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的推行,有着一个思想基础,那就是未来上市和退市,将是“宽进宽出”。在退市措施方面,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就是要“应退尽退”。确实“驱逐劣币”可以使我国资本市场最终留下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才能实现。
但是退市政策的宽松,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可以一退了之。如果在上市申请中,如果在挂牌过程中,如果在退市过程中有着涉嫌违反证券规定以及法律的相关违规违法行为,那还得予以追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上市公司对于散户投资者的利益损害,该赔偿的要赔偿,该罚款的要罚款。
2023年以来,已经有45家A股上市公司被退市,已经超过2022全年度的43家。除了中航机电之外,剩余公司都是因触及了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而退市。但是在退市原因背后,基本上这些上市公司都是存在着财务造假,虚假陈述,欺诈发行等等行为。
目前我们统计到,只有17家公司退市后仍被监管追责,追责原因包括:业绩预告违规、业绩披露不准确、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等。追罚措施包括给予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实控人、公司董监高等在内的相关责任方,被交易所公开谴责、通报批评、予以监管警示等。
但是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这些绝不足够,他们更需要的是对于他们损失的投资收益,进行利益保护。这些开展了吗?除了ST紫晶,已经在7月10日起,由保荐承销商设立了10亿元先行赔付专项资金,并且开始先行赔付。其他被强行退市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其实按照证券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因为违法违规的行为导致被勒令退市,那么在特定时间内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是可以索赔的。如果退市公司不主动进行赔偿,那么投资者只有进行法律诉讼,来维护自己权益。到目前为止,上海金融法院也只受理了ST泽达的集体诉讼,这还是由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代表股民发起的诉讼。
细细研究法律和相关规定,除了投保机构代表股民进行索赔或者诉讼之外,股民还可以申请证券市场赔偿基金进行赔偿,但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案例。 A股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保护,而且动作相对非常迟缓,需要的时间漫长。
已经有着多名专业人士呼吁过,对存在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等行为的退市上市公司,一旦有触及退市的风险,或者一旦退市,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启动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法律行动,要加快提升投资者的索赔效率,并尽快健全相关的索赔机制与简化相应的前置条件,其中包括针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以及可能涉及的中介机构。
我们的A股为什么不能挺起脊梁?最重要的就是2.13亿股民没有被法律支撑,最终挺起脊梁。他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类似于这些因为违法违规而被勒令退市的公司,其实在退市之时就应该将相关的处罚颁布出来,同时投保机构就可以积极介入,金融法院就要快速进行财产的保全措施,之后快速审理,快速判决。让投资者可以尽快拿到法院判决,也保证资产不被转移可以得到足够的清偿。
上市公司退市不是终点,其实更应该把它视为投资者保护的起点,如果重视了投资者保护,那么那些退市上市公司大股东不会认为一退了之,终于可以逃脱责任了。股民的脊梁都没了,那么A股的脊梁会有吗?#财经新势力# #今年已有45家A股企业公告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