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到一杯奶茶的价格买一次暴富的机会。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喜相逢”“点石成金”“好运十倍”等福彩刮刮乐、体彩顶呱刮产品的拥趸。商场里、地铁站、街边,新开设的彩票站围满了埋头刮即开型彩票的年轻人。
财政部数据显示,1-8月,全国共销售彩票3757.61亿元,同比增加1278.52亿元,增长51.6%。按全中国约14亿人口计算,相当于每个人都花了近270元购买彩票。其中,刮刮乐等即开型彩票销售742.96亿元,同比增加312.28亿元,增长72.5%,是除了竞猜型彩票外增幅最大的彩票类型。
《2022年体彩客户研究报告》显示,Z世代(18-27岁)购彩人群已经占到体彩购彩者群体比例的38.1%。对于一些年轻人而言,适当购彩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但也有部分年轻人沉迷其中,一位95后告诉时代财经,她最夸张的一次是一天花掉3万元,刮了5个多小时。
买的不是彩票,是心灵慰藉
不同于过去很多人买彩票只是为了图个一夜暴富,年轻人对刮彩票表现得佛系且理智。
“为了解压,我花500元买了人生中第一本刮刮乐。”
林璇告诉时代财经,这是她缓解压力的好方法。她并不是一次性将这30张彩票刮完,而是将其当做每天的特别经历,如加班了奖励自己刮一张,同事不开心了送对方一张,“这样生活比较有盼头。”
《中国职场人压力报告2020》指出,若以压力值10分为满分计算, 25-30岁的职场人是对压力最敏感的群体,压力值高达7.4,紧随其后是25岁以下职场人群,压力指数为7.2。
在工作KPI和“内卷”的精神压力之下,买刮刮乐成为年轻人解压的方式之一。《2022年体彩客户研究报告》显示,超过72%的体彩购彩者选择购买彩票的原因已经不是单纯中奖,而是娱乐放松。彩票作为一种娱乐消费品,融入到了年轻人群的普通生活中。
对于邓菲来说,刮刮乐就是她每周给自己的一个希望。今年5月,她刮开了人生中第一张彩票,“我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刮的,花了20元中了20元。”她透露,第一次刮完彩票的“后遗症”是现在一见到彩票站就想去刮,“挺上瘾的,需要自我控制。”
现在,邓菲每周只允许自己刮一次,她的解释是“给生活一个希望,即便是只中了5元、10元,也能带来短暂的快乐。”
为了抓住这个庞大的群体,体彩也在主动靠近年轻人的生活,2020年其推出统一发行26年来的首个吉祥物,并于2021年将体彩站点搬进商业综合体。
根据体彩官方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体彩实体店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合计超20万家。其中,与罗森、美宜佳等便利店合作门店超2万家;商业综合体展示体验中心超500家;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店逾百家。
唐婷就发现,今年自家附近的地铁站和商场新增了3台彩票机和1家彩票站,她也因此养成了在工作很忙、很累,或者遇到不顺时就去刮一张的习惯,“根据能量守恒原则,运气不在工作上,可能就在彩票上,算是生活的一种调剂。”
一天花3万元,有人沉迷刮刮乐
“刮了几年赔了几十万”“刮的时候上瘾,越亏越想回本,结果反而亏得更多”这是不少人购买彩票的真实经历。
有受访者告诉时代财经,自己买彩票最多中过5000元,也有中过1600元、1000元、800元、500元,但还是赔钱的时候多。这个月,在花费掉近1万元买彩票后,她决定就此戒掉刮刮乐,“不想再做中100万元大奖的白日梦了。”
而在社交平台上,与其有相同经历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发帖表示自己对刮刮乐上瘾,每天在想刮和不能刮之间反复横跳。
王园就是其中一位,她曾在两个月内花了10多万元购买刮刮乐/顶呱刮,但中过最大的奖不超过1000元。她曾经有段时间已经完全戒掉,看到彩票站都会避着走,但最近又有些忍不住了,“花掉了3000多元。”她懊恼不已。
事实上,这些沉迷于购买彩票的年轻人,最开始接触时,也仅仅是抱着试一下或者玩一玩的心态,但由于中奖的刺激以及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多,依旧会控制不住继续消费。
张蔓是刚出来工作时接触到刮刮乐的,据她回忆,最初自己只是偶尔去玩,基本上刮一张就走了。她的上瘾始于离职后接触到线上直播代刮彩票。
“我第一次在直播间让主播代刮就中奖了,一本刮刮乐里中了2个1000元,这是我在实体店从来没有中过的大奖。加上线上平台还有活动,就此陷进去了,总觉得自己会中大奖。”
张蔓告诉时代财经,自从在直播间中奖后,她连续3个月从早到晚都在买彩票,“那是一种赌徒心态,知道自己必输,但仍然抱有一丝侥幸的心理,想着中个头奖直接上岸,后来因为投入太多、沉没成本太高,停手又不甘心,所以一股脑砸钱进去,完全不把钱当钱。”
3个月的时间,张蔓花了约10万元,其中最多的一天花了3万元,因为体彩预付3万元可以直接开箱,一箱里有100本顶刮呱。那天,她刮了5个多小时。
直到一天“没有工作且负债”的焦虑感席卷而来,她才终于从上头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她透露,目前自己正在上班还债中。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