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3个简单、易操作的基金配置小技巧,并且还附上具体的基金,可以直接抄作业。
第一种配置方法,是“三五法则”。
这个法则的核心逻辑是这样:通过适度地分散投资,取得理想收益和风险的平衡。这样一方面既可避免因资金过于集中,导致波动风险偏大;同时也避免了因过于分散,资金和精力顾不过来。
具体的基金,推荐这3种,按风险和收益从低到高的顺序如下:大盘价值型<中小成长型<主题/主动型。
具体可供选择的基金:
首先,大盘价值型指数为“标配”“刚需”,这是稳健投资基础配置;
其次,可以配置一只中小成长型指数,这是博取更高收益的来源。但注意,这只指数最好做长期定投;
通过长期定投的方法,可以有效熨平中小成长指数的波动风险,在下跌时能以更低的成本买入,最终获取更大的收益。财迷们可能注意到最近这类指数在下跌,其实反而是很好的定投加仓机会。
最后,根据余钱的多寡和个人风险偏好,另外再配置1~3只基金。这些基金可以是投资海外大盘的QDII基金,也可以是各种主题/主动型基金。
“三五法则”更强调的是资产配置的理念,下面我再介绍两种实操价值更大的方法。
第二种入门级的配置方案,叫做“哑铃”型组合法。
选两只投资风格差异大的基金,花同样的钱购买。比如,“债券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就是比较典型的哑铃式基金组合。历史上债券和股票的走势相关性低,这个组合可以平滑你的投资收益波动,不让财富跟着市场变化坐过山车。
这类方法比较适合刚入门的小白们。我下面以“大盘股基金 中小盘股基金”为例,简单给大家举几个投资方案,供参考:
“哑铃”型方案,左右只要各选一支基金即可
第三种配置方法,是“核心 卫星”型组合法。
将较大比例的资金投资于表现稳定的产品,长期持有,相当于“核心”的作用;再配合少部分的“卫星”型资产,不定期进行调整,获得更高的收益。
这种方式比较稳健,通过核心资产能锁定大部分收益,适合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
比如,大家可以将沪深300、中证500这类宽基指数基金作为核心资产,适当配合一些行业或主题轮动类的产品作为卫星资产。
大家可以借鉴下面这个组合方式:
“核心 卫星”型方案,每类各选一支基金即可
上面3技巧,还可以进阶一点,进行动态调整,叫做“再平衡”。也就是定期调整投资,维持原有的资金比例,这里就不详说了。
我们来总结一下:资产配置并不难,不管是“哑铃”型组合、“核心 卫星”型组合,还是“三五法则”,只要把握好分散和比例的大方向就好,收益和风险都会比较均衡。
这里也要说一句,前面说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基金投资实用方法,但金融市场时刻都在变动,买基金也是需要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策略的,真要投资的话,可以去小小财技的头条号去看最新的市场解读和投资分析。
欢迎关注小小财技头条号,每天学会一个赚钱小技巧。上拉↑↑↑至本答案开头处,即可关注哦!
选择基金并不难,难的是很多投资者对基金了解太少,并不清楚怎么选才是对自己有利的。有利并不是只从收益高低来判断,而是需要根据市场、基金特性、个人情况、资金状况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在操作中不能忽视细节,否则抱着金鸡也下不出金蛋。
先发一张银行对客户进行投资风险测评的标准,便于大家对照自己情况进行评判。字体比较小,可以保存后放大看。网络中也可以查询到相关资料。
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综合分析,给大家提供一些选择基金的思路:
标准一:按风险承受力区分
只针对基金来说:
标准二:按产品风险程度区分
标准三:按资金用途
标准四:按资金多少
综上所述,每个投资者都要清楚自己的具体情况,了解各类基金的特性,选择自己能驾驭的品种,而不是仅仅听别人说某个基金能赚钱就贸然出击。投资有风险,参与需谨慎。
谢邀。
如果单纯的按照基金的风险来看的话,我们按照风险从小到大排序应该是: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通常货币基金的收益就在3%-4%左右,债券基金长期看收益率平均6%---8%。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波动是比较大的,市场好的时候平均收益能有40%,好一些的基金收益率都会翻倍。但是如果市场不好,短期亏损也很大,也会有30%---40%。
所以建议新手按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如果选择投资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可以选择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来平摊风险。
基金定投,简单的说就是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金额,买入约定的基金。听起来很简单,有点强制储蓄,零存整取的意思,可是这样分期分批投资,和一次性投资相比,具体好在哪呢?
我来给你算比帐。假设你每个月用3000元做定投,当时基金净值是1.5元,那么第一次入场,你买到了2000的份额。可惜你运气很差,买了就跌,第二次扣款时,基金净值跌到了1元,于是这次,你买了3000的份额。第三次扣款时,基金净值跌到了5毛,这次3000元买到6000的份额。那这三次定投下来,你的基金成本是多少呢
可能有人要脱口而出——1元。三次嘛,1.5元一次,1元一次,0.5元一次,三次平均下来,中间价不就是1元吗?!
错!
你现在打开手机计算器,用我们的总成本,也就是3000元乘以3次的9000元,除以一共买到的份额,也就是2000 3000 6000=11000,看到了么?成本是0.818元。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等到基金回到三次净值的中间价1元,只要回到0.818元时,我们就不亏了。而如果回到你以为的中间成本1元,那时我们已经赚到22%了。这,就是基金定投的魔力——市场越高,基金净值越高时,我们买入的份额就越少;相反,当市场越低,基金净值越低时,我们买入的份额就越多,这样才真正做到了高位减仓、低位加码,帮助我们战胜了人性,也实现了对人类常态投资心理的完美迎合。
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大多不具备市场分析的能力,很难对未来的趋势做出判断,同时又及其容易受到投资情绪影响,盲目地追涨杀跌,导致投资收益不佳。基金定投,则通过固定期限、固定金额买入的方式,巧妙地帮助投资者实现了高点少买不追高;低点多买拉低成本的完美效果。市场总有涨跌,只要我们在熊市低点时通过基金定投积蓄了足够的本金,就不愁牛市来临时现抱佛脚,套在高岗上了。
大家都给出很多有效选基“宝典”,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说选基金过程中,不该做的事吧~
风格飘忽、市场震荡,基金怎么办?三个“请不要”!
最近市场风格发生着一些变化,
风格切换和点位震荡也导致了部分基金出现波动
以致部分南粉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的基金还能持有吗?
对此,小南有三个“请不要”建议:
01
请不要单纯因“惧怕”而短期卖出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张“投资者心态图”,
说的是部分投资者因惧怕波动而频繁交易,
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后,却往往适得其反,
最终账户飘绿,空留下一段“传奇”的回忆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将投资市场拟人化,提出了“市场先生”这一概念,以此来比喻市场每天的波动:
有这样一位市场先生,他每天来敲你的门,风雨无阻。
对你手中的东西提个买价,对他的提个卖价。这位先生是很情绪化的,他报的价有时很高,有时又低得离谱。
如果你不理他,不要紧,他也不生气,明天再来敲你的门,给你一个新的、同样情绪化的报价。
买卖的决定权完全在你,他只干两件事:报价,然后等你回答Yes或者No。
一般来说,想长期投资获得一只基金的回报,首先要承受着相应的波动,承受不住波动才是真正的风险。
从过去15年各大类基金的业绩表现看,货币基金、纯债基金、固收 基金、权益类基金的年化波动依次增大,如果能承受住波动,才有机会收获更丰厚的回报。
02
请不要让你的“野心”超出你的“能力”
问题来了,买基金前该做什么,才能尽量避免“能力配不上野心”的囧境呢?
我们可以把自己对基金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统称为风险容忍度。
前者是一种主观态度,与自己性格、年龄、认知水平、投资经历相关,比如性格乐观开朗、熟悉并有一定金融产品投资经历的人可能接受一笔投资亏损50%以上,而绝大多数心理上只能接受20%~30%的亏损。
通俗地理解,就是当这笔投资亏损在多少以内时,你不至于晚上睡不着。
后者则可以看作是一种客观的风险承受能力,自有资金的多寡、是否闲钱投资、收入水平等经济基础对其影响很大。比如一笔资金六个月后要用于房子首付,那么明显承受不住年化波动率20%左右的权益类基金带来的风险。
因此,当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时,意味承受风险的能力配不上承受风险的野心。
03
请不要“浪费”风险承受能力
让风险容忍度配上自己的野心的同时,小南还发现另一个截然相反的问题:还有相当部分投资者在浪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什么意思?
举个栗子:
某人年收入40万,手里有能放5年的闲钱100万,一年亏损20万(即年化波动可能在20%以上)其实是他能够接受的,但现实是投资时他却只考虑波动率在3%以下的纯债基金和货币基金。
相比之下,5年下来纯债基金年化回报是5%~6%,但以他的经济基础看风险承受能力,完全可以配置权益类基金争取的15% 年化回报。
想起投资中的一个著名的现象:投资不可能三角。
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不可能同时存在,一般来说三者取其二是比较理想的策略。
如果我们投资目标是尽可能追求更高的收益,那么选择产品的方向有二,
一是通过提升自己的风险容忍度放弃一定的低风险需求,比如权益占比较大的开放式基金;
二是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放弃高流动性,比如选择定期开放式权益类基金等。
说了那么多,到了总结的时间了:
投资基金时,既不要高估短期的波动风险,也不要低估长期的收益。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目前市场上最顶尖的股票基金经理有3个供选!股票基金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中国股市散户居多,专业的优秀的基金经理比较容易就能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和银行理财差别不大,这里主要说一下股票基金的选择。
1)年收益>12%,基金经理在2008年之前从业,且还留在公募基金
2)符合条件的只有3个闪闪发光的公募基金经理!
市场上好的股票基金经理不少,顶尖的很少,以上是从资历以及实际成绩两方面选择出来的顶尖基金经理!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一两年的,希望我们都可以跟着这些长跑健将们一起收益一起成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欢迎随时留言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基金 选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基金 选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