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第一波感染高峰逐渐结束,2023年开年,中国制造业景气略有回升。
2月1日公布的2023年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9.2.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但连续第六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1月制造业PMI录得50.1.回升3.1个百分点,与2022年9月持平,同为2022年下半年以来最高。
从分项指数看,两个制造业PMI大致相同:两个生产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就业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在收缩区间回升,显示生产、外需、就业、物流等边际改善但仍偏弱;两个新订单指数上升,其中统计局制造业新订单指数2022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财新中国制造业这一指数仍低于荣枯线;两个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均在扩张区间上升。
不同的是,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中,出厂价格指数在收缩区间上升,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在收缩区间分别降至6个月以来和2021年下半年以来新低;而统计局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在收缩区间下降,显示企业利润受挤压程度更大,两个库存指数都在收缩区间上升。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3年1月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供给和需求趋弱,外需低迷,就业下降,物流亦未完全恢复,但制造业企业乐观情绪继续提升,企业家对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有所期待。此轮疫情冲击后,加快恢复经济、促进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化将是经济工作重点,改善预期、修复信心、增加收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是重要抓手。未来疫情发展仍有较强不确定性,应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下一波疫情冲击,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仍需高效统筹。
2022年,受疫情及防疫措施多次反复、全球经济加速下行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同比增速仅录得3%。不过,随着年末防疫政策优化调整,2022年12月工业生产、消费表现均明显好于预期。刚刚过去的春节小长假,餐饮、旅游行业快速修复,一些热门景点、饭店再现排队现象。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已经快速从“J曲线”底部走出,早于预期。鉴于此,春节前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多家内资券商机构都上调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乐观预测已经超过6%。
近期政府稳增长热情高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要求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地方也纷纷通过新春第一会、出台政策等方式稳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力促一季度“开门红”,推动经济整体好转。这些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市场主体的响应,消费修复到多高、企业悲观预期能否彻底扭转,将直接决定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高度。
从当前情况看,经济修复刚刚起步,更多是由防疫限制取消带动的,比如消费改善更多由居民活动半径扩大带动的餐饮、旅游消费开始向常态回归,但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较大距离,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商品消费改善也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能否快速落地、能否通过市场化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修复至关重要。
我们将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以及股票基金新闻,了解更多财经新闻资讯欢迎关注正加财富。
风险提示: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