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若因伤势严重无法继续工作,其工资问题常常成为关注的焦点。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这意味着,在工伤期间,员工是有工资的,且其工资福利待遇与受伤前的工资相同。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也不得超过12个月。
如果工伤员工发现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其在工伤期间的工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应当了解单位的实际情况,如老板的性格、公司的规模以及用工的规范性等。
2.可以尝试与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工伤期间的工资。在协商过程中,可以提出支付“生活费”的要求,而不是直接要求支付工资,这样可能会更容易得到单位的同意。
3.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的,员工可以随时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2)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投诉: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处理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如果逾期不支付,还会加付赔偿金。
(3)申请仲裁:如果单位在收到劳动监察大队的行政处理决定后仍不执行,员工可以委托律师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让单位为其违法行为付出经济代价。
在工伤期间,如果员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应当采取一定的维权策略。
1.要保持冷静,理智地分析问题,不要冲动行事。
2.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3.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伤认定书、医疗证明、工资单等,以便在维权过程中使用。
4.在维权过程中,可以先尝试与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采取上述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员工在工伤期间是有工资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支付工资福利待遇。如果单位不支付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一定的维权策略,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工伤期间的工资权益不容侵犯,了解维权策略是每位员工的必修课。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遭遇此类问题,别犹豫,可以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