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近场通信都有哪些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近场通信都有哪些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近场通讯(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所谓的近场通讯(NFC)技术则是一种近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可用距离约为10厘米,可以实现电子身份识别或者数据传输,比如信用卡、门禁卡等功能。
早期借助这项技术,用户可以用手机替代公交卡、银行卡、员工卡、门禁卡、会员卡等非接触式智能卡,还能在轻松的读取广告牌上附带的RFID标签信息。
你可以理解为, 这个是二个设备间的通讯方式,可以理解为类似蓝牙,或者类似常见的公交卡,磁卡这类技术。当然,这个技术肯定比较先进。
简单的说,如果你是理工生,可以这么理解:所有的这类无线通讯都是发射信号(编码),接收信号(解码),然后就是信息的协议。
这NFC工作频率13.56 MHz而且对比蓝牙,它的传输速度甚至更低。那它的优势在那里?
1)可无需电源。不像蓝牙耳机这种东西还要充电2)工作简单
近场通讯(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常用于移动支付、电子门票、公交卡、身份验证等场景。在移动支付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将手机靠近POS机进行支付,方便快捷。电子门票和公交卡可以通过NFC技术实现无接触式刷卡,提高使用效率。此外,NFC还可用于身份验证,例如通过NFC标签或手机进行门禁验证。总之,NFC技术在各种场景中提供了便利、安全和高效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近场通信又称“近距离通信”,可以让两个电子设备在几厘米之内进行通信。
例如:
没有NFC就无法在近场通讯的场景使用,其他的功能并不会受到影响。近场通讯场景包括手机刷公家、地铁,手机直接支付等等。
常用的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主要有:
华为Hlilink协议、WIFI(IEEE802.11协议)、Mesh、蓝牙、ZigBee/802.15.4协议、Thread/802.15.4协议、Z—Wave、NFC、UWB、LiFi等10大类。
各自的特点是:
1、华为Hlilink协议:兼容性好,能自动发现设备并一键链接。
2、WIFI(IEEE802.11协议):是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标准,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快,但安全性不好,稳定性差,功耗略高,组网能力差。
3、Mesh: *** 部署快,稳定性好,但有一定延迟性, *** 容量有限。
4、蓝牙:速率快,低功耗,安全性高,但 *** 节点少,不适合多点布控。
5、ZigBee/802.15.4协议:安全性高,功耗低,组网能力强,容量大,但成本高,抗干扰性差,通信距离短。
6、Thread/802.15.4协议:传输安全,可靠性高,兼容性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7、Z—Wave协议:结构简单,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但标准不开放。
8、NFC:近场通信,与蓝牙技术类似,但传输速率和距离没有蓝牙快和远,功耗和成本低,保密性好,适用于移动支付和消费类电子。
9、UWB:抗干扰性强,速率高,带宽大,功率小,功耗低,但目前标准化争议大,发展也因此收到限制。
10、LiFi:是光保真技术,不会产生电磁干扰。
扩展资料: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场通信都有哪些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近场通信都有哪些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