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后,时隔9个月,新一轮“降息潮”再度来临。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调整范围为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产品。
据悉,国有行活期存款由0.25%下调5个基点至0.2%,而定期存款方面仅调整了2年期、3年期和5年期整存整取的挂牌利率。其中,2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和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降至2.45%、2.5%。
此轮降息对银行和储户各有什么影响?央行是否会全面降息?LPR又将会怎么走?等相关问题持续引发讨论。
中长期定存利率下调15基点,100万存5年利息少了7500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提高银行利润,并刺激消费和投资。
那么,此次下调存款利息对银行和储户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不妨做一笔测算。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活期存款利率从0.25%下调至0.2%,减少5个基点;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分别调至2.05%、2.45%、2.65%,此前分别为2.15%、2.6%、2.65%,分别下调10个、15个和15个基点。
若储户分别存100万活期存款、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在本次利率调整后,到手利息分别减少500元、2000元、4500元和7500元。
此次存款降息又能给银行节省多少利息支出呢?
2022年,工商银行净利润3610亿元,客户存款29.87万亿元。存款利息支出4800.83亿元,比上年增加824.58亿元,增长20.7%。主要是客户存款平均余额增长11.8%,以及平均付息率上升13个基点所致。
以工商银行为例,2022年,该行企业和个人定期存款合计约13.55万亿元,活期存款约12.81万亿元。若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均按照活期存款利率降低5个基点,定期存款利率降低10或15个基点进行粗略测算,每年活期存款可节省利息支出约64亿元,定期存款可节省利息支出126-203亿元,合计节省的利息支出在190-267亿元之间。
此外,同样按照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活期存款利率降低5个基点,定期存款利率降低10或15个基点进行粗略测算,建设银行合计节省的利息支出在171-229亿元之间,农业银行在172-229亿元之间,中国银行内地人民币业务存款节省的利息支出在104-139亿元之间,邮储银行在100-140亿元之间,交通银行在61-85亿元之间。上述国有六大行,合计最多可节省利息支出约1089亿元。
在银行普遍面临息差压力,且国有大行已率先下调存款利息的背景下,股份制银行或也将跟上脚步。日前,有媒体报道,从多家股份制银行处了解到,6月12日起其也将下调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
降息对整个银行业经营数据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据财通证券研报测算,假设各上市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在定期存款中,1年期及以内、1-5年期、5年期对应利率下调幅度分别为不变、10bp、15bp。根据测算此次下调能缓释上市银行负债成本2.58bp,贡献净息差2.38bp,提升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速2.26pct。
此外,财通证券还表示,据计算此次下调将分别贡献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2.6bp、1.94bp、1.93bp、2.31bp,分别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速2.49%、1.79%、1.83%、2.34%。
只降存款利率不降贷款,任泽平“开炮”
据了解,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自去年8月份以来均未做调整。2023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期LPR显示,1年期LPR 3.65%,5年期以上LPR 4.3%。
此次,国有大行降低存款利率而贷款利率暂未做调整,被经济学家任泽平“炮轰”。
6月9日,任泽平在微博发文称为什么这次只降存款利率,不降贷款利率?为什么要保银行的利润,不保储户微薄的利息收入?
任泽平称,这种不公平的非对称降息为什么单方面让储户利益受损,而不是银行?是因为普通储户没有话语权好欺负吗,这是什么价值观,为什么整个市场对此漠不关心?为什么呼吁了这么久的调降过高的存量房贷利率毫无动静,降普通储户的存款利率却银行一拥而上?这确定是利率市场化的正常现象吗,这真的正常吗?
任泽平建议降普通储户的存款利率可以,应该同步降贷款利率,对于几年前过高的存量房贷利率也可以降降,有水才有鱼,不能涸泽而渔,现在的宏观经济环境,大家要共渡难关。相信经过一系列实质有力的措施,中国经济一定能重拾复苏之路。
不过,截至目前,任泽平上述微博已无法查找到。
针对贷款利率是否会下调的问题,多位分析师均表示存款利率下调为贷款利率下降打开了窗口。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此次存款利率的下调不仅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同时也为贷款利率的下降提供了空间。考虑到现阶段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通过降低政策利率释放“稳增长”信号必要性增强,未来不排除通过“MLF–LPR”调整机制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