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是否构成专利侵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形式要件进行考量:
1.实施行为必须涉及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如果某项技术或设计没有在中国获得专利保护,那么就不会构成专利侵权。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如果某人或某公司在未经专利权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了专利技术或设计,那么就可能构成专利侵权。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如果某人或某公司出于个人学习、研究等非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专利技术或设计,那么通常不会构成专利侵权。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以及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等。
当专利存在共有人时,专利权的行使应遵循以下原则:
1.约定优先。如果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明确的约定,那么应遵循这些约定,自治原则的体现,共有人可以自由决定何时申请专利以及如何处分专利权。
2.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专利权共有人可以单独行使专利权,包括单独实施专利并享有收益,以及不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普通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并收取使用费。
3.也存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才能行使专利权。
例如,当共有人希望独占许可或排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时,需要得到其他共有人的同意。
4.《专利法》第十五条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
(1)共有人对专利权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2)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
(3)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
5.除特殊情况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当专利被侵权时,专利权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维权途径:
1.协商与和解。
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可以尝试自行协商或在第三方调解下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纠纷。这种方式通常更为灵活且成本较低。
2.行政查处。
(1)在掌握初步证据的情况下,专利权人可以向专利局等有关行政部门举报侵权行为。
(2)行政部门会采取行政措施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认定,如果侵权行为成立,行政部门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制止侵权行为。
3.向法院起诉。
(1)如果协商和行政查处无法解决问题,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法院将根据证据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判断侵权行为是否成立,并判决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法》第七十一条规定了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
1.赔偿数额可以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在无法确定损失或利益时,可以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2.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赔偿数额可以在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3.在确定赔偿数额时,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如果侵权人不提供或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判断是否构成专利侵权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1.专利共有人行使专利权时应遵循约定优先、单独行使和一致同意等原则;
2.在专利被侵权后,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行政查处和诉讼等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想要了解更多专利侵权的法律后果?快来咨询专业律师,为您的权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