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克
上周四(5月18日)晚上,贵州茅台宣布将合计出资100亿元设立两只产业投资基金。
两只基金规模相同,都是茅台认缴50亿元,管理人招商资本和金石资本认缴5亿元。这两家公司分别背靠招商局集团和中信局集团,均属于行业顶流。代客理财还要自己投这么多钱,这在投资行业相当少见,足见两家公司对茅台的信任与重视。
不过,这则新闻中最让吃瓜群众疑惑的是,为什么卖酒的也要来做投资了?而且还是这么大手笔。
贵州茅台此举,最直接的原因听起来有点“凡尔赛”——钱太多了。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贵州茅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1523.79亿元。
这是什么水平呢?
同期,A股所有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总和为3366.8亿元——贵州茅台一家就占了近一半。
这么多钱,就这么躺在账户上闲置,未免太浪费了。
拿来扩产?
茅台一直在做,这些年产能建设基本没停过,其基酒产量从2016年的3.9万吨增加到了2022年的5.6万吨。
然而,酿酒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茅台再怎么扩产也消化不了巨大的现金流入。过去三年,贵州茅台固定资产投资支付现金仅为21亿元、34亿元、53亿元,和当年的净利润总额相比,均不足4%。
拿来分红?
茅台也不算少,历史分红总额达到1480.23亿元,分红率达到35.7%。在融资总额远大于分红总额的A股,这绝对算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有股民评论说茅台上市就是来送钱的。
扩大再生产和分红都花不掉这么多钱,剩下的选项便只有投资了。饶是如此,在扣掉这100亿元的巨额投资后,贵州茅台的现金流仍然能保持在千亿以上,钱没处花的幸福烦恼依然存在。
过去三个财年,贵州茅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收益率都在2.5%左右徘徊。基于贵州茅台庞大的资金规模,资金收益率哪怕只有一点点改善,也能带来十亿元级别的利润提升。
所以,百亿级别的投资虽然不算少,但对茅台来说只能算是热身,能将金融板块变成企业又一大盈利支柱的远景,才是管理层真正的目标。
有人质疑,白酒公司去做风险投资是不务正业,跨界步伐太大容易翻车。
这种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从1914年杜邦投资通用汽车开始,百年来,无数优秀企业已经证明了,在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拓展投资业务是非常正确的一种战略选择,可以实现产业转型、业务补充、前瞻布局等一系列目的,哪怕仅仅是为了增加财务回报做投资,也是值当的。
日新月异的科技行业自不必提,即便是酒水饮料这样的传统行业,海外巨头们也早已开始了布局:
2008年起至今,软饮巨头可口可乐的饮料品牌数量增加了1000多个,除了自我研发的少部分品种以外,剩下的全都是主参股和收购带来的,主要成果有美国的功能饮料Monster、中国的植物蛋白饮料中绿粗粮王、英国的纯净水Smarter Water等。
2013年,洋酒巨头帝亚吉欧成立创投基金Distill Ventures,十年来孵化了35个初创品牌。
2015年,啤酒巨头百威英博成立创投基金ZX Ventures,进行了数字化、精酿啤酒、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布局,比如中国的啤酒品牌拳击猫。
所以,白酒巨头贵州茅台做投资,如果做得不好,最多只能叫“不专业”,但绝对是在“务正业”。何况,贵州茅台的投资业务其实做得相当“专业”。
早在2014年,茅台集团就与建信信托共同出资3亿元,成立了茅台(贵州)私募管理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茅台基金公司投资的知名企业达13家,既有与茅台的酿酒主业有所关联的物流、物联网防伪、包装等,也有不怎么沾边的童装、盐业、火锅食品。
其中京东物流、李子园、美包装等5家企业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而白家食品、锅圈食汇等也已在冲击IPO的路上。
有了这样成功的牛刀初试,贵州茅台便有了斥资百亿再试锋芒的底气。
实际上,茅台的这次跨界并不是从3亿到100亿的战术加码,而是一早就已经决定好了的战略规划,只是行动比较审慎而已。
2016年,在茅台集团“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明了要打造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酒业投资控股集团,并指明要通过股权、投资等手段,进入金融、大健康、旅游、物流等相关领域。
今年2月,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率队拜访了中信集团、中粮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几个月后,合作的成果也出来了——两只产业投资基金。
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开发App、搞联名产品、进军投资行业,茅台都没有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就贪功冒进。
战略上总是绵密规划,务求稳扎稳打;战术上则审慎行动,跨界全都是通过先与该行业领先的公司合作来把控风险。
此次设立两只产业基金,茅台还采取了分期实缴的方式,分3期投入40%、30%和30%的基金。
手握1500亿元的现金,只投入100亿,绝不会拖累主营业务;合作机构是中国顶级资管公司,依然要视情况分期投入资金;往绩相当优异,却只把收益目标定在6%。这种稳健,是茅台这几年改革创新中最突出的特点。
跨界做投资,茅台的优势是不缺钱、不缺耐心,但金融行业毕竟与白酒行业有着完全迥异的商业逻辑,茅台品牌的吸引力能否成功扩散到金融领域,管理者能否把茅台的先进经验成功转化为对投资对象的帮助,目前都还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