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会取代黄金吗?比特币比黄金价值高吗?在地理隔绝的环境下,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黄金作为货币。即使在信用货币时代,黄金依然在很长时期是信用货币的发行准备,是国际贸易清算和债务清偿的最终手段。
国际金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让各国汇率保持平稳,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国家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则与黄金挂钩,维持金汇兑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信用货币不再与黄金挂钩,但仍"隐性"地以黄金为货币价值锚,特别是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尤为重视黄金在维持本国货币国际清偿力的"压舱石"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美国黄金储备占其国际储备74.9%,欧元区黄金储备占其国际储备56%.
为何黄金天然就是世界通货,且历久不衰,几乎贯穿整个人类历史?表象上似乎与黄金的物质稳定性有关,但这并不是关键。
众所周知,货币的定义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何谓"一般等价物",即众人认同,否则,钱花不出去,而花不出去的钱就不是钱了。货币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共识。只不过,这种共识不是基于机算法的共识,而是人类社会不断遍历各种货币形态后逐渐达成的共识,且这一共识经历了一番利益博弈。
这是因为,货币代表着购买力,因此任何货币的发行均存在"铸币税".谁拥有货币形态越多,拥有的铸币税收入就越多,比如信用货币之于政府,实物货币之于实物生产者。而征收"铸币税"是对现有财富的再分配,选择哪种商品成为货币是一种零和博弈。
无疑,在博弈中,每个理性人均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货币方案,但有利于自己的方案却不一定得到其他人的支持。最终,能让各方激励相容的纳什均衡解,只能是这么一种方案:铸币税足够小,以至于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微不足道,收益相互没有差异,从而使各方达成一致同意。而要让铸币税足够小,只有选择大家都不容易拥有的稀少物品作为货币形态。历史表明,最为稀少的物品最有可能成为货币。比如,对于内陆国家,贝壳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成为一种货币。而在世界范围内,最稀少的物品只有黄金等贵金属。
这就是为何黄金天然就是世界通货:不在于它的价值高,而在于其稀少的特性使得铸币税足够小,容易在陌生的大规模群体中达成货币共识。
据此,也不难理解,为何信用货币会受到广泛质疑,因为它存在"铸币税".哈耶克等货币"非国家化"论者即认为,政府发行货币有着通货膨胀和利益再分配的倾向。这一质疑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变得更加强烈。
虚拟货币ICO、IFO等对"铸币税"的追求愈加露骨,因此尚不能成为真正货币。
比特币以所谓"超主权货币"姿态出现,被寄托了颠覆法定货币的梦想。然而从目前发展状况看,比特币等虚拟(准数字)货币似乎难逃对"铸币税"的追求。
比如,初始代币发行(ICO,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至今,市面上已有上千种代币,几乎谁都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代币。发行成本极低,发行人赚得钵满盆满,财富效应令人咋舌。说到底,很多人热衷于ICO,小而言之是为了融资,大而言之是为了追逐"铸币税".问题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创新性技术含量,那简直形同欺诈。ICO活动隐藏的风险已引起了各国监管部门的关注,我国对ICO乱象进行了整治,欧美等其他国家纷纷进行风险警示。
我们需要承认,比特币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具有颠覆性,有助于提升效率,但从货币角度看,它似乎还存在很大距离。比如,比特币交易费用高、性能低下,尚未表现出明显优势。截至2017年12月,转一个比特币大约花28美元,确认比特币交易的平均时长约4.5个小时。
关键的是,运营团队或矿工对"铸币税"的追求非常明显。表现在越趋闹剧的比特币IFO(Initial Fork Offering,首次分叉发行)。2017年8月1日,比特币现金(BCH)区块链在比特币区块478559与主链分离,开启了比特币的硬分叉序幕,至今先后出现了7种分叉币。有人感慨:"人性是比特币生态链上最大的弱点",可以预料接下来的硬分叉将会继续,据说有论坛已经出了分叉的教程和工具。
这就使得比特币发行的2100万个初始设定,变成"伪上限".不断地分叉实质是比特币的"超发",与自由主义者所批评的政府货币超发没什么差别,至少政府还会藏着掖着,不太好意思。IFO等同于变相的ICO,只要分叉币一上市,初始团队和用户就可获惊人回报。细推敲,这些回报不就是"铸币税"吗?后来者的"接盘"其实是向初始的IFO团队和用户缴纳"铸币税".从这角度看,比特币是否会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成为替代黄金的一般等价物,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至少从目前看不容乐观。
从避险功能看比特币能否取代黄金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厘清避险和投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避险是指对目标资产风险的对冲,尤为强调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比如,之所以衍生品能够对冲基础资产的风险,原因在于,衍生品与基础资产价格在无风险套利的情况下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效应,也是因为组合内各类资产存在相关性。
而投资则是另外一个维度的概念,价格上涨的资产或许是一种好的投资品种,但不能说就一定是一种好的避险工具,比如每天均有一些股票在上涨,但它们很少被当作避险工具。再说,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追求投资的高收益反而可能会带来更高的风险。
黄金的避险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黄金可以对冲因战争等系统性危机而导致的货币风险。当战争爆发引致社会体系崩溃瓦解时,黄金往往会成为最后的支付和债务清偿手段,因此"乱世买黄金".这也是为何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中,黄金依然是各国政府或央行重要的储备资产,由此引申出黄金的第二个避险功能,即对冲主权信用货币的风险。
由于黄金是央行的储备资产,因此如同上市公司资产的增值或减值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一样,黄金将会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主权信用货币价值的变化产生影响,基于这一相关关系,黄金可以对冲主权信用货币的风险,比如汇率风险或通胀风险。以汇率风险为例,我们将黄金的美元价格与美元指数进行对比(见图1),可以发现,两者走势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黄金可以对冲美元的汇率风险。
此外,由于黄金与国债同处主权国家资产负债表,因此黄金价格的变化也会通过资产负债表角度影响国债价格。通常而言,国债收益率可看作无风险利率,是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从这角度看,黄金价格变化还能影响到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因此,黄金对债券和股票亦有风险对冲功能,但需注意的是,黄金对不同资产的风险对冲功能程度不一,越是与系统性基本面因素有关的资产,如货币,黄金的风险对冲程度更高,而更受个体性风险影响的资产,黄金的风险对冲功能越弱,比如股票。换言之,黄金不可能对冲"一切泡沫".
反观比特币,一方面诚如前述所言,比特币由于目前存在极大的追求"铸币税"冲动,尚不能成为真正的货币,更不可能成为世界通货,因此,比特币难以像黄金一样,对冲因战争而导致的货币风险。尤其是比特币的使用场景高度依赖信息网络,一旦战争爆发,信息网络的崩溃将极度限制比特币的应用,而黄金的使用不依赖具体场景,有很好的泛在性。另一方面,目前比特币难以同黄金一样被纳入央行储备资产,从而无法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渠道与主权信用货币、国债之间建立关系,发挥避险功能。
当2017年比特币价格一路上涨时,有观点认为,比特币的市值已超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储备总额,因此比特币将会取代黄金,成为世界储备资产。真是这样吗?
各国持有国际储备的目的是满足国际收支的不时之需,避免发生国际收支危机。既然是应对不时之需,这就决定了国际储备资产应以安全性和流动性为第一目标。
从财产安全性看,盗窃比特币的黑客攻击屡次发生,如2016年8月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inex由于网站出现安全漏洞,导致用户持有的119756枚比特币被盗。从收益的安全性看,比特币价格波动率非常高,远超出黄金、股票等资产。
论流动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全球所有被开采出的黄金总计价值7.8万亿美元。相比之下,比特币现存大概1400万个,其中处于活跃交易的仅有96万个,大约不到200亿美元的流动性。显然,无论是在安全性上,还是在流动性上,目前比特币均不具有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的资质。据悉,保加利亚执法部门打击了一次有组织的犯罪活动,没收了20多万比特币,结果被当做政府持有比特币的"典范".综合看,比特币既不能成为世界通货,也难以成为国际储备资产,而且,目前比特币尚没有充分的经济基本面基础,因此,比特币亦难以对冲其他资产风险。
所谓的比特币可以作为对冲工具,仅是2017年价格一路上涨给人的一种假象,当2018年这一趋势逆转时,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它是一种令人放心的避险工具。
从投资工具看比特币能否取代黄金
黄金具有避险功能,但它是否是一种很好的投资工具,很多人存疑,比如巴菲特。比特币的收益率确实高于黄金,但需要看到的是,比特币的波动率也高于黄金,没有逃离风险与收益相随的规律。因此,判断比特币是否是比黄金更好的投资工具,投资者应从自身的风险偏好角度来判别。对于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比特币或许优于黄金,而对于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黄金则可能是比比特币更好的选择。
投资者应理性地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投资比特币时,应首先思考其中可能的投资风险,并将其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权衡。
2017年比特币一路飙涨引起了分歧,不少人从各个视角解释其中的合理性,比如有观点认为,交易支付的频繁性加剧了比特币流动性的紧缩,因此比特币上涨具有合理性,亦有人基于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梦想,论证比特币的美好未来。
但同时,也有人高度看空比特币,认为比特币暴涨没有实际场景支持,更多是为了逃避监管、犯罪交易和洗钱的灰色或黑色需求,这是一种泡沫,其中不乏斯蒂格利茨、席勒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似乎是一种巧合,在不断创新高逼近2万美元关口之后,比特币价格从2017年12月17日开始连续下跌,至今跌到了7000美元。作为一种新型资产,看多还是看空比特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投资者应首先擦亮自己的眼睛,再做理性的投资决策。
研究发现,货币代表众人一致同意的未来购买力,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共识。而只有铸币税足够小甚至为零的货币形态,才能在大规模群体中达成货币共识。长期以来黄金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通货,正是在于其稀少的特性使黄金的铸币税足够小,从而被大家广泛接受。相比照,比特币IFO对"铸币税"的追求愈加明显。从目前看,比特币在货币属性上难以取代黄金,尚未具备成为世界通货的条件。
进而,本文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论证了黄金的避险功能。分析表明,黄金是目前各国重要的储备资产,可以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渠道与主权信用货币价值、国债价格产生关系,因此能对冲货币、债券和股票的风险。反观比特币,它难以成为储备资产,因此,在避险功能上,比特币很难替代黄金。
而关于比特币是否比黄金更好的投资工具,本文认为,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对于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比特币或许优于黄金,而对于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黄金则可能是比比特币更好的选择。
综上,至少从目前看,比特币还不能取代黄金,不过我们也观察到,虽然比特币背后没有锚定资产,但许多数字资产却锚定它,这是有趣的现象,或许它现在还处萌芽状态,一些属性尚不清晰,随着未来的进化,有些结论可能会发生改变。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值得我们继续观察、研究和思考。
正加财富网内容推荐 | ||
OK交易所下载 | USDT钱包下载 | 比特币平台下载 |
新手交易教程 | 平台提币指南 | 挖矿方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