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本书,带你用新视角去理解社会的变迁!|思维品书

  

    

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而社会就是连接这些孤岛的广阔海洋。社会变迁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趋势,它像海浪一样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同时社会的变迁也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风景之一,它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的多元与奇妙,也让我们在成长与转型中不断磨砺自己。

今天《思维品书》为读者朋友们选取了几本好书,想读懂今天的**社会,这5本书是绕不过的!也只有看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做好关键的人生抉择。

    

《激荡三十年》

作者:吴晓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尽管**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却是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和**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的现实这样的大背景中,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记忆。

历史在此刻穿越。两代治国者对朝廷与忠臣、**与人民的关系进行了不同境界的解读。

**是世界上文字记录为**的**,也是人口多、疆域广、**集权时间长的**之一,如何长治久安,如何保持各个利益集团的均势,是历代治国者日日苦思之事。两千余年来,几乎所有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均因此而生,而终形成的制度模型也独步天下。

在过去十年里,我将生命中好的时间都**于**企业历史的梳理与创作。在2004年到2008年,我先是完成并出版《激荡三十年》上、下卷,随后在2009年出版《跌荡一百年》上、下卷,在2011年底出版《浩荡两千年》,在2013年8月出版《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由此,完成了从公元前七世纪“管仲变法”到本轮经济改革的整体叙述。

就在我进行着这一个漫长的写作过程之际,我们的**又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时刻,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让它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而同时,种种的社会矛盾又让每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莫名的焦虑感和“受伤感”。

物质充足与精神空虚、经济繁华与贫富悬殊、社会重建与利益博弈,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矛盾重重的**,你无法“离开”,你必须直面。

    

    

《乡土**》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乡土**》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乡土**》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的展现了**基层社会的面貌。

从基层上看去,**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野草》

作者:鲁迅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鲁迅曾说,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了。新版《野草》除了完整收录原作23篇充满象征意义的散文诗之外,还特别收录了鲁迅经典诗歌15首,以及《坟》《热风》《华盖集》等文集中的41篇经典散杂文。读散文诗,可见鲁迅的情绪;读诗歌,可见鲁迅的个性;读散杂文,可见鲁迅的思想。在本书中,鲁迅将自己的脆弱、怀疑、彷徨、自我否定展现给世界看,并在自我拷问与自我矛盾中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大论辩。

百年前的时代觉醒,百年后的人间清醒。读懂鲁迅,就读懂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些人。

这是一本散文诗集,来自鲁迅先生,是他众多作品中最被忽视也最被低估的一部!

在这本书里,鲁迅先生借秋叶、死火、血痕等种种意象,满腔悲愤地揭露了,**至暗时代下人性的怯懦和麻木。

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没有**回避和粉饰太平。

他勇猛解剖自己的内心,“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字字句句都力透纸背,深刻、犀利、直中要害。

这是一本值得每个**人认真读、常读、掰开了揉碎了读的神作!

它会时时督促每个人,勤拂拭自我——

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都要尽全力去保持清醒的灵魂。

    

    

《江城》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豆瓣9.1的《江城》是三部曲的起点,讲的是何伟在重庆小城涪陵支教生活的故事。随手一翻,就是平凡又动人的人世百态。比如何伟多次写到当地人的“笑”。后来他明白了,在那笑容之下,藏着**人骨子里的含蓄和隐忍。再多的不幸、劳累,都只能用笑来表达。读《江城》,总让书单狗有种照镜子的错觉,一字一句,都是我们熟悉的**,但总能看见很多生活里从不曾在意的细节。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曾经**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寻路**》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则是**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所发生的重要的变化。

《寻路**》是我的**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人的经历来展现**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经济实现了腾飞,**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在这十年中,**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开始从中退却。相反,**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ysxhz@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sysxhz.com/a/993592.html
国芯科技(688262.SH):公司正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合作开发新一代NPU技术
« 上一篇 2024-04-21
科源制药(301281.SZ):公司的产品OR10154用于欧莱雅防晒产品
下一篇 » 2024-04-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