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本周,以色列和伊朗相互进行了报复性袭击,而美国则在幕后斡旋。美国对外强调,双方发动袭击前都通知了美国,不同之处在于:在伊朗报复性袭击以色列后,美国联合盟友对伊朗进行了谴责。此次以色列报复性袭击后,美国军方则通过媒体透露,以色列的袭击是“有限的”。 随着这两次“报复性”袭击,世界对中东局势失控的担忧进一步升级。但如果了解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大国战略博弈趋势,这种担忧就会显得有些过度。美国绝对不会允许其对华竞争与对抗战略再次因为“中东战争”而受到干扰,因为这一战略牵系美国的国际霸主地位。 去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就已经表达了中东“不要战争”的立场,力主通过和地区盟友以及中国等全球大国协同,防止地区冲突升级、扩大。 伊朗13日空袭以色列后,美国对外表达的最主要信息也是“美国不要战争”、“美国在中东无需打仗”。无论是拜登13日和内塔尼亚胡的通话,还是次日和G7领导人发布的联合声明,美国及其盟友明确表态,都强调要努力“稳定地区局势,避免局势升级”。
▲4月19日,以色列导弹击中了伊朗境内一处地点,伊朗多个省份防空警报启动。
美国及其盟友的这种“审慎”姿态符合美国国内的民意。过去十多年,美国“反战”意识强烈。自上一位民主党总统奥巴马执政,到特朗普上台,美国就一直在尝试“脱离”中东战争泥潭,避免卷入大型地面战争。这也是近四次美国大选的主题。今年也不例外。巴以冲突导致的加沙人道主义灾难,已经让拜登倍感压力,生怕国内的反战情绪冲击自己的连任选情。 美国精英阶层明白,自小布什上台后针对9·11事件发布的中东**战争,极大地消耗了美国国力,也给予了中国发展经济、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战略机遇。美国两党反思20多年来的中东战略、40多年来的对华政策,出台了新的印太战略,注重和中国的长期战略对抗与博弈。与此同时,从奥巴马、特朗普到拜登,美国开始注重国内建设与投资,尤其是制造业的回流,以此重振美国实力。按照拜登政治的规划,就是要重组全球供应链、振兴美国制造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在未来十年“竞赢”中国。 相比较中东,中国更值得美国重视。如果中东“有事”,只会继续消耗美国的外交精力和战略资源。从奥巴马结束两场中东战争,到特朗普推进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和解,以及拜登从阿富汗撤军,美国的总体战略是从中东事务中抽身,集中在亚太或印太地区应对中国挑战。无论今年美国大选谁当选,美国也会坚持这一战略,尝试在中东适度收缩。 从拜登应对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以及当前的以伊冲突的策略也能看出美国“不要战争”或“避战”的利益定位。 俄乌战争开始,美国就划定了不向乌克兰派兵作战的红线;去年10月以来的巴以冲突,美国也设定了避免冲突升级、扩大的外交目标;此次伊朗报复性袭击以色列,美国也明确反对以色列进一步报复伊朗,或者如美国国防部奥斯汀警告的那样,以色利在袭击伊朗前必须提前告知美国。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稳住中东,“避战”,以免将美军遭受意外损失,或将美军卷入其中。 本轮以伊冲突对美国来说是“有预警的”,也是“可控的”。有预警,是因为伊朗和以色列都提前“知会”美方,称行动是“报复性的”,美国情报保持了及时追踪。说其可控是美国早在一周前就已调整军事资源部署,并在幕后严厉警告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暂时劝阻以色列“立即”采取还击行动。伊朗13日袭击以色列后,美国官方“宣传策略”就是强调美军是何等成功地协防了以色列,拦截了伊朗导弹。 从伊朗角度来看,它对以色列的袭击是象征性的,属于惩戒性的,和2019年伊朗袭击驻伊拉克美军设施报复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军指挥官苏莱曼尼被杀的策略一致。而且,伊朗只瞄准军用设置,不袭击平民。这种“报复行动”也是为了缓解伊朗国内民众和强硬派的不满。但伊朗并不希望因此引发更大范围的战争。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自2021年以来一直在寻求加入地区和国际经济联盟,包括可能的和美国的和解,来缓解因为美国制裁而加剧的国内经济困境。战争只会打乱伊朗的恢复经济议程。 对于美国而言,最大的变量反而是以色列。 伊朗报复性袭击后,以色利总统伊萨克•赫尔佐格明确表态不寻求和伊朗开战。这是美国幕后施压和把控的结果。拜登在13日和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告诉后者,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防御如此之好,要将此视作 “胜利”,美军则不会参与反击。内塔尼亚胡表达了对美国立场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以色列并未放弃报复伊朗。 内塔尼亚胡为了迎合政府内部的强硬派,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接下来仍有可能伺机报复伊朗。他也习惯于通过对外强硬军事行动转移矛盾,缓解压力;以色列的生存的发展之道也是通过对外“袭击”来要挟美国,获得后者长期的政治支持和**支援。 所以,美国在中东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通过约束以色列,管控好中东地区局势。美国只要能够控制好以色列,就能在“避战”方面迈出积极一步。这对他的连任选情也有利。 如果以色列和伊朗不停止所谓“报复性”袭击,双方矛盾就有可能被激化、进而引发更大范围冲突的可能。这就需要地区及全球大国通过外交斡旋,及时缓解地区紧张局势。这也是可能即将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希望中国发挥一定作用的原因。 综合来看,以沙利文、坎贝尔为代表的拜登政府智囊团,对美国全球战略定位有清晰的认识。即便东欧和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美国的优先事务仍是应对第一战略对手中国。如果这些地区动荡升级为大范围战争,将美军卷入其中,美国就有可能重蹈覆辙,对华战略的效用也将大打折扣。 当然,美国虽然“避战”,但有“斗争”,也就是对中国发动的“新冷战”。无论外界是否承认,美国就是在用“冷战”工具开展和中国的长期博弈。
文章来源:“中美聚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