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该账号准确地预测到德国队会在加时赛取胜并且马里奥·格策(Mario Götze)会进球。这看起来可以证明,要么是微博主人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要么是比赛被操纵了。然而事实上,这个博主只是在比赛前发布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对于所有的参赛球员,都有一条关于他会进球的微博,以及对于每一种可能的最终比分,都有一条相关的微博等(见图9.1),然后在比赛结束之前,博主删除了所有那些不准确的预测,只留下那些准确的“预测”。
图9.1 试图对未来进行预测
注:这就是那个虚假的试图通过预测比赛结果来“证明”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被操控了的推特账号。其中第一个和第四个在赛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其他不准的预测就被删掉了。
可以用同样基础的攻击方法攻破任何安全时间戳系统。你只需要在事先预埋下所有的结果,然后最终只披露那个正确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证明你有预测能力,就必须去证明你做且只做了一个预测结果,而不是多个预测。但如果你想基于哈希函数揭示结果,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在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因为安全时间戳系统并不将承诺与任何个人身份识别相关联。如果你不揭示它们,就会很容易公布很多种承诺,而那些你从未揭示的承诺很难轻易追溯到你。
过时的安全时间戳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低科技含量的安全时间戳方案:通过刊登广告,你可以在一份报纸或者其他媒体上登出你预测结果的哈希函数值,相关的旧报纸杂志会被保存在图书馆里或者在线备份。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高程度的保证,证明你在报纸发出的当天就已经知道这个结果了。以后,当你想要披露你预测的结果时,你可以在同一个报纸上刊登第二份公告。
比特币里的安全时间戳
如果我们想用比特币而不是报纸来实现时间戳的功能,我们应该在哪里放置约定的哈希值?是在交易中的某个环节,还是直接在一个区块里?
人们想出来的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把钱打到数据的哈希函数值,而不是公共钥匙的函数值。由于你不知道对应地址的私钥,这样做会“消耗”这些币,让它们销毁掉,并且永不能被利用。为了降低成本,你可能需要发送微量的币值,比如1聪(satoshi,0.0000001个比特币,这是比特币的最小交易额)。
这个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消耗比特币的做法不讨人喜欢(即使和交易费相比,这种被消耗的比特币量级可以忽略不计)。更大的问题是,因为比特币矿工不知道这些交易开支是永远不可用的,他们会永远地追踪下去。因此整个比特币社区对这个方法都不太感冒。
另一个较为先进的被称为承诺币(CommitCoin)的方法,是将你的数据编码进私钥里。第1章中曾经提到过:“使用ECDSA时,确保随机性良好来源至关重要,因为不良来源将可能导致密钥信息的泄露。这一点不难理解,如果你使用了不良随机源来生成密钥,那么该密钥就可能不安全。但是ECDSA的古怪就在于,即使你仅仅只是在生成签名时使用了不良随机源,而你使用的密钥完美无缺,你的个人密钥还是可能会被泄露。”
承诺币利用了这个特性。我们生成一个新的私钥把我们的数据约定进行编码,并对应地生成一个公钥。然后我们会发送一个微小金额的交易(比如2 000聪)到那个地址,随后再发送两笔每次1 000聪的交易回来。最重要的是,当发送回来的时候,我们会用同样的随机源来对两次交易进行签名。这样,任何人在区块链里计算包含被封装的数据约定的私钥时,必须使用两个签名。
比起把数据约定编码到公钥的方法,承诺币避免了消耗额外的比特币,而且矿工不再会一直追踪一个永久不能再被使用的支出。不过这个方法十分复杂。
不能被再次使用的输出
一直到2015年,比特币实行时间戳的办法是用一个OP_RETURN的交易,这个交易的输出可以被证明,但不能被二次使用(见图9.2)。这个OP_RETURN指令会立刻返回一个错误代码让这个脚本永远不能成功地执行,这样一来,所封装的数据就被忽略了。就像我们在第3章看到的,这既可以用做消耗证明,也可以用来编码任意数据。到2015年,OP_RETURN允许输出80个字节的数据,这对哈希函数来说是足够了(SHA-256需要32个字节)。
图9.2 用OP_RETURN指令的时间戳
注:这是一个“不能被再次使用”的交易输出脚本,中间封装了一个数据约定。
这个方法“挤出了”在没有被使用过交易支出里的“水分”,因为矿工会精简OP_RETURN里的支出。这个数据约定的花费其实就是一个交易费。在整个2015年,一个典型的交易费通常小于1美分。这个交易费可以分摊在针对多个数据的一个约定上,从而使得成本更低。在2015年年末,已经有几个网站在做这些服务。它们收集不同用户的一组数据,把这些数据封装到一个梅克尔树中,然后发布一个包含了这个梅克尔树树根数据中不能被再次使用的交易支出。这种做法就好比,把当天需要实行时间戳的所有用户数据封装到了一个数据约定里。
非法内容
区块链随意封装数据的特性也有不好的地方,可能会被某些人恶意使用。在大多数国家,有些内容,尤其如儿童色情,它的制作和传播都是非法的,并且会伴随非常严厉的处罚。著作权法也严格规定了某些内容的传播。
当然,不少人已经尝试这样做去“危害”或者扰乱比特币社区。比如,有报道称有部分色情链接被公布在比特币的区块链上。这些害群之马的目的,就是让下载比特币区块链到个人硬盘并且运行完全有效节点的行为变得很危险,这也意味着你有可能存储和传播了这些非法的信息。
然而,截至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来阻止这种写入任意数据到比特币区块链的行为,即使我们用P2SH(支付给脚本的哈希值)来防止恶意攻击行为,也只不过是使交易多花些费用而已,无法完全阻止这种行为。
好在法律不是计算机算法,尝试用技术的手段对法律进行“黑客攻击”虽然很诱人,但并不容易。法律是需要人类来解释的,并融合了其他因素,比如我们的意图。以美国联邦法案2252号为例,其中在描述有关拥有、分发传播和接收儿童色情制品的非法行为时,使用的措辞就用了“明知故犯”这样包含了意图的关键词。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面我们讨论过的字节大小的限制,图片数据(除非是非常小的图片)不能直接被写在区块链的数据块中,这些数据要么被存放在只在区块链中保存相应链接的外部数据库中,要么是用一种冗长的办法封装在多个交易之中。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多数比特币用户都没有能力在交易中直接解码并查看数据,更不用说解码并查看跨越多个交易的数据了。
关于这个问题,Hyperledger 执行董事,万维网奠基人之一 Brian Behlendorf 在 1.28-1.30 日由 DeepTech深科技举办的 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的圆桌论坛中表示:
达沃斯的论坛我也去参加了,有很多的商界和政府的领袖,在那边,跟他们也有广泛的交流。这些社会的精英他们达到了一个普遍的共识,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其实不仅可以用在加密币或者是比特米这样的货币上面,其实可以是有更广泛的应用,由于技术底层的一些优势。
因此,我们看到的一个现实的情况就是,我们不应该说这个区块链也好,比特币也好,我们要逃避整个政府的框架,要去无政府或者是进入自己的一个世界,并不是这样。
其实区块链的技术的兴起,特别是 2008 年的《白皮书》的拟定,刚好是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那个时候人们开始怀疑这个政府、银行的一种机制,所以就想用技术的方法去做一些改变。
因此,总得来说其实区块链本身并不是不好,它反而可以帮助政府,去更好的做一些监管,做一些把控。而且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来进行,在这样的一个程度来讲,其实从政府来说,也是可以利用好的区块链这个技术,来做好将来他们这一块的。
另外一方面来讲,区块链的技术以及因此诞生的一些比特币或者其它一些加密货币,其实在整个挖矿的社群,或者是整个开发者的队伍当中,大家本身也有制定游戏规则,并不是说它就是无规则的,无序的。所以从这两个点来讲,我是有对区块链技术和以及延伸的一些数字货币的信心。
说到监管,就不得不涉及到比特币去中心化的问题。事实上,比特币虽有着去中心化的旗号,实际却比特币难以去中心化。
为什么会说比特币难以去中心化?
原因在于比特币自出现便带有的缺陷,那就是算力缺陷,由于比特币的区块挖矿主要靠比拼算力,也就代表着,比特币对算力依赖度极高,而随着比特币价格逐渐的提升,比特币的算力最终会变为军备竞赛。
简单举例而言,从最初的分布式挖矿开始,人们只是使用简单的家用机来挖矿;随着比特币价值的逐渐上升,人们便开始购买工具挖矿;而后当比特币价值越来越高的时候,工具也就升级到我们现在所说的专业挖矿的矿机;慢慢的就出现挖矿企业,形成一个有一个的少数核心点,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几个挖矿公司。那么随着参与进来的人群逐渐聚集、工具升级,最终导致比特币挖矿的门槛逐渐变高,下一步便是淘汰大多数矿工,几个挖矿公司进行角逐,形成越来越少的核心。
那么当出现核心点的时候,也就代表着比特币走向中心化路线的时候,当比特币逐渐做大之后,各国政府则可以轻易的通过空着核心点来控制监管比特币,就算几个主要核心点分布在各个国家,那么各个国家也不会甘愿放弃调控比特币的权利,有着充分的动机及理由团结在一起对比特币下手,这样一来,比特币最终难逃被各国政府监管控制的命运。
说起比特币的匿名性,这个算得上是比特币最为亮眼的特色了,而分布式记账保证转账信息的公开透明,也是比特币让人称赞的功能之一。
国家该如何监管比特币的流通呢?
败笔在于公共账本之上,不是说公共账本不好,而是若各国政府强制实行钱包地址实名制的政策。
可以想象,若各个国家通过交易平台实现钱包地址 真实身份认证的策略,那么比特币的交易流通便会无所遁形,就像网络实名制一般,最初网络兴起的时候也是属于不法分子活动的天堂,但自从实名制实行之后,相关的问题随无法根除,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也更有威慑力。 那么当钱包地址实名制之后,再与公共账本建立对应关系,最终比特币的流通业就变得无所遁形。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正好之前回复了《如何看待比特币价格疯涨,价格逼近16000,交易中是否有庄存在?》(链接: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18513304820777219/),里面涉及了类似问题,请先参阅。
正好接着往下谈,回复上个问题时提到“虚拟代币大扫荡” (“Operation Cryptosweep”)是近日由北美证券管理协会(NASAA)组织的联合行动剑指加密货币领域的**和欺诈行为。
之前,美国监管部门早就多次对虚拟代币和ICO进行调查。其他各国监管层也多次对虚拟代币的金融风险、甚至合法性提出警示,仅举几例:
中国的情况就不用说了,想必网友都该知道了。
早在年初,印度财政部长Arun Jaitley就承诺打击比特币的非法用途(注:几乎没人合法使用比特币),并强调比特币等虚拟代币不是合法货币。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奥地利央行行长Ewald Nowotny曾代表欧洲央行表示,有必要尽快立法,以便管控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代币、特别通过立法来解决洗钱的风险。
总之,多数国家政府对待比特币的监管政策是主动积极正面的:防范金融风险、阻止利用比特币的犯罪使用,都特别特别强调,比特币不是合法货币。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很有必要。或许加密货币交易员不喜欢,但仍有许多理由让各国政府不得不对其采取监管措施,当中可能会涉及到洗钱、利用加密货币逃税等非法活动。现在看起来又多了一个理由--离婚夫妇的财产分割。
资料图
获悉 ,英国律师事务所Royds Withy King披露,眼下他们至少已经为不下三对离婚夫妇提供关于加密货币的咨询服务。其中一对离婚夫妇的案子因为其货币的高价值性--等同于6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为533万)而尤为突出。
Royds Withy King合伙人Vandana Chitroda表示,这是他们接受的首批该类型案件,相信接下来将会变得更多。“我们相信在大量的离婚案中加密货币将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加密货币不稳定,但它们并不会消失。所以如果你相信的丈夫或妻子已经投资了或购买了比特币之类的加密货币,但你们正处于分居状态那么应该将这种情况告诉你的法律顾问。”
我举个栗子。
中国有个小伙子用比特币赚了很多钱。他的名字叫李笑来。
李笑来,1972 年生于黑龙江。原新东方名师、畅销书作家、知名天使投资人,被誉为“中国比特币首富”。
2011年,李笑来第一次从网络上获知关于比特币的消息,当时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已经超过1美元。他震惊了,“什么东西啊,居然比美元还贵。”他看第一遍没看懂,花了半年才明白,“在我反复看它的6个月里—我并没有等弄懂它才去买—上来我就买了2100个币。”
等他从美股账户把钱倒出来开始买,涨到3美元。买完,10美元。买2100个币,花了差不多1.31万美元,买入均价在6美元左右,这是2011年3月到6月之间发生的事。几周后,比特币涨到24美元,他的投资获得4倍收益。他“转念一想,就想了个牛逼主意:我已经赚了4倍了,拿出一半来,挖矿去”。
李笑来的“挖矿”伙伴是他在Twitter上关注的1.8万人中的一个,此人名叫朱峰,天津人。朱峰比李笑来懂技术,李笑来在这方面得依赖他。他们买了46张华硕显卡,攒了几十台电脑。一个显卡的功率大概1000瓦,两个显卡2000瓦,再加上电脑本身功耗,用电的问题不好解决。再有就是用地。一开始朱峰打算找个大厂房,但没找到性价比合适的地方,他发现“只要是有个屋顶的地方就很贵”。于是在58同城发了个帖子,说要找个厂房来“做些事”,“当然没写是‘挖矿’”。四五天后,有一个河北霸州的人来联系,用李笑来的话说,“北京和天津中间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对方说有地,没房子。李笑来和朱峰最后还是找到解决方案:从天津港弄了一个集装箱。村里用电不稳定,机房耗电量又大,常断电。他们找的这个地方也不合适,离北京不近,离天津挺远,朱峰每次都得开车过来重启机器。李笑来说:“他忙,去不了。我也忙,出差。既然是朋友我也不好意思问,等。等了3个星期实在受不了,我给他打了个电话,说马上去重启。这么折腾了3个月,我彻底崩溃了,以四分之一的价格把那批设备卖掉了,显卡、机器拆开了卖。那个集装箱到现在还在老农家门口待着呢,抵房租了。”2011年之前,李笑来的个人资产从未超过200万。我问他,为什么可以那么狠,砸60万去做一个矿场,他回答说:“喜欢但是不投入,这是犯了逻辑错误。当你遇到一个很疯狂的东西,你要很疯狂地去玩。疯狂的东西,你温柔地去玩,或是温柔的东西,你疯狂地去玩,都是不符合逻辑的。有些人一辈子以荒谬的方式活着,但并不知道。我的玩法是看问题看到本质,以最合适的方法去玩。”
就在前一天,2月11日下午6点45分,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业内俗称“门头沟”)上刚刚发生一次比特币交易价格的暴跌。数秒之内,一个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从逾600美元直接跌至102美元,随后又快速反弹,12日零时,比特币成交价恢复到563美元。2013年底,《华尔街日报》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国比特币市场的报道,其中提到李笑来:“北京刚成立不久的一个比特币观察人士团体说,现年41岁的李笑来是中国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之一。李笑来不愿具体说明自己持有的数量,但他说他的持有量为6位数,首位数是1。也就是说他持有的比特币价值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按照这一持有数,在2月11日6个小时的震荡中,李笑来拥有的比特币从峰值时的6000多万美元瞬间变成1000多万美元,紧接着又变回近6000万美元。这一切都发生在不到6个小时之内。李笑来说自己对崩盘的消息没什么反应,得知这事的时候正和几个朋友吃饭,消息还是通过微信群里的对话得知的,“看了一眼就继续吃饭”,“(跌的钱)对我来讲也不是什么钱,只有花掉的钱才是钱。”
过去几个月里,要说最火、最热的名词,恐怕是 一定要有比特币的一席之地的。仅就今年来说,比特币涨幅20倍,而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比特币的涨幅更是超过了2200万倍。
对于比特币,大多数人都是隔岸观火的心里,坐等比特币泡沫的破碎。但是,欲要灭亡,必先疯狂。
在2011年除的时候,比特币的价格还仅仅只有0.3美元/币,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比特币涨了105倍,然后就开始暴跌,从11美元/币到7.8美元/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然后继续暴跌到4.77美元/币。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比特币暴跌了85%。
然后,比特币在2013年的时间里涨了100倍,这其中也经历了两次暴跌,其中的一次暴跌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修复。但也是在2013年这一年,比特币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然而,在2013年接近尾声之时,央行发布了相关通知明确指出,比特币不是货币,不应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各金融机构和支付几个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也就是这个通知,再次将比特币打压,比特币暴跌。
从2013年到2015年,比特币一直处于下行的状态。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比特币的波动是非常大的,几乎是大起大落,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如果不了解最好不要参与博弈,有时候懂得放弃才能收获价值。
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他的价值依托于最重要的区块链技术。举个例子可能会更明白些:互联网的域名比如baidu.com,sina.com,就是一串字符,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域名的稀缺性,独立性,更重要的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的信息传输与通信,也就是说域名没有价值,互联网技术有价值,域名在有价值的互联网上,根据自身的独立和稀缺性以及对域名的需求,使得一个好域名可能价值几千万美金。同样的,区块链是未来潜力巨大的一种技术,比特币正是在此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支付系统,比特币本身没有价值,但是依托价值巨大的区块链技术,再加上比特币自身的独特性,稀缺性,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自然成为众人热捧的投资或投机品。
对于比特币,如果你只看比特币本身,它毫无价值,只是一串字符数字,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比特币是骗局,是传销。可是他们并没有看到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看清背后的区块链的巨大潜力,才能真正知道为什么这些虚拟货币会越来越受到追捧。本人拙见,欢迎交流。
比特币是数字货币时代的先驱,不管成功与否,它都已经掀起一股不容忽视的货币革命。很多人把比特币投资者视为莫名其妙的投机者,庞氏骗局的跟风者,疯长的可怜韭菜,中本聪则是被杜撰出来的骗子。这样的看法显然过于浅薄。事实上,比特币的理论基础是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他们追求货币稀缺性和去中心化,黄金就是完美货币的代表。如果非说黄金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黄金有形,其生产流通都很容易受控制。比特币摆脱了这一点,数学和计算机刚好能满足“完美货币”的期待。这是一些“央行怀疑者”的行动,没有中本聪,也会有其他人——只要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知识在普及,互联网在发展,这套东西迟早会产生。
很多人批评比特币,说它数量有限,会引起通缩,造成经济伤害——恰恰相反,在比特币的支持者看来,这正是比特币的优点。他们认为,真正应该警惕的是通胀,而不是通缩。比特币可以无限细分的优点,足以满足世界上所有的货币需求。再加上除了比特币,还有其他竞争的“辅币”。
比特币从2009年出现不是偶然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复兴,他们的思想在渗透,除了经济学家,越来越多人在接受这套思想。互联网的发展为比特币诞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比特币会被封杀吗?其实各国政府已在进行,打击手段不可谓不多样,却基本没用。各国政府不可能联合同步,他们的利益诉求也不相同,很多政府干脆承认了比特币。这是比特币至今无法剿杀的原因。
其实,想要理解政府监管的滞后,只要把政府人视为有血有肉,知识有限的普通人,很多事情就好理解。事实上,监管者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并没有走在业界的前端。很多监管者几乎看不懂技术,他们也从媒体和行业获取知识。最近几年,比特币越挫越勇,价格不断飙高,这意味着这个国际货币的“新势力”,其实已经成熟。“利用”而非“封杀”,成为越来越多监管者考虑的问题。
2008年一个叫中本聪的人提出了,关于分布式记账具有去中心化的加密数字货币的构想,2009年比特币正式诞生。起初只是流行在一定的极客圈,后来逐渐的流传向当时的暗网因为具有匿名性不可追踪等特点开始具备一定的价值锚定,再后来发展到整个投资界进入比特币再加上近些年来区块链概念的热潮比特币彻底的火了。至于什么是比特币,可以将它看作是一串数字形成的一种虚拟货币。
比特币当前基本上流行在投资界,也就是俗称的币圈。关于比特币很多人的看法具有冲突,有人认可比特币属于数字黄金,也有人认为它是又一个郁金香泡沫,我们并不讨论比特币的本质属性。但就它的投资属性而言,符合当前的投资定律。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比特币创造了很多造富奇迹但也有很多人血本无归。
所以说当前如果并不熟悉比特币的可以去了解但是并不建议投资,当前的比特币交易体系并不成熟也缺乏相应的监管,所谓的坐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比特币诞生之后,跟风诞生了其他一系列虚拟数字货币,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所有的投资市场都是适用的。
以上就是关于比特币大赛的问题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这些比特币大赛的3点内容能够解答你的疑惑。
正加财富网内容推荐 | ||
OK交易所下载 | USDT钱包下载 | 比特币平台下载 |
新手交易教程 | 平台提币指南 | 挖矿方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