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过去十年的发展,参与挖矿的主体已经从分散的矿工变成了聚集分散算力的矿池,构成行业生态的单元也从矿工丰富到了矿机厂商、芯片厂商、矿机托管机构等,个体到组织的演进和行业生态的细化意味着矿业日趋成熟。
一轮牛市让作为行业上游的矿圈企业获利颇丰。而当行情急转直下时,首当其冲的也是矿圈企业。从野蛮生长到危中有机,矿业的图景到底如何?在2019全球区块链(杭州)高峰论坛期间,PANews专访了占比特币全网算力约19%的大矿池BTC.com的CEO庄重,他透露,BTC.com也有计划进军PoS矿池业务,目前正在对接一些托管方面的合作。采访中,他还从行业参与者的角度深度揭示矿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开机就能赚钱 , “成本优势”决定业务生命
2018年,亿邦国际、嘉楠耘智和比特大陆这三家矿机厂商先后赴港递交招股书,虽然均已折戟,但从披露的招股书可以看出,矿机厂商作为矿业上游企业在过去一轮牛市中收入颇丰,仅比特大陆一家2018年上半年营收就达到7.43亿美元。
庄重坦言,“早期挖矿的成本相对还是很低的,基本上开机肯定能赚(钱)。”他认为这种稳赚的局面可能与行业规模有关,对比投资加密货币的用户,直接参与挖矿或挖矿相关活动的人并不多,整个产业目前的规模还比较小。除了牛市顶峰时期,矿机的泡沫相对较小。这相当于在蛋糕逐渐做大的同时,吃蛋糕的人并没有大规模增长,那么原来那些吃蛋糕的人自然会分得更多蛋糕。
所以,过去,挖矿基本上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或者说不需要慎重考虑成本问题。在开机就能赚钱的牛市,算力不多的小矿池也能活下去。但当行情由牛转熊之后,野蛮生长已经无以为继,成本和收益的矛盾开始变得尖锐。
比特币矿场 BTC.com供图
“去年底确实有很多矿机已经逼近关机价,甚至有些电费成本比较高的矿场完全是入不敷出的。”面对币价的急转直下,很多矿工开始积极自救,通过使用非官方版的降频固件延长矿机生命。
这里其实存在一种“成本优势论”。庄重认为,算力和币价存在一个平衡点,“部分矿机关机后,挖矿难度下降,收益又提高了。所以只要你的挖矿成本领先于其他用户,你就可以一直挖下去。”换句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不管牛市还是熊市,只要矿工自己的关机时间比竞争者更晚就能一直获得收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成本决定了挖矿业务的生命长短。
3年一轮的行业周期 ,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风险不可避免
根据PANews数据新闻专栏PAData早前在《4分钟短视频看懂矿业规律,丰水期是“救心丸”吗?》一文中的统计,过去十年间,比特币的挖矿行业呈现了3年一轮的周期性规律,由1年左右的主盈利期和2年左右的调整期构成。
主盈利期是指由于一段时间内算力的增速小于币价增速,挖矿可获得超额利润的时期,反之则挖矿利润下降属于调整期。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和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则是过去十年间的三个主盈利期,2018年1月开始则进入最新一轮的调整期。
作为业内人士,庄重认为,“表面上矿业确实存在这样的周期规律,但其背后的形成机制是十分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由竞争市场的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这种滞后性的成因是多样化的。
首先,芯片研发的不确定性及芯片和矿机生产的周期性都会影响市场调节的滞后性。“芯片的研发周期是很不确定的,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爬坡阶段,很容易出现研发不顺利,或者新产品研发出来的成本反而不如老产品(导致被放弃)。即使研发顺利,也有可能遇到芯片产能不足或者矿机产能不足的情况。”基于此,庄重判断,厂商从看到市场价格上升到完成矿机增产的反馈,最长可能会有半年的滞后。同理,价格下跌带来的产能和研发调整也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
这种滞后性也体现在矿池上,根据庄重的观察,“从去年大家看到这个机会(币价上涨)开始去做矿池,到小矿池真正出现,中间也是会有大概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偏差,当然也包括算力下降以后,小矿池消失的速度也都会有一定的延迟。”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是任何运行于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当前的矿业并没有成熟到能有效防范滞后性风险。
比如最近一波反弹行情,矿机厂商没预料到,所以没有提前扩大产能。矿工也没预料到,所以丰水期前也没有大量部署矿机。市场调节的滞后可能会造成资源错配,由于此前币价下跌阻碍了市场上新增算力的产生,当币价回暖时,新增算力还来不及进入市场,这是造成目前丰水期实际算力的托管需求小于托管方的托管能力的一个原因。作为大矿池,面对市场调节的滞后性风险,庄重也坦言BTC.com能做的就是一方面尽可能多得接触客户,了解需求,另一方面保证技术的稳定性,控制业务成本。
主流币挖矿竞争激烈 , 大矿池规模效应已凸显
矿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份额更替比较频繁。虽然头部矿池的主导地位相对稳定,但头部排位也在交替。另一方面,有更多的玩家入场想分得一块蛋糕,但实际上只有少部分矿池能吃到超额利润。应该来说,矿池的规模效应已经凸显。
这里所指的矿池的规模效应其实是一个正向循环的马太效应。大矿池聚集了市场上较多的算力,在出块上就有天然的优势,即使遇到同时出块的竞争情境,大矿池因为算力占比高,也更有可能在冲突块的出块竞争中胜出。所以长此以往,大矿池的孤块率就会比较低,能给用户的费率也随之降低。以此大矿池能吸引更多的用户,聚集更多的算力,获得更丰厚的营收,然后有更好的资源投入到业务中去,比如增加部署节点来提高区块的广播效率,等等。
庄重认为,“大矿池在一些币种上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效应,在比特币上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在一些出块间隔比较短的币种上,这个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目前来看,大矿池的规模效应并不能形成矿池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原因在于,可以挖矿的币种有限。
“现在其实大家能选择的余地不大,有很多币种对于矿池来说是很难盈利的,因为有些币种市值看起来很高,但是每天新产生的代币价值并不高。”对于这些币种,庄重进一步解释道,“假设你有20%的市场份额,费率3%,那么你的实际收益只有这个代币每天新产生的代币价值的千分之几。市值排名十几名以后的币种,每天新产生的量,可能也就几万人民币,或者几十万人民币这样一个量级。”
所以,市值前几的主流币挖矿业务必然是各大矿池的“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不争或者争输了相当于被淘汰出局。
扩大业务范围 , 计划进军PoS挖矿
面对PoW币种主流币的激烈竞争,矿池打算进军PoS挖矿,扩大业务范围,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庄重向PANews透露,BTC.com也有计划进军PoS矿池业务,目前正在对接一些托管方面的合作。
近期,“PoS挖矿”的概念被炒得火热,但实际上,在PoS共识机制中并不存在矿工,而是节点承担了等同于矿工的职责,“PoS挖矿”是类比“PoW挖矿”延伸而来的一个概念。为什么两者可以类比?原因就在于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聚集某种形式的算力来达成共识,PoW聚集的是有形的算力,PoS聚集的是无形的算力,主要表现为用户所持代币的权益。
比特币矿场 BTC.com供图
目前,PoS类的币种在整个市场上比例已经不可忽视了,而且有些币种的治理机制天然结合了PoW和PoS,像达世币、DCR,它本身既有挖矿部分,又可以去存币去获得收益,PoW矿池转战PoS挖矿本身也是用户对于矿池产品上的需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PoW挖矿业务上的优势可以照搬到PoS挖矿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细分业务。PoW 的生态是开放的,对于经营PoW矿池而言,只要是这个币可挖,就一定能做。但在PoS挖矿通常是封闭的,矿池的生态地位不一样了,算力的入口变成了交易所和钱包,矿池需要特别注意维护与项目方和社区的关系,或者更直白的说,在PoS挖矿中,项目方本身的意愿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矿池业务具有依存性, “挖矿 金融产品”是发展方向
目前,PoW挖矿的商业模式主要就是变现挖矿所得的加密货币,所以整个行业受到二级交易市场行情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庄重看好PoW挖矿未来在商业模式上的拓展前景。
在庄重看来,矿池这块业务目前差异性较小,各个矿池多少都有一定的业务依存性,并不是一块百分百独立的业务。比如像BTC.com、Antool这些矿池就和矿机厂商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像火币矿池、OKEx、ViaBTC矿池是交易所旗下业务。对于后者而言,很容易发展的商业模式就是引入交易所的平台币,而对于其他的矿池而言,除了费率上的竞争以外,可能未来都会积极和一些金融类产品合作。
“本质上来说我们希望能够超出矿池业务本身,帮助用户对接更多的上下游资源,解决更多问题。”庄重认为这也是目前可能各个矿池都想做的事情。
正加财富网内容推荐 | ||
OK交易所下载 | USDT钱包下载 | 比特币平台下载 |
新手交易教程 | 平台提币指南 | 挖矿方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