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上周四,苹果公司(NASDAQ:AAPL)公布的2024年第二财季财报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争议。苹果宣布了美股史上规模最大的
股票回购计划,规模高达1100亿
美元,超过苹果自己在2018年宣布的1000亿美元回购计划的记录。 历史上紧随其后的只有雪佛龙公司(NYSE:CVX)在2023年1月宣布的750亿美元回购计划。 然而,仔细研究苹果3月季度财报后,就会发现苹果推出巨额回购计划也在意料之中。目前,苹果遇到多个方面的激烈竞争。对于大多数消费者,韩国三星(KS:005930)以及中国华为和小米(HK:1810)(OTC:XIACF)的性价比更高。 尽管苹果的业务早已经不局限于智慧手机市场,然而iPhone仍然贡献了大部分收入。在2024财年第二财季,苹果的净销售额为908亿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iPhone贡献了459亿美元,占苹果收入的50%。 此外,苹果将进军AR/VR市场的Vision Pro设定为奢侈品,就好像Meta的Oculus Quest不存在。再加上通胀压力导致的生活成本不断上升,以及苹果专注于一个封闭的高端生态系统,这对其增长来说不是好兆头。 然而,创纪录的股票回购是提升苹果股价的正确策略吗?这难道不会让苹果从成长型大型科技股转变为价值型股票吗? 其实,这种金融新现象的根源在于通货膨胀,反映了当今的宏观经济形势。 股票回购:市场操纵还是宏观驱动的价值推动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股票回购计划都是非法的。毕竟,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回购自己的股票,让公司内部人士拥有可以操纵市场的优势。 尽管如此,在那段通货膨胀猖獗的时期,美国证监会(SEC)认为股票回购是除股息之外回报股东价值的另一种机制。1982年,美国证监会通过了10b-18号规则,股票回购自此成为对抗高通胀的有效举措。通过回购,公司可以调整股票供应,使股价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 随着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并压垮了Meme股,高盛报告称,截至3月底,今年的股票回购和并购达到了六年来的最高水平,规模达6250亿美元。高盛分析师预测,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到今年年底,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股票回购规模将增加13%,达到9340亿美元,然后在2025年突破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 这一趋势与2023年正好相反,当时企业回购下降了13%。然而,在2023年,人们对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当时人们认为经济衰退虽然是以增加失业为代价,但却是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最终手段。
股票回购的限制
企业效仿**银行对法定货币的做法,通过人为操纵股票供应,营造了一种虚假的市场需求氛围,如同在股市这片非理性海洋中投下诱饵,极易导致股价虚高。这样一来,就埋下了资产泡沫破裂的隐患。 更甚者,为了抬升股价而投入的巨额资金,逐渐挤占了原本应用于企业发展的资源。企业重心不再是培养人才或科研投入,而是日益金融化,追求短期的财务回报。 正当苹果面临反垄断指控的风口浪尖,苹果不仅加大了股票回购力度,还将股息上调了4%。早在2019年1月,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接受Mad Money节目主持人Jim Cramer采访时,就明确指出,苹果的盈利根基在于其封闭且高度忠诚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能够孕育出极高的品牌忠诚度。 「坦率地说,苹果拥有的创新文化,以及背后忠诚而快乐的客户群体、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它们的价值可能被低估了。」 然而,一旦近期的反垄断诉讼成功打破了苹果生态系统的封闭性,苹果单纯依靠回购支撑的市场吸引力或将黯然失色。诉讼指出,这种封闭系统「给开发者、企业及消费者带来巨大成本」。 在某种程度上,回购类似于美国政府为维持货币供应而支付高额
利息,却忽略了投资大型建设项目,苹果也可能发现自己面临着相似的窘境。
文章来源:英为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