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故事。能源大佬从白手起家到千亿级的中国首富,再到债务危机,最后身陷囹圄。有关汉能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诡异以及令人叹息的情节。但这部能成为电视剧题材的企业故事,让人们再次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诚信、踏实去做。
文/每日资本论
没想到,2023年的第一个月就有一位曾经的国内首富被抓的消息被证实了。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汉能系创始人、汉能控股集团(下称,汉能控股)前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于2022年12月17日,被辽宁锦州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截至2023年1月10日仍未放回。原因或者涉及锦州银行。
锦州银行的故事很多,有很多详细报道,这里就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网上搜索一下。锦州银行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与汉能的资金关系规模总计为94.61亿元,分为与汉能挂钩的受益权转让计划、锦州银行发行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锦州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三种;并承认其中附有信贷风险敞口净额27.7亿元。
尽管,目前尚未有权威机构对李河君被抓的原因给予说法,但也因李河君被警方带走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债务危机中挣扎了四年多的汉能是否到终局了?
很多人知道汉能或许通过两件事,一件是李河君曾在2015年以1665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国首富,一件是2019年的欠薪风波。
众所周知,李河君很早就进入了能源行业。1994年,李河君拥有了1座350千瓦的水电站。2002年,李河君又承建了金安桥水电站。在投入200亿元的巨资后,2011年3月27日,金安桥水电站一期240千瓦机组实现并网,成为了国内唯一一个民营企业建设的百万千瓦级特大型水电项目。这也是后来汉能优质资产之一。
由于在水电方面大获成功,李河君也名声大噪。
期间的2009年,汉能又宣称100亿美元进军薄膜太阳能领域,引起业内哗然。彼时,太阳能市场主要分为两种,占据90%的市场晶硅太阳能,拥有轻、薄、柔特点的薄膜太阳能。
显然,李河君将宝押在了后者上——计划在2013年产能达到2.5吉瓦左右。
不幸的是,就在汉能上下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2011年欧美开始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双反”调查,导致产能急剧萎缩。次年,国内光伏企业有约一半的公司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当时的领军企业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就是那段时间出事,最后破产重整。
汉能也未能幸免。2012年由于多晶硅切片组件的价格跌至0.5美元上下,与硅基薄膜电池的价格形成了倒挂。之前,李河君押注薄膜太阳能主要因素之一的成本和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直接后果是,让汉能当时的广东河源、四川双流、浙江长兴等8个基地,由想象中“聚宝盆”变成了“无底洞”。
形势非常紧急,但李河君没有选择止损,而是选择了更为主动的方式。2013年,他先后收购了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等公司,掌握了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两大领先技术,打造了从研发到装备制造再到终端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李河君的身家暴增。2015年,其以1665亿的身家超过王健林和马云,登顶胡润中国富豪榜,成为新晋的中国首富。但出乎意料的是,巅峰就是拐点。
就在当年7月,汉能遭遇重创——因被质疑内幕交易、操纵股价,中国香港证监会勒令停止汉能薄膜的股份买卖,并不得复盘。当年,汉能薄膜亏损122亿港元。之后,汉能薄膜业绩逐渐好转并在2018年还实现了大幅盈利,但公司财报均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意见。
外界本来以为汉能已经缓过来了。但没想到,2019年风云突变——当年5月,汉能被曝拖欠员工工资、公积金及社保费用,陷入欠薪风波。
据公开资料显示,汉能移动能源、汉能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汉能系企业,到2015年10月共欠付2608名员工薪资,合计约1.7亿元,加付赔偿金合计约2.3亿元。
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汉能集团旗下汉能水力发电集团有多达5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金额总计约120.75亿元,其中57条为2019年之后被要求执行,金额约为108亿元。
同时,该公司法律诉讼也高达167条,涉及招业银行、中信银行、华融等多家银行金融机构。此外,汉能集团还先后与成都西航港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常州滨湖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长兴经纬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产生数十亿元的借贷纠纷。
此后,李河君又以另起炉灶成立了“石农控股集团”。最新消息是,2022年10月开始,石农集团大举招聘,以关联企业华宏佳成(北京)有限公司为主体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但石农控股的部分员工对相关媒体表示,“从2022年12月25号通知员工公司没钱,以发不了工资为由开始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好了,到这里,这位千亿级能源大佬大起大落的故事也差不多要画上阶段性句号了。未来,他究竟会怎么样留给时间来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