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A股IPO节奏明显放缓,新股上市后的表现突然变化,这会成为近期的赚钱机会吗?
9月新上市企业数量
环比或大降
今年4月,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标志着全面注册制在A股市场正式落地。随之而来的,是IPO的稳步推进。
从登陆A股市场的时间来看,数据显示,今年1月因元旦和春节的原因,交易日较少,新上市企业数量明显较低。而自全面注册制落地至8月末,每月都有超过30家企业上市交易,其中6月新上市39家企业,为今年目前的月度最高值。
而本月,截至9月20日,仅有14家企业登陆A股,尚不足8月的一半,在仅剩6个交易日的情况,9月新上市企业数量大概率环比降幅明显。
对于上述情形,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近期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是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的安排。”但同时,上述负责人也明确表示,不存在IPO“关闸”的情况,证监会、交易所IPO受理、审核、注册等相关工作没有暂停。
此前于8月27日,证监会就已发文表示,将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提出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理财笔记证券总量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曲一平向“V观财报”表示,主动收紧IPO目的是减少一级市场融资对于二级市场冲击,为缓解市场流动性不佳和估值大幅下行。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也指出,任何时候主动收减IPO通常都将带来比较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面,提振投资者信心。从长期来看,体现了监管部门直指市场资金不足的困境,后期有望吸引增量长线资金入市。
“收紧或持续到成交额活跃度全面恢复”
A股有多次IPO暂停的历史。曲一平介绍,回看最近两次,2011-2012年在欧债危机冲击下,A股从2012三季度开始收紧IPO至10月全面暂停,在2013年逐渐筑底成交恢复,最终在15个月后的2014年1月重启IPO;2015年6月“杠杆牛”的去杠杆过程中出现流动性危机下跌,2015年7月-11月IPO暂停来缓和市场流动性,随着2015年底市场反弹后交投活跃度恢复,IPO也再次重启。
“V观财报”注意到,在成交量方面,Wind数据显示,逐月来看A股的日平均成交额在4月攀升至超11000亿元,随后于5月和6月稳定在9000亿元以上,7月份开始逐渐回落,8月的日平均成交额已降至8237亿元。而9月份以来,目前的日平均成交额仅为7414亿元,截至9月19日的13个交易日中,有5日成交额仅逾6000亿元。
“本轮IPO收紧的态势会持续到A股成交活跃度全面恢复(的时候)”,曲一平认为,两市日成交额重新长期回到10000亿以上IPO才会缓和。
张翠霞也表示,阶段性收紧非制度化改变,避免投融资状况“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情况下,让资源相匹配,待一二级市场实现一定平衡或成交回暖的背景下,IPO将重新正常化推进,“乐观来看,到明年年中或年底才有可能停止阶段性收紧的口径。”
而对于券商而言,张翠霞进一步称,IPO和再融资收紧可能对投行业务产生一定压力,但由于降低了资金在一级市场的配置比例,或将通过增加流向证券的资金比例,从而利好券商相关的机构业务。
底部赚钱新机会出现?
随着IPO阶段性收紧,打新的赚钱机会也正在增加。
以企业上市日期来看,根据数据统计,3月-7月,各月度新股上市首日的破发率基本稳定在20%-30%,最高为5月的29.03%;首日收盘较发行价涨幅的平均值,均未超过45%。
而到了8月,新股上市首日的破发概率降至个位数,首日收盘较发行价涨幅均值也超过了100%。当月上市的个股中,盟固利更是出现了暴涨1742%的“奇景”。截至9月19日,本月上市新股的首日平均涨幅也超过了80%,只有1只新股首日破发。
那么在A股震荡筑底的态势下,新股能成为近期的赚钱机会吗?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8月份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增加,也可能和新股发行定价出现降低有关。现在对于大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没有太多的动力把发行价定的过高,这样会影响解禁以后的减持。不过,打新并不是稳赚不赔,是一个可以尝试的赚钱方式。
曲一平指出,数据显示,新股首日高涨后随着时间出现持续下行,印证了充分市场定价后的新股没有了炒作空间,全面注册制后次新股交易逻辑已经逐渐淡化。在目前A股筑底阶段,打新仍然是一项具有高收益性价比的投资方式,对于股民来说参与到打新来享受全面注册制下新股首日充分定价的红利,远比参与上市后的新股炒作更稳健。
“投资者不用纠结IPO问题,资本市场更多还是会通过产业的整合,来提升同类产品市场份额或者扩展产品类别以提升业绩,来实现上市公司市值的提升。”张翠霞则认为,支持头部企业不断做优做大做强,是非常明显的让二级市场投资者能获得赚钱效应的期望值,这也是当前政策利好组合拳不断发力的原因。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