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eStone 将如何拓展至 BTC 生态?StakeStone 的空投计划又是什么?
主持人:Peng SUN,Foresight News 研究员
嘉宾: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Jeff,Merlin Chain 创始人
3 月 25 日前后,StakeStone 宣布获得币安和 OKX 双所投资,并于近期开启空投活动,热度极高。同时,StakeStone 还宣布与 BTC Layer2 网络 Merlin Chain 达成战略合作,将发布生息 BTC「mSTONEBTC」,并正式将 BTC 流动性纳入其全链流动性分发网络。Foresight News 邀请到 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 Blue Wharf 和 Merlin Chain 创始人 Jeff,请他们来聊一聊 StakeStone 将如何拓展至 BTC 生态,以及关于 StakeStone 的空投计划。
主持人:先请各位嘉宾做一下自我介绍,以及各自所在的项目。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大家好,我是 Blue Wharf,来自 StakeStone。StakeStone 是一个全链流动性分发协议,服务的主体是流动性,包括市场上主要的流动性资产。在比特币生态崛起之前,市场上主要的流动性资产是以太坊,然后在比特币生态发展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BTC 作为新流动性资产的潜力,基于流动性分发的愿景,我们选择对比特币资产做全面的兼容和支持。
对于以太坊资产,我们整个协议的架构是非常清晰的,用户把流动性资产交给我们,我们向过渡层连续分发,获得无风险的收益。我们支持的共识是很多的,如 PoS、restake、AI 和 RWA 等等。我们不是某个 LP,ETH 是我们的底层共识资产之一。当市场上出现更多共识的时候,我们也会去支持更多共识类的底层资产,因为共识类的底层资产基本上是无风险的。
当然除了共识类资产,如果市场上出现了类似于 RWA 进一步的无风险收益底层资产,我们协议也是可以做支持的。因为每一个底层资产都是一种策略,这个策略是可插拔的,我们整个协议架构就是向各类无风险底层资产做流动性分发。然后出现生息资产之后,再去各个链和各个链的应用层去做分发,合起来是一套基于主流资产的流动性分发协议。
随着比特币生态的增长,我们意识到比特币首次出现了生息的机会。做比特币的生息资产,然后向下去做流动性分发,向上再去做各个以及生态的应用层分发,这件事情首次成为可能。我们就在整个事情诞生之初,符合我们的长远流动性分发协议的愿景之下,官宣了面向比特币生态的生息资产 BTC「mSTONEBTC」。
Jeff(Merlin Chain 创始人):大家好,我是 Merlin Chain 创始人,我们从去年开始在比特币一层上进行了很多协议的开发和建设,然后今年推出了比特币的扩容方案 Merlin Chain。我们主要是希望让比特币的资产可以在一层铸造的情况下,同样有智能合约,并且在非常高效低成本的环境下,有一个更好的流动性,同时也方便接入更多的应用,如 DeFi、游戏和社交等。
Merlin Chain 从 2 月上线以来,现在已经有将近 200 万的活跃地址,链上已经有近 4 万枚 BTC 以及大量的 ORDI 等比特币原生资产。这次我们也是官宣了和 StakeStone 的合作,希望通过合作来保证整个网络的去中心化,然后也让整个网络上的 Oracle 可以承担更多的数据校验以及网络安全维护。
主持人:StakeStone 的核心叙事和定位是什么?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去年 4 月的时候,我们跟流动性大户做过一些深度的交流,我们发现这些流动性大户很难拿着原生以太坊去做流动性供应了,因为原生 ETH 有 4 个点左右的质押收益,结算方法是以 ETH 作为结算,利息是 ETH 本位结算的。这时候如果一条公链在吸收 ETH 流动性的时候,就会面临着 4 个点 PoS 机会成本。不要小看 4 个点的机会成本,因为它是以太坊结算的,意味着如果你是公链代币,比如说 Manta,它就需要用 10 个点的 Manta 代币来覆盖这 4 个点的机会成本。
如果是 Manta 生态里的项目,就要用到可能 20 个点年化收益率来覆盖 PoS 成本,这件事情我们认为是巨大的行业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一个矛盾。在去年 4 月 LSDfi 成为热点的时候,上海升级过程中矛盾首次浮出水面。我们觉得从那个时候开始,ETH 作为流动性资产的历史就要开始改变了。
因为 ETH 已经不是资金效率最合适的资产了,那意味着一定需要有人站出来做一个新的流动性资产载体,新的以太坊资产相当于是替代 ETH 流动性属性的新流动性标准,然后把所有的机会成本给覆盖掉,各个公链和其他人才会以比较低的资金成本继续进行必要的生态发展。我们认为这是行业巨大的问题和机会,所以 StakeStone 在去年 4 月诞生。实际上我们跟很多链和很多项目在刚开始谈的时候,大家还不是特别理解这件事情。直到后来 Blast 第一个站出来要做一个带着生息能力的 Layer2,把最大的问题曝光于全行业。
在那个时候我们是全行业唯一一个做解决方案商,Manta 首先采用了这个方案,我们跟 Manta 的合作,相当于我们不仅提出了问题,也因为 Blast 需要三个月以后才有解决方案,而 7 个月前我们就已经关注并且把这事解决掉了,于是我们跟 Manta 的合作就非常成功。从那之后,项目都会采用新的方案来做流动性流吸引。我们并不太信任任何一个链上底层资产,因为这个行业的链上底层资产是不断变化的。所以 StakeStone 设计之初就是一个多底层资产兼容的协议,只不过因为现在正好最大无风险底层资产是以太坊,但是假如几个月之后再迭代,大家就体会出 StakeStone 作为流动性上游协议的意义和价值了。
同样的逻辑马上在比特币生态里发生,我们也会继续沿用我们的协议,并不是说一个代码不改,我们依然会做一些面向 BTC 的定制化开发,解决的是类似的问题。比如说现在他一定需要有一个比特币载体来帮大家去解决 BTC 的机会成本。我们一直以来的定位和愿景是做整个流动性资产的分发,以提高整个 Web3 行业的流动性效率。
主持人:这一次以生息 BTC 方式进军比特币生态的战略考量体现在什么地方?你们和 Merlin Chain 的合作方式是怎样的?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我们也很难预计到比特币生态以今天这样的状态爆发。我们第一个朴素的想法是在比特币生态的早期,比特币作为流动性这个事情的规模和以太坊是差很多的。所以比特币生态同样需要一个流动性更大和更好的资产来做对应的结算资产。
所以我们在比特币生态刚开始做的时候就跟 Merlin Chain 合作来提供生息 ETH。随着比特币生态的发展,我们觉得光是生息 ETH 来做比特币生态的流动性已经不足以满足比特币生态的需求了。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再进一步做生息 BTC 的原因。目前生息 BTC 一共有两个方案,一种是类似 Babylon 采用的方案,在另外一条链做时间戳,然后找人在链上发票据。另外一种是直接在比特币链上发票据。
方案一就是看起来非常 Crypto Native,是因为它资产的质押在公链上,但是这件事情有个很大的问题是 Layer1 本身不具有生息能力,所以做方案一的人,一定要去寻求真正的生息来源,然后它自己本身并没有生息能力,它一定要来找来做生息的链,这时候就会遇到一个矛盾,我产生了利息,为什么要分配给第三方这样一个很尖锐的矛盾。
如果以太坊不是先出现了 PoS 再做 Restake,而是上来就有 Restake 的话,没有人会去理这件事情的。其实今天 Restake 主要的资金仍然是以太坊 PoS 在做支撑,很难靠纯粹的 AVS 来做支撑。
我们认为实际上比特币生态这边首先解决的是 PoS 的问题,而不是首先要解决共享安全的问题。我自己得先有个安全机制,然后有个三方说我可以帮你共享安全,而不能说有一个三方提供我的全部安全。所以全套安全最核心的部分是 PoS,所以我们认为方案二是更重要的,我们觉得应该首先服务 Merlin Chain,然后把 PoS 这件事情搞得足够完善,而不是说我们先去上面搭一个共享安全,然后给 Merlin Chain 做共享安全。
主持人:Merlin Chain 是如何运作的?它和其他比特币 Layer2 有什么不同?
Jeff(Merlin Chain 创始人):其实在今年 2 月以前,大家对于 BTC L2 是一个非常混沌的认知,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 BTC L2 是一个伪概念,包括其实今天我相信还有很多人觉得 BTC L2 是一个伪概念,对于它的定义也很混沌。大家对于整个比特币的扩容方案是比较混沌的,同时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状态。我觉得今天所有的项目都是在不断的摸索,我们也是非常高兴看到不管是海外的还是亚洲的新比特币扩容方案出来,其实大家的路线跟我们一个月前说的一样,在不断靠近。
那么这个路线是什么呢?第一个需要有一个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来保证整个自己网络的安全和反脆弱,这就是今天我们跟 StakeStone 合作的一个核心原因。第二是让自己最原生的交易数据可以以一种第三方的形式共享出来,让所有人、所有节点以及所有用户可以参与到整个数据的维护当中。第三是探索在比特币一层做反欺诈的机制。比如说像 Babylon 做的这种纯粹一层机制,通过时间戳脚本去做安全稳定的质押。但是到了二层的话,其实它很难这样做,因为用户的钱在二层上是会进行消费的,所以一层的钱如果只是通过脚本进行锁定的话,实际上它会在二层上出现双花。
所以今天其实比特币二层的这些项目,他们也是在探索未来能在比特币一层上去做反欺诈的机制。所以这三件事情是今天所有 BTC L2 都得考虑去做的,它不是说你做好其中任何一件事就足够了。在比特币这边纯粹做 PoS 的话,你就可能会被质疑比特币一层的网络安全性没有得到高度绑定,但是如果你希望能在一层上去 slash,在一层上去做反欺诈做 Rollup,实际上由于比特币网络本身不是一个图灵完备的环境,所以它也没有办法去实现这些。
所以其实大家在现实和理想当中不断徘徊,大家会尝试各个维度上的安全性以及各个维度上的网络节点机制。
我们现在做的生息 BTC 是为了维护去中心化 Oracle 网络,来维护整个模拟性的网络安全性,不管是说以代理人的形式,还是说以用户直接参与的形式,这些 Merlin Chain 上的节点其实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比如说数据编译,包括 zkproof 电路编译,以及上传到比特币主网和在比特币主网上进行校验,以及 Oracle 之间的多项校验,还包括最终生成比特币一层的签名,以及 zkproof 的结算和最终认证等等。这些工作都是需要我们网络里面的 Oracle 去实现的。
这些 Oracle 本身就需要质押很多的 BTC,因为它们质押 BTC 是来维护整个网络安全,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欺诈行为或者说不诚实的行为,那么他们会被 slash 掉补偿这一笔交易给用户带来的损失。它们作为网络维护者的角色,当然也会享受到整个网络的费用,以及网络的治理代币激励。普通用户可以通过参与这个计划,然后加入到不同的节点中去,来获得收益。
当生息 BTC 被 mint 出来以后,它还可以再次在 Merlin Chain 上不同的项目中使用,从而可以获得多层的资金收益。
主持人:那么全链流动性协议 StakeStone 如何赋能比特币生态?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我刚刚提到了整个流动性的分发结构,首先我们仍然还是觉得流动性应该去做 PoS 相关职能,因为 PoS 职能是目前看起来风险最低、唯一一个无风险且长期可持续的收益来源。首先流动性一定是要向共识层去分发的,mint 出来生息 BTC 以后,如果共识层足够完善的话,它其实也可以继续向 Layer3 做分发,或者说更多的应用层协议然后来做分发,以降低大家的资金成本。
整体结构其实在 BTC 这边也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实际上流动性的入口从原来的一层来到了二层,因为 BTC L2 是实际对应的角色和职能是以太坊一层。因为 BTC 一层很难执行更多的命令。
Jeff(Merlin Chain 创始人):比特币资产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区块链浪潮,其实是被忽略的一个资产,它更多被认为是数字黄金,但并没有太多实际作用。以太坊在过去四年浪潮中间,其实是吃到红利的。当然这并没有让以太坊的市值高过比特币,但毋庸置疑以太坊是受到更多用户的喜欢,并且 ETH 资产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生态中去。
就像我问很多美国的朋友,他们刚接触 Web3 的时候只有 ETH,甚至没有稳定币和 BTC,就是因为他们需要用 ETH 去打小图片,所以其实红利期是非常明显的。现在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了比特币生态的机会,包括比特币本身的资金体量足够引起一个比以太坊生态更大的生态机会。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对于比特币资产本身的属性就需要重新考虑。其实当 StakeStone 跟我们聊这件事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我们本身的 PoS 网络就是需要用比特币来保证网络安全性,简单来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维护当中,一旦出现交易失败或者交易欺诈的行为,这些节点就需要去承担用户的损失。
当生息资产出现以后,其实它可以被用到更多的生态协议和生态项目,用户持有比特币就将不会仅仅等它涨,而是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不管是参与生态的应用,还是说维护 Merlin Chain 的网络安全性,或是用生息资产再去参与到更多的项目里面,它的金融属性会变得更高。这实际上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持有比特币,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比特币生态,这是我认为全链流动性协议的核心价值所在。
主持人:你们认为生息 BTC 将如何重塑比特币生态?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我觉得很快就会出现很多 BTC L3。对 L3 来说,生息 BTC 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生息 BTC 资金效率结构就会很低,所以非常需要生息 BTC 来解决 L2 和 L3 之间的连接问题,这会带来很大的结构性改变。从整个链上的应用来看,生息 BTC 的出现会降低链上的资金成本。今天的以太坊 L2,很多链已经几乎没有什么 ETH 了,全是生息 ETH 来替代以太坊作为生态建设的主要资产。
实际上生息 BTC 还可能去别的链上,这也是 StakeStone 在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我们是全链流动性分发,不仅是说我们的垂直结构向底层分发和向上分发两个结构,同时还包括横向的流动性分发,所以整个流动性是一个全链的结构。生息 BTC 未来也可能是这样的,当 mBTC 资产体量足够大时,也会串联更多的 BTC Layer3 或者其他的网络来提供全链流动性分发结构。
Jeff(Merlin Chain 创始人):大家都在聊比特币 Layer2,实际上你如果仔细去看的话,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项目实际上是在做比特币的以太坊。因为比特币本身没有图灵完备,做不了智能合约能做的事,所以实际上我们对于它的扩容,相当于我们是做了一个大而全的以太坊。对于以太坊而言,网络安全性是核心,这也会导致其性能遇到瓶颈,然后会需要一些各种各样的链去补足它的性能问题。
这些 Layer3 实际上是基于 Merlin Chain 的安全性来形成的共识,我们都是在做比特币的以太坊,这个事情我觉得大家渐渐会理解。
一些比特币传统金融业务需要一个独立的网络环境去实现。比如说在传统的比特币金融中,借贷、质押需求是很高的,这些场景实际上在二层其实是没有那么容易跑起来,因为它的账本是一个 CeFi 账本,但是它需要在 Merlin Chain 上去跑 DeFi 模式,实际上它本身的资金安全以及资金率问题,其实是不能满足的。
简单理解,他们把账本去中心化以后,可以以低成本且高安全性地开展 CeFi 业务,但同时因为它跟二层共享流动性,所以实际上他们也可以共享到二层实际用户群体的 DeFi 需求,而 DeFi 的需求是比 CeFi 要大得多,譬如在 CeFi 中 2-3 个点的收益已经非常高了,但在 DeFi 这边的话,用户去借币可能会达到 10 个点甚至 20 个点的需求,所以它相当于就是一个本身 CeFi 上链,以及共享 DeFi 的流动性。那么这个业务实际的体量就不仅是 100 亿美元可以去涵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传统比特币资金体量,但是当然今天还很混沌。其实我觉得 Layer2 和 Layer3 这些词本身其实就不够精准,我觉得 Merlin Chain 承担的角色和我们链上承担的角色,其实更像是以太坊一层和二层。
BTC 本身的资产属性是比较固定的,然后大家对它的预期也是非常高,那么在强共识的基础之上,给它带来一些金融性的可能性,并给它带来一些生息的可能性。现在比特币的市值差不多在 1.3 万亿左右,在这么大的资金体量下,给他带来任何一小部分的升息预期和赋能的话,实际上它对生态应用的开发,包括整个网络的繁荣建设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我觉得今天其实不是讨论它如何会重塑比特币生态,更像是在讨论打开可能性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主持人:我们再请 Wharf 介绍一下 StakeStone 的空投活动。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我们大概会有三个部分来完成整个空投计划。第一部分实际上是为了让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的无门槛活动。第二部分我们会跟很多链合作,然后每个链都有自己的基础活动和生态激励计划,我们不发活动,但是会赋能每个公链开展的活动。我们本身干的事情就是流动性分发,所以第二部分主要体现分发使命,有些任务是比较硬核的,存在一定的门槛。
但是实际上现在遇到一个小困难是没有加时间权重,很多大户觉得第一天存和第二天存没差别,所以他们都在等着,于是出现了一个博弈困境。所以我们重新再把时间权重给加进来,然后重新组织节奏。第三部分是我们有非常多的社区,包括 mBTC,还有我们曾经合作过有非常多的媒体,我们会给媒体发安慰奖,同时奖励历史上跟 StakeStone 发生过交互的行为。我们会先把时间权重加进去,调整之后再引入 mBTC 这样的资产。
有非常多 DeFi 大户喜欢叠层,但其实市场里并不是叠的层数越多,收益率就越高,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我们不会叠层数,普通用户不会叠过多层数,我们要锁仓可能锁到 5 月底,因此只叠一层就能对大家资金效率有所交代了。
空投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退出,存钱是非常容易的,任何协议都能做到。但是取钱就不是了,取钱是非常考验协议能力的,以及取钱这件事情是非常影响收益率的。我们做东西都是非常清楚地告诉你取钱的时间点,但是有很多协议都不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能取。我们在跟 Manta 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取钱的两个小时区块踩踏非常严重,同一个区块里边会出现两笔交易。因为以太坊是 12 秒一个块,所以区块踩踏现象都很严重,在正常的网络情况下是不会发生区块踩踏,只有在巨大 TVL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退出时就会出现区块踩踏。
为了防止区块踩踏,我们要做一个排队系统,工程师可能要连续 22 个小时不睡觉临时做一个排队系统,人肉在做排队。区块踩踏时,一个人如果失败了,他的钱没取出来,但是要交很贵的 Gas 费。假如 10 个人同时在同一个区块里提交,9 个人失败了,9 个人都要付 Gas。所以,我们还为这事专门做了个排队系统。
主持人:生息比特币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会在一层还是在二层实现,然后另外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可以帮助比特币的流动性变得更强吗?
Jeff(Merlin Chain 创始人):Babylon 在一层上去做时间戳,但是在他们的路径之下,再往后的话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做 Restake。如果是先通过二层协议,它先把资金质押到去中心化网络中,然后再加上时间戳,它其实就是一个二层到一层的双向生息机制。
我个人觉得生息 BTC 肯定是会发生在二层,因为比特币网络只需要矿工去挖,它是 PoW 共识,不是 PoS,所以说它不需要你的比特币去干任何事,或者说你拿着比特币想干别的事你也干不了。
源头大概率是生态里面的这些应用、协议和新网络,然后你给这些网络提供流动性提供安全保障,它来给你相应的激励。所以说其实这些金融回报的来源其实是来自于生态。今天大家聊到比特币生态,其实这个生态指的更多是二层上的应用。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举个例子,一个人在一层劳动,但是劳动本身是不产生收益的,而另外一个人在二层上劳动,他的劳动为 BTC 带来了收益,这时候在一层劳动的人没有直接为创造收益做贡献,却试图从创造贡献的人手里分走很大的利润部分,这件事情我觉得天理不容。
我们坚定认为生息 BTC 首先应该在 BTC L2 上诞生。但是 Jeff 又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假如你在二层上质押 mBTC,实际上真正的原生 BTC 是可以在一层上再去 Babylon 叠一层,这样的话你既可以获得 Babylon 空投,你又获得了 mBTC 模拟 PoS 的收益,然后你拿到生息 BTC 以后,你又可以去做应用,做分发再次获得收益。我们认为合起来的收益结构是 mBTC 持有者最合理的收益方式。
主持人:Restaking 本质上是个套娃游戏,你认为其风险体现在哪里?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EigenLayer 实际上做了一个共识层流动性分发的中间件,然后各个未来的 AVS 都会跑自己的客户端,实际上是一条链发一个 AVS 就会出一个 PoS 客户端,相当于运营商要替 iOS 跑客户端。EigenLayer 最主要的创新来自于他认为一个以太坊可以为多个客户端做共享安全,所以导致了一个以太坊又拥有了 AVS1、AVS2、AVS3 等等,其实理论上是 AVS(N) 的收益合集。
它的风险是什么?就是你承担的 N 级越多,那么你 slash 的风险就会越大,只要里面有任何一个发生 slash,连串就都 slash 了。如果有 100 个 AVS 的话,你是否能把 100 个 AVS 都跑一遍,你一个以太坊能是否用 100 遍?能用 100 遍的服务能力,实际上是运营商要跑 100 个客户端。那 100 个 iOS 客户端可能这周 A 升级,下周 B 升级,下下周 C 和 D 合起来升级,所以这变成一个运维类的工作,然后每个 AVS 其实给出来的收益是很低的。
主持人:如果发生挤兑了怎么办?
Blue Wharf(StakeStone 核心贡献者):因为我们底层资产是可以完全还原出来的,所以它不存在挤兑,它只存在在短时间内取款的排队问题。
正加财富网内容推荐 | ||
OK交易所下载 | USDT钱包下载 | 比特币平台下载 |
新手交易教程 | 平台提币指南 | 挖矿方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