部司库,再由司库按一定价格将资金分配给各业务部门使用。理论上,相同期限的不同贷款,其内部资金成本应当是相同的。不过,在实际经营中,银行可能会对政策或战略上侧重发展的业务提供FTP激励,如邮储银行为绿色贷款提供15bp的FTP定价优惠。各银行的FTP定价曲线受自身定价模型影响,差异较大,因此本次测算中我们主要参考银行的付息成本负债率进行资金成本定价。
► 信用成本:参考高级计量法,贷款的信用成本(预期损失)通常以违约风险敞口(EAD)×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测算。对于新发放贷款,违约风险敞口(EAD)为贷款净额,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取决于各银行自身的历史违约数据库。
► 经济资本成本:由于银行需要占用一定的资本来抵御贷款的非预期损失,这部分占用的资本即是经济资本占用,其与贷款的风险权重高度相关。一般来说,风险权重越低的贷款,其经济资本占用就越低。占用经济资本会产生一定的机会成本,我们在测算中使用银行的ROE衡量经济资本成本。
图表22:引入贷款业务经济价值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测算框架
当前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排序:按揭 10年期国债 绿色贷款 对公贷款。我们测算了银行对公贷款、绿色贷款、按揭的风险调整后经济价值增加值(EVA),并与国债对比,发现:1)当前来看,个人按揭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最强、国债次之,绿色贷款和一般对公贷款EVA为负,主因对公贷款信用成本较高、收益率不够理想,而按揭风险权重为50%,大大降低其资本占用成本。2)绿色贷款的经济创造能力强于一般对公贷款,主要因为绿色贷款信用成本、资金成本较低。
图表23:我们测算,按揭经济价值增加值(EVA)高于绿色贷款和一般对公贷款
我们将绿色贷款分为基建类和非基建类(主要为制造类)绿色贷款,分别测算两类绿色贷款的经济效益。当前来看,基建类绿色贷款是绿色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余额占全部绿色贷款余额比重约为50%,具有不良率低、利率较低的特点。我们提供了3种情形下两类绿色贷款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在乐观/中性/悲观情形下,基建类绿色贷款EVA率分别降至-0.6%/-0.8%/-1.1%,制造类绿色贷款EVA率分别降至-0.1%/-0.6%/-1.1%,但仍高于或持平当前一般对公贷款中基建和制造业贷款的EVA率(分别为-1.1%/-1.3%)。向前看,我们认为基建类绿色贷款和制造类绿色贷款风险充分暴露后,其经济效益会有所下降,但仍然好于一般对公贷款,经济效益合理。
图表24:基建类、制造业绿色贷款对比
图表25:演示性测算:绿色贷款RAROC和EVA的敏感性分析
图表26:演示性测算:绿色贷款、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RAROC和EVA测算指标一览
► 较低的资金成本。其一,央行发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截至2022年7月已累计分别发放1827/439亿元[10],利率均为1.75%,大幅降低了银行发放绿色贷款的资金成本;其二,部分银行尤其是股份行和区域行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补充资本金,而大部分绿色金融债具有成本优势,从而降低绿色信贷成本。据中诚信绿金统计,2021年成本可比的发行样本中,80%的绿色金融债具有成本优势;其三,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建立损失分担机制,合作发放能效信贷产品,通过风险共担来降低绿色信贷利率[11]。
► 信用成本节约。如上文所述,当前绿色信贷不良率远低于一般对公贷款,对应所需的贷款损失准备也较少,信用成本节约为绿色贷款增厚利润创造空间。
► 较低的经济资本占用。部分银行调整内部经济资本计量机制以引导分支机构拓展绿色信贷业务,如2018年建设银行总行为绿色信贷新增部分提供10%的经济资本奖励,2021年邮储银行为绿色贷款经济资本计量提供90%的差异化计量系数。下调绿色信贷资本占用可以降低资本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图表27:绿色贷款与一般对公贷款RAROC拆解:绿色贷款经济效益来自低资金成本、低信用成本
图表28:按揭RAROC拆解:信用成本低,风险权重较小有助于节约经济资本、放大资本回报
图表29:2005年开始,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达成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共撬动银行发放能效贷款约40亿元,树立兴业银行“绿色信贷”先行者形象
然而,银行发放绿色贷款可能需要承担额外成本,因此绿色贷款的经营成本可能高于我们的估计。考虑到部分绿色项目回收期较长,如污水处理、清洁能源、地铁和轻轨等项目回收期可能在5-10年左右,银行需承担一定期限错配成本。此外,绿色贷款的贷后管理通常会比一般类型的对公贷款更为复杂,管理成本也相应较高。例如对于绿色建筑项目,银行需要在贷款发放后持续监控资金流向、防止资金流向非绿色领域,若绿色建筑项目竣工后评价不合格或未取得相应绿色建筑项目等级标识,银行还需启动绿色金融退出程序。
气候变化或引致金融风险
我国央行组织部分银行开展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测试。2016年,央行等七部委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同年,工商银行开始发布环境因素压力测试结果,分析高耗能产业在环境政策收紧的情况下行业信贷质量的变化。2020年,央行于《金融稳定报告》中正式明确气候风险的界定和影响金融稳定的风险传导机制。2021年,央行组织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第一阶段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以评估双碳目标的实施对银行体系的潜在影响。
图表30:气候风险会通过实体经济传导至金融体系,因此监管部门针对传导路径设计并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气候风险上升将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由14.9%下降至14.3%。2021年央行开展银行业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针对火电、钢铁和水泥等高气候风险行业的大型企业客户(年排放量在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测算碳排放成本上升对企业还款能力、信贷质量和银行体系资本充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上市行业企业客户在测试期内不进行低碳转型,在碳价由当前的54元每吨上升至692元/2286元/超过2286元每吨的情形下,企业还款能力会受到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也会由基准的14.9%下降至14.6%/14.4%/14.3%,分别下降0.3/0.5/0.6个ppt。
图表31:2030年,若碳价上升至每吨约692元/2286元/超过2286元,银行资本充足率将下降至14.6%/14.4%/14.3%
注1:基准情况下碳价为我们按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计算
注2:“有序转型”、“无序转型”情形下,假设碳价按每年每吨上升10、35美元估算,汇率参照2021年12月31日汇率中间价
除碳排放成本的影响外,行业自身面临环境风险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持有的信贷资产质量。当前来看,我国银行业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情景和行业范围较为简单,且受到碳排放信息披露及可用数据限制,目前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我们预计,随相关测试机制逐渐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范围或将于未来进一步扩大至全行业,并纳入更多气候转型风险、物理风险因素(如极端天气灾害影响)。
可持续金融是银行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气候等环境因素变化产生的风险会通过实体经济传导到金融体系,给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经营造成冲击。因此,我们认为银行业有必要加强自身业务的环境风险管理。可持续金融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应绿色低碳转型、控制气候风险敞口的方式。
绿色金融竞争激烈、资源配置不平衡
银行倾向于配置相对“优质”的绿色资产,造成绿色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区域中小型项目、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领域可获得的绿色金融资源相对较少,具体来看:
► 绿色金融客户仍以国有企业为主,区域性银行客群下沉优势未能体现。出于降低风险、提高经济回报的考虑,当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项目往往集中于央企、地方国企及大型上市公司等,因为上述公司的绿色项目通常发展较为成熟、更易获得稳定收益、财务状况更为稳健,银行将绿色贷款投向这些公司所承受的风险较小。据我们测算,区域性银行如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常熟银行的绿色贷款户均余额均处于4500-6500万元/户区间,远高于其对公贷款的户均余额(180-560万元/户),绿色贷款对公客群下沉不足。我们认为,大型商业银行资金成本较低、流动性充足,在给予大型绿色项目利率优惠、期限优惠等方面具备独有优势;中小型银行应错位竞争,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加强与当地绿色项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下沉绿色民营项目客群,一方面可以开拓绿色增量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争取更高的贷款收益。
► 绿色产业专业能力和风控体系建设不足,导致过度依赖不动产抵押,制造业、民营企业占比较低。目前来看,绿色贷款中制造业贷款占比较低,如据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截至2022年6月,山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绿色贷款余额占全部绿色贷款比重分别为13.4%/17.5%。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源于银行缺乏绿色项目的专业产业分析能力和针对性的风控体系,为避免绿色产业遭受冲击引发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反而过度依赖不动产抵押和央企、地方国企的政府增信。向前看,要建立成熟的绿色贷款商业模式,就必须要求银行针对绿色项目长期限、强外生性、低利率的特点建立针对绿色产业的授信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提高绿色贷款经济效益并降低违约风险。
图表32:当前绿色金融客户仍以国有企业为主
图表33:2021年区域性银行的绿色贷款户均余额高于对公整体户均余额
我们认为,银行未来做好可持续金融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如何开拓广阔的中小型绿色项目融资市场,另一方面则在于如何做好绿色产业的风险管理。我们将以当前市场开拓较为充分的兴业银行、风控体系较为领先的工商银行,以及可持续金融产品体系较为成熟的汇丰银行为例,讨论商业银行做好可持续金融的具体路径。
风险提示
1、气候变化引发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使实体经济遭受损失的同时也对金融稳定造成了一定威胁。
2、绿色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当前绿色金融市场面临越来越多的内部和外部竞争,一旦竞争加剧,可能对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3、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如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进度。
[7] https://cn.climatebonds.net/全球可持续债券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概览
[11] 注:损失分担机制即银行与政府、国际组织等社会资本签订协议,银行向协议放支付损失分担费用(类似于“保费”),在发放的绿色贷款出现逾期、无法通过诉讼收回后,协议方会按约定比例为银行提供损失补充,相当于银行以较低的费率为绿色贷款“上保险”。
本文摘自:2023年1月6日已经发布的《绿色金融:银行的下个十年》
分析员:林英奇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90006;SFC CE Ref:BGP853
分析员:李佩凤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70004
联系人:许鸿明 SAC 执证编号:S0080121080063
分析员:张帅帅 SAC 执证编号:S0080516060001;SFC CE Ref:BHQ055
法律声明
以上就是正加财经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正加财富网内容推荐 | ||
OK交易所下载 | USDT钱包下载 | 比特币平台下载 |
新手交易教程 | 平台提币指南 | 挖矿方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