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 泽泻 五两(15克) 白术 二两(6克)
【用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解说】本方主治 支饮之眩冒证 。水饮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冒,而致眩冒。眩冒,不同于一般的头目眩晕,冒,指头如物罩,神不清爽;眩,指眼花撩乱,视物不清。是头目眩晕之苦有莫能言状,或昏昏然如处云雾之中,或重重然如戴铁箍钢盔。此外,还可见舌体胖大,舌苔水滑,脉沉弦等症。 泽泻 汤方仅二味,但功专力猛,有千军不挡之勇。 泽泻 利水而不伤阴,使水饮下渗,清阳上升; 白术 补土健脾以制水,使水饮之源根绝。本方不唯治眩晕,凡水饮内停,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之候,皆可酌情使用。
刘渡舟医案:朱某某,男,50岁,湖北潜江县人。头目冒眩,终日昏昏沉沉,如在云雾之中。两眼懒睁,双手颤抖,不能握笔写字。迭经中西医治疗,病无起色,颇以为苦。视其舌肥大异常,苔呈白滑而根部略腻,切其脉弦软。疏《金匮》 泽泻 汤: 泽泻 24克, 白术 12克。服第一煎,未见任何反应。患者对其家属说:此方药仅两味,吾早已虑其无效,今果然矣。孰料第二煎后,覆杯未久,顿觉周身与前胸后背溅溅汗出,以手拭汗而粘,自觉头清目爽,身感轻快之至。又服3剂,继出微汗少许,久困之疾从此而愈。(《刘渡舟临证 验案精选 》1996:84)
按语:《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心下有支饮,清阳被遏,不能养神,则头目冒眩,懒于睁眼;阳气不.充于筋脉,则两手发颤。舌体胖大异常,为心脾气虚,水饮浸渍于上的一个确诊。当急渗在上之水势,兼崇中州之土气,以 泽泻 汤单刀直入,使饮去阳达,药专力宏,其效为捷。
饶云中医案:赵某某,男j 57 岁,1985年9月28日入院。患者自觉四周及自身在旋转,反复发作已7天,并伴有头重、耳鸣、胸闷、恶心、呕吐,时有水平性眼球震颤。 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甘油试验 ,诊为美尼尔氏征。拟 泽泻 70克, 白术 30克。2剂后诸症均消。效不更方,再进3剂巩固出院。后改用散剂: 泽泻 240克, 白术 80克,研细末,每服5克,每日2次。随访至今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91;(3):110)
按语:据饶氏经验,治疗美尼尔氏征常用大剂量 泽泻 汤,共治42例,结果痊愈36例,好转5例,无效1例。若呕吐剧烈者,可加姜 半夏 15克。
赵清理医案:沙某某,女,19岁,知青。患者于1974年下乡,在新郑农村劳动期间,曾多次汗后用冷水洗头,以致头痛绵绵不休,久治不愈,于1976年9月回郑求治。主诉:自幼体弱,食欲欠佳,下乡期间,食欲尚无增进,然通过体力劳动,体力似有增加,仍瘦弱面黄,肢困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头痛如裹。证属脾虚湿遏所致之头痛。素体脾虚,又受外湿,欲用发散之品以止其痛,但湿尚存,加之脾虚不运,湿何能祛,痛焉能止?故法当健脾祛湿,拟 泽泻 汤加川羌、 甘草 以治之,症情单纯,不须多味,防其抵牾。处以: 泽泻 15克, 白术 15克,川羌9克, 甘草 3克,3剂,水煎服。二诊:头痛已减,嘱其再进3剂。病愈。(河南中医1982;2):25)
按语:汗出受风寒,水湿内生,遏阻阳络,致头痛绵绵不休。若继用发散,则风去湿存,其病难愈,以 泽泻 汤渗利水湿,崇土健脾,以绝后患。
赵清理医案:张某某,男,69岁,郑郊农民。1972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十年前患浮肿病后,常有心慌心悸之感,若饮食偶有不适,下肢即轻度浮肿,四肢乏力。西医诊为“心律失常”。观其面色觥白,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濡缓,有结代,心音低钝,心率80次/分,律不齐。证属 脾虚湿滞,阻遏心阳之怔忡。 虑其家庭累赘大,且服药不便,遂处以 泽泻 汤加味, 意在健脾温阳利湿,改散剂缓进,不图速效。 处以: 泽泻 120克, 白术 120克, 桂枝 45克,共为细末,日二次,每次开水送下7~9克。
患者服药20天后,证有好转,浮肿全消,心率78次/分,律整,脉力尚可,唯舌质尚淡,食少,说明脾虚尚未完全恢复,故继拟 泽泻 汤加重 白术 用量。处以: 泽泻 90克, 白术 120克。 .服法如前,尽剂后心律整,食纳增,无心悸不适。随访数载,一如常人。(河南中医1982;(2:25)
按语:水停心下,遏阻心阳,致发怔忡。病久饮恋,以散剂缓图之较好。
魏以伦医案:燕某某,女,10岁,学生。1981年7月12日就诊。患者喜唾一年。诊其形神俱佳,苔脉如常,余无所苦。询之,日:不吐则唾液增多,亦无五味之变。 嘱其忍住,须臾则清唾盈口,视之实乃清水。 乃易《金匮》 泽泻 汤为散治之。处方:福 泽泻 60克,焦 白术 20克,共研细末,开水冲服,每次10克,日服两次。一料药尽, 吐唾减少,但觉口干,恐有渗利燥湿太过之嫌,减量续服,两料药尽,喜唾竟止。 (江苏中医杂志1984;4):8)
按语:单纯喜唾证,历代方书鲜见记载。根据《内经》五液主病,“肾为唾”。此为下焦水饮上乘,脾不化湿而然。病关脾肾,当以渗利水饮,健脾燥湿为法。渗利下焦水饮 泽泻 为最。《 本草求真 》称其“专入膀胱肾,……功专利水除湿。” 白术 “专入脾”,功能“燥湿实脾”。二者相伍,渗湿健脾,功专力宏,故取效为捷。
何耀普医案:李某,男,54岁,中学教师。1987年8月18日就诊。自述多年来 经常反复感冒 ,服用过各种感冒药,只缓解症状,药停后旋即复发。常出现头痛、鼻塞、流涕、恶风、发热等感冒症状,苦不堪言。 诊见形体消瘦,气短乏力,饮食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无力。 诊断为 体虚感冒(营卫不和) 。 泽泻 20g,焦 白术 15g, 牛膝 10g,每日1剂,用1500ml开水泡于保温瓶中频频服尽。10日为1个疗程。上方治疗2个疗程,各种症状消失,随访3年多来未再发生感冒,体质也明显增强。 (国医论坛1992;(4:14)
按语:何氏等以此方治疗体虚感冒85例,痊愈80例,效果不明显5例,治愈率达94.1%。85例中,服药1个疗程者52例,2个疗程者33例,治疗期间停用它药。头痛、鼻寒、流涕等表症明显者,加 生姜 3片,冰糖15克。其治疗机理,可能与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有关, 泽泻 汤利水渗湿, 牛膝 亦有利水通淋之功,合之以振州都,使膀胱气化蒸腾于表,以御外邪,从而预防感冒的复发。
余希彭医案:戴某某,女,21岁,农民。1977年3月17日诊:尿频尿急,口流清涎,头目眩晕,脉沉涩,舌红少苔,系“忍溺入房”,肾失开阖之权,膀胱气化失司所致。拟 泽泻 汤加味: 泽泻 15克, 白术 10克,淮 牛膝 5克。水煎分二次温服。3剂痊愈,翌年生一小孩。(四川中医1986;(5:20)
按语:以 泽泻 汤加 牛膝 利水通淋,恢复膀胱气化功能则病愈。
张大成医案:蒋某某,男,17岁。双侧耳道流脓三年余,时好时发,感冒后加重,多方医治无效。处方; 白术 50克, 泽泻 25克, 柴胡 10克。1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续进5剂,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四川中医1983;(6):32)
按语:脾虚湿停,郁于肝胆经脉。故重用 白术 以健脾除湿, 泽泻 淡渗利湿,使湿有去道。 柴胡 入肝胆为引经药,以使药力直达病所矣。
目录 1 拼音 2 《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泽泻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王乐善方:泽泻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普济方》卷一九三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用药禁忌 6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7.1 方名 7.2 泽泻汤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7.7 附注 8 《产科发蒙》卷二引周新定方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9 《医家心法》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加减 10 《鸡峰》卷十九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0.6 附注 11 《普济方》卷二六一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13.1 方名 13.2 泽泻汤的别名 13.3 组成 13.4 主治 13.5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3.6 制备方法 13.7 附注 14 《圣济总录》卷十七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慈幼新书》卷九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7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婴孺方》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8 《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18.1 方名 18.2 泽泻汤的别名 18.3 组成 18.4 功效 18.5 主治 18.6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8.7 制备方法 18.8 用药禁忌 18.9 各家论述 18.10 附注 19 《金匮》卷中 19.1 方名 19.2 泽泻汤的别名 19.3 组成 19.4 功效 19.5 主治 19.6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19.7 泽泻汤的临床应用 19.8 各家论述 19.9 附注 20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普济方》卷一二○引《指南方》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2 《外台》卷二十三引《延年秘录》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功效 22.4 主治 22.5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22.6 制备方法 23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六十一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3.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泽泻汤 1 拼音
zé xiè tāng
2 《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
2.1 处方
泽泻15克 白术6克
2.2 功能主治
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
2.3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
2.4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3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泽泻汤
3.1 处方
泽泻 升麻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芍药各30克 栀子仁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 柴胡(去苗)120克 桑根白皮(锉,炙)60克 青葙子30克
3.2 制法
上药十八味,粗捣筛。
3.3 功能主治
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
3.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
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4 王乐善方:泽泻汤
4.1 处方
泽泻40克,白术20克。
4.2 功能主治
蠲饮利湿。主素有痰饮内停,清阳不得上升所致。(美尼尔氏综合症)
4.3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4 摘录
王乐善方
5 《普济方》卷一九三 5.1 方名
泽泻汤
5.2 组成
泽鸡3两(炒),知母2两,海藻2两,丹参3两,秦艽2两,木防己2两,猪苓2两(去皮),大黄3两,通草2两,青木香2两。
5.3 主治
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裂,脉浮数。
5.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5.5 制备方法
上切。
5.6 用药禁忌
忌酢物。
6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6.1 方名
泽泻汤
6.2 组成
泽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续断1两,秦艽(去苗土)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五味子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
6.3 主治
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
6.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临卧各1服。
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7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7.1 方名
泽泻汤
7.2 泽泻汤的别名
肾著散
7.3 组成
泽泻半两,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杜仲(去粗皮,锉,炒)3分。
7.4 主治
五种腰痛。
7.5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
7.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7.7 附注
肾著散(《普济方》卷一五五)。
8 《产科发蒙》卷二引周新定方 8.1 方名
泽泻汤
8.2 组成
泽泻、木通、茯苓、枳壳、桑白皮、槟榔、葵子、瞿麦各等分。
8.3 主治
妇人妊娠小便不利。
8.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两,水煎服。
9 《医家心法》 9.1 方名
泽泻汤
9.2 组成
白芍2钱,当归1钱,黄芩1钱,泽泻1钱,甘草1钱,楂肉1钱,丹皮1钱,木香4分,滑石2钱,青皮8分,厚朴8分。
9.3 主治
痢疾。
9.4 加减
红积,加黄连8分或1钱至1钱5分;鲜血,加生地3钱;初起毒盛,便难,人壮实者,加酒制大黄23钱;身体发热,加柴胡8分或1钱。
10 《鸡峰》卷十九 10.1 方名
泽泻汤
10.2 组成
泽泻、天雄,白蒺藜半两,防风1两,枳实半两。
10.3 主治
风寒之气客于肾经,上乘肺而气不下流,风与气搏,面目卒然浮肿,身无痛,形不瘦,不能食,切其脉大紧。
10.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6 附注
方中泽泻、天雄用量原缺。
11 《普济方》卷二六一 11.1 方名
泽泻汤
11.2 组成
泽泻2两,知母2两,石膏(碎)2两,当归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桂心2两,黄耆2两,茯苓2两,竹叶(切)3升,麦门冬3两(去心)。
11.3 主治
虚汗。
11.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竹叶,取1斗,去滓,下诸药,煮取4升,分服。
11.5 制备方法
上切。
12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12.1 方名
泽泻汤
12.2 组成
泽泻(锉)1两,葵根(锉)1两,木通(锉)1两,车前子1两,井泉石(碎)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
12.3 主治
肾脏实热,传入膀胱,小便黄赤,结涩不通。
12.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小便利为度。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3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13.1 方名
泽泻汤
13.2 泽泻汤的别名
圣麦散
13.3 组成
泽泻1两,瞿麦(去根,锉碎)2两半,榆白皮(刮净,锉碎)2两,甘草(炙令赤)1两半,桂(去粗皮),木通(锉碎),牛膝(酒浸半日,切,焙)1两。
13.4 主治
难产。
13.5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一服未产,更服。
13.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3.7 附注
圣麦散(《普济方》卷三五六)。
14 《圣济总录》卷十七 14.1 方名
泽泻汤
14.2 组成
泽泻1两,前胡(去芦头)1两,白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半夏(汤洗7度,切作片,以生姜汁浸,焙干,炒)1两,槟榔(锉)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14.3 主治
风痰壅滞,胸膈不利,头目昏眩,不思饮食。
14.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5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15.1 方名
泽泻汤
15.2 组成
泽泻1两半,熟干地黄(焙)2两,五味子1两半,丹参1两半,玄参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人参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2两,石斛(去根)2两,地骨皮2两,磁石(煅、醋淬7遍)3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甘草(炙)1两半,黄耆(锉)1两半,菖蒲(米泔浸1宿,锉,焙)1两半。
15.3 主治
肾间有水,耳聋经年不愈。
15.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先以水3盏,煮羊肾1只,取汁至1盏,去羊肾下药,加生姜一枣大(拍碎),大枣3枚(去核),同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15.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6 《慈幼新书》卷九 16.1 方名
泽泻汤
16.2 组成
陈皮、厚朴、黄芩、黄连、槟榔、白芍、甘草、茯苓、滑石、大黄、泽泻。
16.3 主治
小儿痢疾。
17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婴孺方》 17.1 方名
泽泻汤
17.2 组成
泽泻8分,升麻8分,知母8分,柴胡8分,栀子仁8分,芍药8分,决明子5分,枳壳(炙)4分,竹叶(切)1升,杏仁(去皮尖)6分,寒水石(碎)6分。
17.3 主治
小儿眼赤痛,有脓,壮热。
17.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半,56岁为3服。
18 《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18.1 方名
泽泻汤
18.2 泽泻汤的别名
泄热泽泻汤
18.3 组成
泽泻2两,生地骨皮5两,甘草1两(炙),半夏2两(洗),石膏8两,柴胡3两,茯苓3两,生姜3两,竹叶(切)5合,人参2两,桂心1两,莼心1升。
18.4 功效
通脉泻热。
18.5 主治
上焦实热而致漏气,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热。上焦热结,饮食不下。
18.6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3升,分3服。
18.7 制备方法
上切。
18.8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醋、生姜。
18.9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漏气者,风热闭其腠理。上焦之气悍栗滑疾,经气失道,邪气内著,乘饮食入胃,枢机开阖之时,蒸发热汗从头身背阳位漏泄,虽言热在上焦,而三焦之源实从下发,故取五苓散中泽泻、桂、苓下通膀胱气化;小柴胡汤中柴胡、姜、半、参、甘中清胆腑枢机;竹叶石膏方中石膏、竹叶、半夏、甘、参上散胃中蕴热。相配之妙,尤在人参助诸药力,桂心鼓诸药性,莼心专泻胃热,骨皮专走三焦也。
18.10 附注
泄热泽泻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19 《金匮》卷中 19.1 方名
泽泻汤
19.2 泽泻汤的别名
泽泻散、泽泻饮
19.3 组成
泽泻5两,白术2两。
19.4 功效
利水除饮,健脾制水。
19.5 主治
饮停心下,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坚大如盘,下则小便不利。饮水太过,肠胃不能传送。咳逆难睡,其形如肿。
19.6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上2味,以水2升,煮取1升,分温再服。
19.7 泽泻汤的临床应用
1.支饮:管某,女,咳吐沫,业经多年,每届冬令必发,时眩冒,冒则呕吐,大便燥,小溲少,咳则胸满。此为支饮,宜泽泻汤:泽泻一两三钱、生白术六钱。服1剂,即觉小溲畅行,而咳嗽大平。续服5服,其冬竟得安度。
2.伏饮眩冒:陈某,51岁,人尚未老,阳痿多年。眩晕昏迷,胸中如伤油腻状,饮水多则胃不快,此伏饮眩冒症也,先与白术泽泻汤逐其饮,再议缓治湿热之阳痿。岂有六脉俱弦细,而恣用熟地,久服六味之理哉?冬于术二两,泽泻二两,煮三杯,分三次服。已效而未尽除,再服原方十数帖而愈。
3.水肿:王某某,女,60岁,水肿二年余,时轻时重,晨起见于眼睑,入暮甚于下肢,按之凹陷难复。伴头晕目眩,胃纳不振,四肢倦怠。舌苔白滑,脉沉细。此脾气虚弱,水湿不化。治以健脾利湿,泽泻汤主之。炒白术45g、泽泻30g,每日煎服1剂。连服5剂,水肿渐消。原方续进10剂后,头目转清,胃纳亦充,脉舌俱平。
19.8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泽泻泻水气,白术补土气以制水也。
2.《金匮要略方义》:此方所治之冒眩,乃水饮停于中焦,浊阴上冒,清阳被遏所致。治当利湿化饮,健脾和中。本方泽泻白术两药相伍,一者重在祛湿,使已停之饮从小便而去;一者重在健脾,使水湿既化而不复聚。高学山称此为“泽泻利水而决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其意甚当。
19.9 附注
泽泻散(《普济方》卷一九一)、泽泻饮(《杏苑》卷四)。本方方名,《医钞类编》卷九引作“白术汤”。
20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20.1 方名
泽泻汤
20.2 组成
泽泻1两,黄耆(锉)3分,干姜(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牡蛎(煅令赤)半两,芍药半两。
20.3 主治
虚损大劳,惊恐失精,茎中痛,小便白浊,或赤,或如豆汁,或遗沥。
20.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分温2服;如小便淋,即以热酒调3钱匕,去滓澄清服,1日3次。
20.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1 《普济方》卷一二○引《指南方》 21.1 方名
泽泻汤
21.2 组成
泽泻半两,石膏1两,赤茯苓1两,白术2两,防风2两。
21.3 主治
太阳经受风邪,肾气上从风与热而为风厥,身热汗出烦满,不得汗解。
21.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煎至1盏,去滓服。
2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2 《外台》卷二十三引《延年秘录》 22.1 方名
泽泻汤
22.2 组成
泽泻2两,茯苓2两,牡蛎(熬)1两,白术1两,生姜半升。
22.3 功效
止汗治气。
22.4 主治
大虚烦躁。
22.5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分服1升,1日2次。
22.6 制备方法
上切。
23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六十一 23.1 方名
泽泻汤
23.2 组成
泽泻(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白鲜皮1两,茵陈蒿1两,阿胶(炒燥)1两,甘草(炙,锉)3分。
23.3 主治
酒黄,病人五脏积热、面赤,言语带邪,昏沉错乱,目中黄色,大便下血。
23.4 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匕,空心米饮调下,1日2次。
23.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3.6 附注
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泽泻散”。
古籍中的泽泻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五]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茯苓泽泻汤,补阳利水也。茯苓泽泻汤方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则宜桂枝甘姜。散邪气。苓术泽泻。消水气也。〔鉴〕李云。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虚燥...
《药征》:[卷下]泽泻
主治小便不利冒眩也。旁治渴。考证泽泻汤证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五苓散证曰∶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四]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分温再服,微利则愈。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注】心下,膈下也。水在膈上则喘满,水在...
《张氏医通》:[卷四诸呕逆门]反胃
反吐。津液竭而渴也。欲饮水以润之。无小便不利而用泽泻。何哉。观外台以此治消渴脉绝。胃反呕食。则知水虽...
更多古籍中的泽泻汤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处方泽泻15克白术6克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圣济总录》卷一一二:泽泻汤处方泽泻升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芍药各30克栀子仁人参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柴胡(去苗)120克桑根白皮(锉,炙)60克青葙子30克制法上药十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王乐善方:泽泻汤处方泽泻40克,白术20克。功能主治蠲饮利湿。主素有痰饮内停,清阳不得上升所致。(美尼尔氏综合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王乐善方《普济方》卷一九三方名泽泻汤组成泽鸡3两(炒),知母2两,海藻2两,丹参3两,秦艽2两,木防己2两,猪苓2两(去皮),大黄3两,通草2两,青木香2两。主治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裂,脉浮数。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制备方法上切。用药禁忌忌酢物。《圣济总录》卷六十七方名泽泻汤组成泽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续断1两,秦艽(去苗土)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五味子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主治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临卧各1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方名泽泻汤别名肾著散组成泽泻半两,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杜仲(去粗皮,锉,炒)
详见百科词条:泽泻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3:18:40 共403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泽泻汤组成:泽泻二两,生地骨皮五两,甘草一两(炙),半夏二两(洗),石膏八两,柴胡三两,茯苓三两,生姜三两,竹叶(切)五合,人参二两,桂心一两,莼心一升。
泽泻汤主要由于泽泻、白术两味药物组成,主要的作用是降水除饮健脾制水。主要用于治疗饮停在心下的部位、头晕目眩、胸中痞满、咳嗽、吐逆,还有水肿等痰饮支饮证。
泽泻汤的由来:
话说从前,有一个医徒从老医师那里学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后,老医师告诉医徒,要想更上一层楼,须到外面游历,积累更多的经验,方能成为一名大医。于是医徒开始了他的游医生涯。
这一天,医徒来到一个湖区,他发现这里的居民多患水湿之疾,当地的大夫多用茯苓、白术治之,然效果不佳,患者大多服药之际有所好转,但见效颇慢,断药后即复发,且该疾疗程长,患者多因经济或疗效不佳等原因不能坚持用药,终成顽疾。
医徒认为凡是问题终有解决的办法,他决定解决这个难题后再去他地。他想,大部分患者是因为不能承担长期治疗的经济压力而放弃治疗的,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廉价的药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他开始研究本地盛产哪些药材,经过数十天的收集,他发现该地盛产一种水生植物,它善利水渗湿。
医徒采了一些单独煎水给一些患者喝,其中病情较轻者效果很好,而水湿症重者效果不佳。医徒让重症者自愿买茯苓、白术等其他利水渗湿之品一起煎服,见效颇佳,待症状减轻后再仅用泽泻及一些当地能采集的草药调服,该法不仅水肿消得快,花钱也不多,患者可自行采集遍地都是的泽泻长期煎服。
以上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泽泻汤 (金匮要略)
如果本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或者暂时未解答完全你的问题,欢迎查看其他内容或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