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银行发布调整手续费标准的通知。如建设银行自今年9月1日起,调整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手续费收费标准,按票面金额0.05%收取;兴业银行发布新修订的服务价目表,进一步扩大降费范围,同时下调部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等。
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收费、优化流程已成为大多数银行的自觉行动。据北京市银行业协会8月披露的统计数据,2022年以来,仅北京地区23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减免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账户服务收费近1700万笔,减费金额近18亿元。
然而,近期监管罚单也显示,仍有少数银行机构意图规避监管,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收取费用、转嫁成本。较突出的有“以贷转存”“借贷搭售”“以贷收费”以及服务收费“质价不符”等。“以贷转存”是银行通过设定条款或协商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借贷搭售”是在发放贷款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以贷收费”是提供融资的同时,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的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等,以上情形侵犯了客户的自主选择权,是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
少数银行机构为增加收入,在收取费用上花样翻新,企图逃避监管。而小微企业由于融资渠道不畅,话语权较弱,为顺利获得贷款只好接受高额服务费、代理手续费。相比此前抬高中间费用、巧立名目等行径,此类情形更加隐蔽,更不容易被发现,同样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监管部门须高度关注。
今年,商业银行利率不断走低,推动银行资金成本持续下降。一系列举措的推出,均为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企业让利。在此背景下,应警惕部分金融机构企图通过打擦边球、“花式”收费规避监管,一旦发现,应予严厉处罚。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