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的股价,较高峰时抹掉了近九成,跌掉的不仅仅是市值,还有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
平安好医生全称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成立,是一家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公司,致力于通过移动医疗 AI,为每个家庭提供一位家庭医生。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互动等业务板块。
作为平安集团旗下第一只上市独角兽,2016年5月,成立不足2年,平安好医生便获得了5亿美元A轮融资,其30亿美元的投后估值创下了当时全球在线医疗领域最大单笔融资以及A轮最高估值两项记录;2017年,公司再度获得软银4亿美元投资,完成后整体估值已达到50亿美元。此后,在公司成立不到5年的情况下,又火速赴港上市,成为当年港股最大规模的IPO。
此外,当年平安好医生在公开招股的表现可谓是相当耀眼。综合券商统计,平安好医生首日录得最少超购209倍,这一数据超越阅文集团,成为港股史上第一。
最终,平安好医生录得超购653倍,也是港股史上第一。在定价上,获得最高区间定价每股54.80港元。
平安好医生上市以后前几年还一度收到资本市场热捧,股价不断攀升,市值最高时还一度达到1600亿港元,只是股价在2021年2月到达最高点以后,开始一路下滑,如今市值较最高峰时跌去了近九成,难怪被股民称作股市“跳楼机”。
“神秘”股东持续减持
对于平安好医生股价的不断下跌,投资者首先怀疑的是公司股东是否在持续减持。
从平安好医生股权结构上来看,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是中国平安(02318.HK)、合生创展(00754.HK)以及帮骐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帮骐键”),截至2022年年底,分别持有平安好医生39.42%,9.73%,4.99%股份。
数据显示,上市近5年时间里,中国平安对平安好医生增持两次,从未进行过减持。而合生创展自2020年11月首次入股平安好医生后,多次对其增持,累计增持幅度超过80%,期间仅减持一次,但总体持仓呈上涨趋势。
减持幅度最大的当属帮骐键,过去曾有一次增持动作,除此以外却累计多次减持平安好医生,累计减持幅度超过40%。
有资料显示,帮骐键是一家于2014年11月10日根据英属处女群岛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由原平安好医生的董事王文君及窦文伟代表“帮骐键受益人”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王文君及窦文伟只是“帮骐键”名义股东,他们代表的是“帮骐键受益人”,即中国平安及其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若干高级雇员。帮骐键受益人包括中国平安的若干董事以及平安好医生原6名董事,即王涛、姚波、蔡方方、李源祥、王文君及窦文伟。
不只是平安好医生股东中存在这种情况,在陆金所、金融壹账通,以及其他“平安系”互联网科技公司背后都有一批神秘的有限合伙企业或英属群岛注册公司“如影随形”。这些神秘股东背后的出资人,绝大部分是自然人股东,多是平安元老级高管。
有媒体认为,这是中国平安为公司高管发放的隐形股权激励,把平安好医生等公司的上市行为作为中国平安为公司高管发放福利以及变现的渠道。
帮骐键近几年持续减持平安好医生的背后,不知是否有中国平安高管在变卖股票套现,从而造成股价承压持续走低。
连续八年亏损
从业绩上来看,平安好医生成立以来,连续8年亏损,没有一年盈利。也有投资人因此认为是业绩对公司股价造成了影响。
3月13日,平安好医生公布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约61.6亿元,较2021年的73.34亿元下降16%;年内亏损为6.11亿,较上年同期的净亏15.4亿收窄60.3%。
据公开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1年亏损金额分别为3.24亿元、7.58亿元、10.02亿元、9.13亿元、7.46亿元、9.5亿元和15.39亿元,8年总共亏损68.43亿元。
从平安好医生的业绩表现来看,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应该是一个非常难赚钱的行业,作为平安好医生竞争对手之一,同为港股上市公司的阿里健康(00241.HK),也是连年亏损。但在今年一季度,阿里健康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截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健康年度录得利润净额不少于人民币4.5亿元。
不知道平安好医生的一季报会有怎样的结果,如果继续亏损的话,恐怕股价将继续承压。
平安好医生还曾因为公司业绩问题,高层被集体换掉。2020年,平安好医生一众“阿里系”高管团队被清退离场,公司掌舵人从王涛变为方蔚豪,管理层的突变使得公司股价一度暴跌10%。
2020年5月,平安好医生董事会免去王涛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职务;委任方蔚豪出任执行董事、临时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
平安好医生同时免去林源联席公司秘书职务,此后,有媒体曝出平安好医生首席产品官吴宗逊、首席技术官王齐、首席运营官白雪在内的时任核心管理层几乎全部换下。
这些高管均为王涛昔日在阿里巴巴的下属、同事,2014年追随王涛加入平安好医生。
过往履历显示,王涛在2013年受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力邀加入平安集团,出任平安健康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14年,王涛带领团队创建了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并利用一年时间成功打造了一款新型互联网化的健康医疗APP——平安好医生APP,业务内容涵盖在线医疗咨询、健康管理服务等。
在王涛的带领下,平安好医生飞速发展,上线仅1年时间,就以注册用户过亿、月活跃用户过千万的成绩,超越早它4年成立的春雨医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医疗流量入口。
与此同时,在王涛任职期间,平安好医生颇受资本青睐,并且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可以说王涛为平安好医生立下过汗马功劳,只是离开的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彼时,就在平安好医生股价持续攀升的时候,2020年5月15日晚间,平安好医生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免去王涛的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职务。从一句轻描淡写的“个人原因”,到后来特地补充的“由于履行管理职责未达到董事会预期”,平安好医生并没有给王涛这位“创始人”保留该有的体面。
据接近平安好医生的人士表示,王涛被免职可能与平安好医生的经营业绩有关。“平安好医生经营业绩一直未达理想状态,好医生内部关于王涛要走的传言也已经有段时间了。”
不过也有传言称,公司人事变动的真正原因源于一次举报,举报线索表明,此前由王涛等数位核心管理团队向董事会提出的、原本计划用于激励合作方的5000万股股权,被分配给了当时核心管理团队的代持人或利益密切的第三方,平安集团对此进行追查,并引发此次管理层大换血。
不管平安好医生高层被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公司新任董事长方蔚豪在上任以后依然没有扭转平安好医生持续亏损的局面,方蔚豪接手平安好医生三年,分别亏损9.5亿元、15.39亿元、6.11亿元。
平安好医生如果继续亏损下去,不知道方蔚豪会不会也因此被换掉。
业务大部分来自集团
虽然平安好医生净利润持续亏损,但是营收规模整体呈上涨趋势,从2015年的营收2.7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营收最高峰73.34亿元。
实际上,平安好医生这些年营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平安系公司的大力“输血”。
2018年起,随着公司上市融资独立承揽业务,平安好医生对集团的依赖性逐渐降低,但其关联收入占营收比重仍处在高位。据2019年财报披露,当年平安好医生的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银行、平安健康险、平安普惠,合计贡献收入占比达39.7%。
2022年财报显示,平安好医生在过去12个月内付费用户数保持稳健增长,达到近4300万,而来自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渠道的付费用户数超3400万,在平安集团2.28亿个人金融用户中渗透率达15%。不仅如此,平安好医生的五大客户,也均为平安系企业。从财报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五大客户占其总收入23%,最大客户占其收入9%。
平安好医生虽然业务上严重依赖于平安系公司,但目前并没有摆脱集团独立经营的意图,反而通过吸纳集团资产以求提升自身业务影响力。2022年10月23日,平安好医生发布公告称,计划以9686.46万美元(折合约7.01亿元)收购平安智慧城市旗下业务板块平安智慧医疗100%股权,计划进一步提升B端影响力。
如果平安好医生只是想依靠“平安系”来壮大公司业务,确实是公司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但强迫“平安系”公司员工购买公司产品以此来增加营收,难免让人怀疑公司的市场化能力的真实水平。
在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中,可以看到很多自称是平安惠普的前员工,投诉平安好医生存在强制购买的问题。
一名自称是平安普惠前员工的用户表示,平安好医生强制员工内部消化销售任务,用工作要挟员工购买十五六张体检卡,一张最少400元。根据该用户提供的图片资料来看,金额累计超1万元。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类似这样的投诉有2000多条,另一位用户表示之前在平安普惠滁州分公司上班,上级强制要求员工购买平安好医生卡,现在要求全额退款。还有一位用户也表示“在职期间公司要求购买平安好医生体检卡,每月一张,具体金额根据上级领导指示”。
上述投诉有不少显示已完成且消费者给出了评价,也就是说有部分投诉者获得了相应的退款。根据会计录入准则,已形成的营收额,发生退款,计入应收账款。而巧合的是,自2019年开始,平安好医生的应收账款呈持续上涨趋势,由2018年的4.31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5.54亿元,而2022年公司在总营收同比下降16%的情况下,该数值却基本与上年保持持平,为15.10亿元。
对于平安好医生这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来说,背靠“平安系”这棵大树,三年疫情本应该是公司最好的发展时机,但公司依然没有实现扭亏为盈,如今疫情已然过去,平安好医生又该如何绝地求生呢?
或许,公司的股价走势正是反映了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信心和耐心。
(声明:本文基于公开数据分析,尚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