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也是我们的文化中心,春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北京过年,那么北京当地的习俗就更加重要了。如果您过年在我们的帝都,一定要知道北京春节时的传统。接下来,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北京在春节的时候有哪些风俗呢?
老北京过年习俗
点景:人们在除夕前或当天早上,照例要按传统的习惯来美化环境,要布置的红红火火。
贴春联:家家户户的街门、屋门的门框上都要贴上红色春联。
贴门神:北京多沿用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位武将的木刻版画。凡是没有“门心”的大门才贴门神。
贴福字:除夕下午贴福字。正门上的福字要贴的端端正正。
老北京过年旧俗记载
自古至今,除夕是最热闹和有趣的,所谓“年味”在这一天表现得最充分。而在消逝的民俗中,除夕可能最多,留在今天大概只剩下守岁、吃团圆饭、发放压岁钱几项。北京历史上的“除夕天地桌”、“接神”、“祭祖”、“踩岁”、“压岁”等等则消失殆尽。
除夕天地桌,在《燕京岁时记》中有所记载:“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这种年俗仅限于大户人家,平民百姓涉及极少,它的消逝不会留下遗憾,作为历史上的民俗现象,让人们了解一下也是有意思的。
所谓“接神”,在今天说起来也很有趣,在《京都风俗志》中有“除夕,夜静更深,则爆竹之声渐起,是即接神者。而升平之世,于斯可见其概也”的记述。看来,接神只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象征,宗教的内容并不多,只是人们在新年来临之际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因为“接神以后,即为新年”。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在春节期间最能体现孝道的莫过于除夕的“祭祖”活动。所谓“祭祖”,形式很简单,就是家人排辈分依次向逝去的祖宗影像或牌位烧香叩头。在祭祀的供桌上要摆上供品,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蜜供。《光绪顺天府志》中就有记载:“蜜供,用面切细方条,长寸许,以蜜煎之,每岁暮祀神祭祖,用充供果。”老北京用来祭祖上供的蜜供,垒成宝塔形,上面还插“供花”,看起来十分庄重。
不论在哪过年,图的就是一个气氛,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心想事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