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项目纯粹是用一个好听的名字,配合高大上的白皮书,骗上一拨韭菜用来收割。庄家大量控盘,说涨就涨,说跌就跌。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要怎么识别那些藏在暗处、有钱黑心的庄家,绕开这些早已埋下大坑的黑心项目?
我们行走币池,要想不湿鞋,就得炼出一双慧眼。
今天女王就和你分享几个让空气币无所遁形的终极武器:
第1招:查官网域名注册情况
网站的域名,就像互联网上的门牌号,顺着它可以查出很多东西,比如注册人、注册日期等等。
下面这两个网址是专门查询域名注册信息的:
英文:https://www.whois.com/
中文:http://whois.chinaz.com/
在这里可以查到域名启用日期和续费日期,如果这只是一个临时圈钱项目,宣传和搭建网站的时间不会差太久,因此域名注册的时间也不会太早。
例如首个归零的超级明星 MXCC,官网是 superstarchain.org,域名看起来还挺厉害,我们查一下:
这个 2018 年 1 月 11 日开始宣传的项目,域名是 3 天前买的耶。怪不得最后归零了。我们来用 whois 反查来看看这位持有域名的仁兄还有哪些网站:
发现还有一个去年12月28日注册的btceasypay,看来这个BTP又是一个空气币无疑了:
除了看域名信息,还要看看网站的内容和设计。
第2招:查团队人员是不是「图库里的人」
为了让项目显得 international,空气币项目往往都要甩几个外国人脸来吓唬一下小白。这些素材哪里找呢,一般就是盗用头像,或者在图库找的外国脸。
根据美剧《硅谷》里的定律,一个无比 stereotype 的标配团队应该会有起码一个白人,一个印度人,一个亚洲人,而这些面孔都可以在 Google 轻松获取:
这时候我们就要使用图片反查,看看这些团队成员是人是鬼。使用 chrome 浏览器的同学,可以直接在图片旁边右键点开菜单,选择反查。
然后看看搜索结果里面的人名是否和官网一致,或者是不是直接到了某个图库。
有时候项目方还会对图片做一些裁剪和变色,或者只把图片展示在白皮书里,让我们没有这么容易找到破绽。这时我们可以截图存下来,再上传搜索,也能撕掉一些假面具。
如果找不到,还可以尝试在 linkedin 上面查找团队成员的姓名和简历,看看人员和工作经历上有没有造假。如果里面有一些中国人,只敢写自己叫做 John Wang,或者 Amy Liu,完全不敢公开自己的全名,极有可能是个坑。
第3招:github 代码更新情况
工具:https://github.com/
这个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看看项目的技术团队有没有在好好干活。用主流的比特币做例子,比特币的 core 团队,一搜就有。比较有诚意的开源项目官网一般也会有 github 链接。
可以看到,过去 19 分钟刚刚更新过代码。点进去可以看到,更新 16384 次,10 个分支,192 次发布,有 500 多个代码贡献者。
点开 contributor 页面,能看到是从 2009 年到现在一直在更新。
如果会一点技术的人,还可以点进去看看最近提交的修改是不是有意义的,还是那种打几行删几行的刷单式更新。
总的来说,学会这三招,可以避开大部分的空气币项目了。剩下还有几招,女王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说明。
其实辨别项目是否靠谱的唯一心法就是——
If it seem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 …
如果这项目看起来好的不像是真的,那大概率不是真的。
例如那些说自己上定了某个交易所(还没上)的项目,大概率就跟吹嘘和某女神度过春宵的油腻男一样,不碰为好。
欢迎关注女王的微信号:币池女王(ladybtc),一起交流哦
区块链技术只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存储,加密以及组织方式,跟什么东西结合就会有什么样的形态,但要判断是否为骗局,始终离不开几个要点:
1.打造行业信用生态,利用共识机制(联盟链),确立权益与义务,规范数据和参与者行为;
2.非中心化存储机制,即去中心化,保证数据在用户手中,而不是单纯存储于某个平台里面;
3.去金融化,跟产业,行业结合。而不是发行代币,通证,然后可以交易。
4.数据安全,加密,用户手中的数据只有通过自己的密钥或访问授权,才能让第三方访问。
5.数据可溯源,不能被纂改。
家族财富密码头条号曾发文阐释过区块链的意义和应用前景,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关注财富管理。
我们再次重申一下,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记账方式,是一种技术,一种目前并未成熟的技术,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作为一种工具,其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好坏善恶,何况还是一种不成熟的技术。我们在发表热文“区块链可能正在颠覆你的生活”中发现,不少人言辞偏颇,争吵剧烈,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缺乏必要的耐心,而对区块链如何发家致富颇感兴趣,也有人为此倾家荡产。
这就好比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你以为上个网吧就是应用了互联网,打个网游就是应用了互联网。想要应用,必须先要了解!
其次,所有的技术都是双刃剑。没有哪项技术只会被好人所用,所用之处都是为善积德。再以互联网为例,便捷的同时是信息的大规模泄露,高效的同时是黑客的肆虐。但是我们不能说互联网技术是个错误,技术的发明是个骗局。
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逐一实现,真正的问题才会一个一个浮出水面,更需要社会监督和立法规范来进行约束。
最后,比特币是一个泡沫,其他币要慎重。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制造出虚拟货币。无奈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流氓,能在奥巴马上台当天把毫不相关的澳柯玛股票炒到涨停,更何况前有郁金香泡沫之鉴,附带着高科技背景的比特币,不炒它天理不容。经济学上有一个叫“最大笨蛋理论”,炒作这件事每天都在发生,可谁做了接盘侠,把最后的高点接在手里,谁就是最大笨蛋。这就是比特币,明知道有人会做比特币的最大笨蛋,却都在暗示那个人不是自己,最后哭都没有眼泪。
再说说各种远方亲戚,阿里巴巴商标注册后,立刻注册了阿里妈妈、阿里叔叔、阿里爷爷等60多个远方亲戚,就是怕这些亲戚胡作非为,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这个道理吧。想想比特币的亲戚们,是不是真亲戚,有没有血缘的一股脑的全冒出来了。全长着一个模子,穿得争奇斗艳,说的天花乱坠,跟后宫争宠似的。
我们的建议是:不懂的事物弄懂了再碰!只看到利益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人!
家族财富密码:家族财富管理50人官方头条号,多位首席经济学家、985高校金融、经济学博士为您打开财富管理大门。
在这个每天都有好几种新币,或者数十种新币上线的时代,我们普通玩家如何辨判是否上车,哪种值得我们上车呢?个人总结如下:
1、判断是否为大公司背书,或者创始人为圈内知名人士;
2、是否需要手持拍照上传,能不拍就不拍,除非十分有潜力的币;
3、根据月产币的数量和交易价值,判断是否可玩,就是月产价值你是否满意;
4、如注册页面的界面或LOGO都十分粗糙的,坚决不能玩,绝对山寨币;
5、没有交易平台,或者兑换接口的不能玩;
6、千万不要看着哪个平台收益高,投资充钱玩,平台跑路就就傻了! 想交流更多挖矿知识,私信!
各种虚拟货币或者用区块链技术包装出来的高大上项目要更加小心。
区块链技术本身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要想通过区块链技术变现大多数的办法就是发行各种虚拟货币。各种高大上的产品。
1.让更多玩家参与购买。让币溢价赚取额外利润。
2.拉人头开矿机,把钱交给上线。
3.识别起来也比较容易,目前国家对区块链相关产品是没有监管的。所以基本上都是骗局。
4.也有部分公司研究区块链和传统行业相结合。不一定是骗局,但绝对是高风险的。这主要是看参与者是否在知情情况下去玩了
20年前,那么我们就设定为1998年。
1998年底,我国M2总量是104498.5亿元。
2017年年末,我国M2总量是167.7万亿元。
这样就很好比较:167.7/10.45=16(倍)。
1000万/16=62.5万元。
也就是想在的1000万,相当于20年前的62.5万元。
当然,那时候的钱跟现在有点不一样,按我们的通俗说法就是:那时候的钱更值钱。打个比方,1998年,上海曹家渡板块的一个楼盘广告均价是4500元/平方米,到了2016年,同样地段的均价达到了90000元/平方米。泪奔吧,整整20倍。房子保值增值了,但更多人买不起房了,所以,2016年10月以来,中国楼市进入新一轮调控,一二线热点城市尤其是重点。
按前述算法,现在的1000万相当于当年的62.5万元,数字上放大了16倍。而上海曹家渡板块,那里的房价是放大了20倍,算是跑赢了通胀。
从2014年开始,中国货币发行已经控制的比较好,同比增长11.0%;2015年又略有上升,为13.2%;2016年为11.3%;2017年货币增长11.8%。
今后货币发行必然会速度放缓。只要货币增长的速度与经济增长点速度接近,那么就是合理的,这对于百姓积累是有价值的。如果货币发行增长远远超过实际经济增长速度,那么货币也是非常快的贬值。
这个题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进行适当有效的投资是必要的,把钱存银行做储蓄,相当于等着钱贬值。你除了能赚钱,还必须找到一些有效的方式,让钱保值与增值。
储蓄是一种最稳妥安全的方式,不过通过储蓄获得的增值幅度,比起货币的发行规模,比起房价的上涨幅度,比起生活成本的上涨幅度,是落在后头的,形象点说,就是龟兔赛跑。
当然,你要做投资,希望本钱安全,而且收益是确定,也是个难事。你需要专业起来,而且你还要有点小运气。
有时候,消费在当下,可能也是个好选择,就像大部分美国人那样。
真心希望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
钱的多少,经常是以购买力来计算的,否则用别的也不好说。2000年的时候,我第一次买商品房,3020元一平方,87点几个平方,总价27万多元。首付百分之三十8万多,拿不出,我自己凑了点,跟朋友借了点。后来把单位分给我的一套57平方的房子卖了8万多块钱。才把朋友的钱还上,并留出了装修费。
那套房后来卖了,要是放到现在,大概4万块钱一平方,算起来约350万。涨了大概13倍。
这是买房。如果说是买别的东西呢?
买房后装修买家电,一台216升的冰箱,当时的价格差不多3000元。现在同样的冰箱,网上看价格一千多就可以买到。这么一算,降价太多了。
1998年,为了写稿方便,我在珠江路买了台组装台式机,还特地找了个懂计算机的行家,帮我一样样配置,结果花了我9500元。是我当时好几个月的工资了。这台台式机现在估计扔了都没人捡。如果在当时拿这个钱在郊区买房,可以买十几平方。
同样是1998年左右,买了一部爱立信翻盖手机,紫红色的,当时最新潮款,花了3500元,那个手机现在也尸骨无存了。
这二十年,涨得最多的是房价,其次是与之相关的门面租金和因为租住房子导致的人工上涨。凡是可以靠大规模生产的物品基本上保持原价,甚至还降了。如果买这些物品,钱还是很值钱的。而我们也终于明白了二十多年前不明白的:为什么国外蔬菜比肉贵?因为人工贵。今日国内也朝着这个趋势发展了。
所以问现在1000万相当于二十年前的多少,要看你怎么花?花在什么地方。
老人们常说:“如今的钱真的太不值钱了。”我们可以回顾下以前大家认为便宜的价格:
大白菜:80年代2角/斤,如今1.8元/斤
看病:80年代只需要9角8分,如今看病拿药平均90元。
房子:80年代5000元一套,如今50万-1000万不等
最高涨幅莫过于培养一名大学生:80年代需要140元,如今至少需要150000元。上涨了1000倍。
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现在的一千万相当二十年前的多少?
这就涉及到一个通货膨胀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下2017银行最新存款利率公布的情况:
我们再看下中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
两个数据进行差值对比的话,存10万元到银行,一年大约贬值570元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呢?打个比方:去年底你有10万块钱,能够买一辆汽车,你把这10万元存到银行一年,一年后本息为101930元,然而这时候汽车的价格涨到了102500元,你的钱已经买不到一辆汽车了。10万元存银行一年不仅没有升值,反而贬值了570元,还不如一年前就花出去。
我们再看下1979年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情况
将每一个年份的真实通胀率数据累计,即可得出中国自1979年以来的真实通胀情况。用真实通胀率数据反推,即可得知过去某个年份1万元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见下表)。
嗯,按照真实通胀率数据估算:
1978年的1万元,相当于今天的51万元;
1988年的1万元,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
1998年的1万元,相当于今天的3.4万元;
2008年的1万元,相当于今天的1.9万元;
2013年的1万元,相当于今天的1.2万元。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2012年底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3.9%,中国真实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6.3%。我们不妨用这22个月的数据,来预测一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当年的万元户那是富豪啊,现在有个5万元,40万元能算富豪吗?现在的1000万,估计20年以后以十亿计了。
当然,以上的分析都是基于“钱越来越不值钱”的大背景下,但是钱可能一直延续这种发展趋势,也有可能“钱开始变得值钱”,如果钱开始变得值钱,那不可控的因素就变得更多了。
因为自2012年之后到现在,中国也一直秉承频繁的反周期的刺激调整政策。但从2016年到现在,中国政府反周期的刺激政策不仅比较少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撤了。2016年下半年对房地产刹车,现在开始对金融刹车。地产和金融,**政府都刹车了,所以现在不一定是反周期的刺激调整政策。“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根本原因就是大肆印钞刺激经济,而从2016年开始,**对房地产、金融开始刹车了,这也是从侧面反映出印钞速度可能相比以前在减慢。所以“前开始变得值钱”也是有可能存在的,而前面的分析,都是基于“钱越来越不值钱”的大背景。
(-2东南偏北)
人生最大的尴尬,莫过于30年前是万元户,到现在还是万元户。大家都在说钱不值钱了,家家有个几十万的都非常普遍,有几千万倒也算得上富豪了。那么,现在的1000万,放在几十年前又是什么水平呢?
现在的一千万相当二十年前的多少?
通过历年公布的通胀率,咱们以1978年为基数,可以大致估算得出:1978年的1万相当于现在的50.63万,1988年相当于现在的15.12万,1998年相当于现在的3.38万,2008年相当于现在的1.85万。显然,如果是1000万,换在20年前(1998年),那就是3380万。
3000多万,在几十年前是什么概念?咱们以房价为例,1988年的商品房均价在510元/平左右,北京均价约1600-1900元/平,深圳约1200元/平,上海约2300元/平(以上价格仅供参考)。按上海的价格来估算,23万基本搞定一套100平房子,500万可以买下一个单元。再以投资理财为例,1998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5%,也就是说,如果这些钱存在银行,每年有高达150万的利息,即使放在现在来看,这种收入也属于一线城市的金领。
为什么现在“什么都涨”?
1、货币发行量。货币发行量不是通胀的根本原因,但是是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恶性通胀的委内瑞拉,数据显示,在通胀高潮时期的2017年年初,委内瑞拉广义货币供给量同比暴涨200%,创下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2月份通胀更是可能高达741%。来看国内,1990年广义货币总量M2为1.5万亿元,扩张到2017年年底的167.7万亿,同期GDP从1.89万亿元增长至82.7万亿元,M2/GDP的比值从79.4%上升至202.8%。创造出的财富无法消耗这些货币,导致货币泛滥,这是产生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2、经济发展。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经济的增长就一定伴随着通胀。此外,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也会使得身边的商品价格上涨,比如以前夏天就是蒲扇和电扇,现在不仅有空调,还有无叶风扇等等。
以上两点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也有许多其他的客观因素,比如商品供需等。那么,真的什么都涨吗?也未必,也有跌的,比如手机,以前好几千才能买到的小灵通和手机,现在可以直接买一部配置较好的大屏智能手机。再比如汽车、小家电等,随着科技和工业水平的进步,未来这些商品会变得越来越便宜。
回到最初的话题,不管是现在的1000万,还是20年前的1000万,我认为当资产到达了一定量级后,差别是很小的,比如年薪10万的和年薪100万的人,生活水平相差很大,但年薪1000万和年薪3000万的相比,生活水平基本差不多。但唯一差别大的,就是投资理财方式,以前手头有点钱要么就是做实业,要么就是存银行。但现在不一样,理财产品千万种,投资渠道也五花八门。当然投资渠道丰富的同时,咱们也更需要保管好钱袋子。
各位,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股市、楼市、债市、汇市),可以关注小白老师的头条号(小白读财经),查看更多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148亿比特币正加财富网内容推荐 | ||
OK交易所下载 | USDT钱包下载 | 比特币平台下载 |
新手交易教程 | 平台提币指南 | 挖矿方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