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向雄安新区疏解将加速。坐拥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的雄安将再争取和对接央企落户。今年年初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全面落实**疏解清单,推动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2所医院加快建设,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
雄安新区央企总部数量,为全国第3多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当前,雄安新区建设情况怎么样?央企疏解的进展如何?
2014年以来,8家央企总部迁出北京并在京外落户建设。新组建的央企或央企总部疏解的去向,结合当地区位优势以及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其总部选择了雄安新区、上海、深圳、武汉,赣州等地。
从企业注册情况来看,此前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4月1日-2022年4月1日,雄安新区共新增4.9万余家企业。分年看,2018年当地注册企业达8000余家,2019年达1.2万余家,2020年为1.1万余家,2021年达到高峰,超过1.3万家。
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落户,河北张开双臂拥抱央企
央企总部注册或迁移到雄安新区备受瞩目。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信息显示,雄安新区设立6年来,先后有63家**企业投身雄安新区建设,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2021年5月8日,由“两化”联合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落户雄安新区。据了解,作为未来的总部基地,中国中化001大厦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主体结构封顶,明年12月31日前竣工。大厦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的地标建筑,可满足1000—1200名员工的办公需求。今年3月10日,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这是中国中化在雄安新区成立的首家新能源相关业务的子公司。
2021年12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华能雄安总部项目启动仪式在雄安举行。据悉,中国华能总部项目将于今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明年12月具备总部入驻办公条件。目前中国华能已在雄安新区布局设立二级、三级企业达9家,与雄安新区在综合能源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22年7月19日,又一家央企“巨无霸”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总部位于雄安新区。目前,该集团已完成总部选址。
央地合作还有更多进展。例如,今年4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同18家央企签署合作协议。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与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一行举行工作座谈。倪岳峰表示,希望国务院国资委和**企业一如既往支持河北发展,引导央企总部和二三级子公司向雄安新区及河北其他地区疏解转移,深化空天信息、智慧城市、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央企更多创新成果在河北孵化转化。河北各地将张开双臂拥抱央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央企在冀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当天参加活动的18家央企,包括华能、大唐、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星网、中矿集团、中国中化、中国五矿、南水北调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绿发投资集团等。
今年将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雄安新区
央企总部之外,一系列重要央企子公司先后落户雄安新区。据雄安发布,2017年10月,经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开业的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人保养老),在雄安新区完成工商注册,成为首家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的总部型金融机构。公司主要聚焦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与养老保障相关的业务领域。
2018年7月,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资本)在雄安新区举行揭牌仪式,成为在雄安新区落户的首家央企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该公司主要投资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及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的一篇文章,概括了多家央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的方向:中国电科将携手雄安新区探索智能城市建设;中国石油的上下游企业发挥协同效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华电是因地制宜开展“煤改气”“煤改电”;国投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作为在央企中第一个进驻实体公司的中国铁建,将助力重塑京津冀湖水蓝和森林绿;中交集团将深度参与京津冀交通、码头、流域治理;中国能建将建设精品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清洁能源;中国铁物将全力保障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铁塔将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民的信息通信体验,等等。
2020年12月7日,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正式投入使用。该城际铁路由中国建科参与设计,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气装备、中国中车、中国通号、中建集团、中交集团、中国能建、国家电网、中国石化、鞍钢集团、中国建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央企参与建设和提供配套设施。
他公司所在的容城县奥威路,因为有众多央企及子公司在此办公,奥威路还被民间称为“央企一条街”。不过,今年他的办公地点发生了变化,集团在雄安新区建成了总部大楼。他也搬家到附近居住,上下班10分钟,两室一厅70平米左右的房源,每月房租是1300元。很多央企疏解企业的员工,都会进行类似的选择。
据《雄安新区2022年大数据研究报告》,2022年雄安新区人口活力稳中有升,第四季度达到131.74万人,同比增长9.2%。容东、容西、雄东等重点片区人口密度均有增长。在城市人口流动方面,跨省流动人口占比由2021年的31.59%增至49%,其中,京津地区人口流动占比14%。
2022年以来,雄安新区加快推进“央企二三级公司落地新区”的产业导入,出台关于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总部企业创新发展的六条措施和关于支持央企二级、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的七条政策措施,从企业开办、科研支撑、人才落户、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多个方面提供了优惠政策。据悉,政策出台以来,20多家央企子公司注册落地。今年河北将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
产业疏解,串成链、聚成群。2022年11月23日,中国中铁产业集群疏解雄安新区揭牌暨启动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中国中铁旗下多家企业同步整体搬迁到雄安新区,并加快选址统筹投资建设中铁雄安基地,4000余名技术专家将在此工作、生活。据悉,中国中铁是主动率先以产业集群方式疏解落地雄安新区的首家**企业,包含了专业投资公司、建筑施工公司、咨询设计公司、数智数创机构等。
1月30日,中建七局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举行,开启了新的一年央企子公司落户新区的热潮。
3月3日,中铁建设集团雄安发展有限公司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目前,中国铁建已有13家法人单位落户新区,2000余名职工。2022年以来7家二三级子公司主动落户,初步建立了涵盖投融资、勘察设计、工程建造、城市运营、试验检测、物资物流等服务疏解全产业链体系。
北京市、河北省和雄安新区、国资委密集表态:全力支持
5月13日上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其中提到,坚决服从国家大局,着力抓好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积极服务支持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向雄安新区转移。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深化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增强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
同一日,河北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强调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加快第一批疏解项目落地建设,主动对接第二批疏解项目,积极吸引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适时承接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疏解转移。
当天晚些时候,雄安新区召开党工委委员(扩大)会议,强调加快推动首批疏解项目全面开工,扎实做好第二批疏解单位承接准备,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不断增强聚集示范效应,着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坚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建筑建设,把创造“雄安质量”摆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建设启动区,加快发展昝岗片区,持续推进其他重点片区建设等。
5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督促指导落户雄安新区的有关**企业加快推进总部大楼建设,积极推动人员落户和产业导入等工作;加强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沟通协商,完善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及时解决央企在雄安新区投资布局面临的困难问题,为**企业在雄安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
明确要求:不能搞“纸面疏解”“变相回流”
文章提到,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与会人员谈到下一步设想:加快推进首批疏解的项目建设,压茬推进央企、高校、医院第二批疏解项目,同时研究谋划第三批疏解工作方案。**明确要求:“不能凭自身好恶,需要搬就得搬。不能搞‘纸面疏解’‘变相回流’,名义上疏解,结果回去了。更不能通过在京设立二级单位等方式边疏解边新增。”
**要求:“雄安新区建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能当下都吃干榨尽,要留白、留有余地,为远期规划预留项目、地块。要适度超前,但不能过于超前,防止建成项目‘晒太阳’,造成浪费。有的要大举实施,有的要待机而动,有的要与时俱进,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