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现在不具备字面上的意思。在借贷记账法中,这两个符号有着特定的用法:
1. “借”一般用于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科目的增加以及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科目的减少。这意味着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或者增加员工工资时,会计会使用“借”来记录这些增加的情况。
2. “贷”一般表示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科目的增加以及资产、费用、成本科目的减少。这意味着当企业收到客户支付的款项或者获得投资
收益时,会计会使用“贷”来记录这些增加的情况。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因此,对每项经济业务,会计需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同时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而且,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借贷金额必须相等。这样可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平衡性。
同时,当全部经济业务都记入账户后,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期末借方余额与期末贷方余额必定相等。这是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对借贷金额的平衡,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之,会计中的“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在借贷记账法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它们通过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动,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