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因为医院的药按照社保目录,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主要是在医保结算时使用。甲类药未必就便宜,乙类药也未必就贵。
看病时,有的医生会问一句有没有保险,有没有医保 。对有医保的人,帮助病人尽量开医保范围内的药,这样可以减少病人自己承担的费用。
简单的说,医保甲类药就是享受医疗保障的人能够报销的药品。
处方药管理办法中甲类必须在药店销售,乙类除可在药店销售外,还可在普通商业企业等地方销售,但必须经过当地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登记,符合条件的颁发乙类非处方药准销标志。而医保目录是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筛选的,甲乙类是按照疗效价格比确定的,也就是说疗效确切且费用低廉的均被列入甲类,不需自付.而乙类基本有自付比例,同一种药在不同的省市自付的比例不同。具体由各地方定;还有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医保乙类品种有调整权利,调入和调出总量控制在品种数量的15%以内,而各地均无权对医保甲类品种做调整.
甲类药(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在药学专业这一块是称之为非处方类药品。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均有其特有标识OTC。红色为甲类,必须在药店出售;绿色为乙类,除药店外,还可在药监部门批准的宾馆、商店等商业企业中零售。
甲类药的意思一般是指在医保的范围内,甲类药的药品是全国统一制定的,它的药物价格很低,而且药效也很好,这类的药物费用已经纳入到医疗保险付费的范围中。
再买甲类的药物是根据医疗保险的方式来支付相应的费用,它可以全额报销,而乙类的药品只能报销一部分。
甲类药和乙类药是社会医疗保险人为的把药物所做的分类。
医保把药物分为三类,甲类、乙类,丙类,丙类是全自费的药物,甲类和乙类都在医保的报销范围内。比如某种医保的报销比例是80%,某个药物属于医保规定的甲类药物,这个药物的价格是100元,使用后,医保就会报销80%,也就是自费20元。如果是某乙类药物,100元一盒,那么自付的比例就是15%,医保报销时,先去掉自付的15%,剩下85%,再按80%报销,也就是最终算下来要自费32元。甲类药通常是疗效确切,费用低廉,能够保障临床基本治疗的基本需要的一些药物。
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
甲类药品是指甲类非处方药,乙类药品是指乙类非处方药,这两类药品不需要医师开的处方患者可自行购买,乙类药品比甲类药品更加安全,可靠,毒副作用也更小。
医保药品目录中的甲类是指甲类药品,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 医保药品目录中的乙类是指乙类药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支付部分费用的药物。
使用这类药品产生的费用先由参保人员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费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保甲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保甲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