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6月8日消息 新一轮降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国有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
工商银行网站截图
农业银行网站截图
中国银行网站截图
事实上,近一年多来,存款利率已经历了两波下调,主要由国有大行牵头。2022年4月,为了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彼时国有大行及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下调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9月,第二轮调降开始,国有大行三年期存款产品均降15个基点,其他期限则降10个基点左右,后续,多数股份行也作出相应调整,城商行、农商行以及村镇银行纷纷跟随。
今年以来,在中小银行继续补降定存利率的同时,银行协定存款、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也迎来下调,其中大行下调幅度为30BP,其他金融机构为50BP。
除人民币存款外,5月以来,多家大行美元存款利率已经有所调整,其中最高执行利率已由此前的4.7%、4.8%水平降至4.3%(5万美元以上1年期)。
从两个路径对经济产生正面影响
广发证券分析师钟林楠对此解读称,这是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起来后的第四轮存款利率下调。按照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存款利率会参考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与1年期LPR柔性定价。今年2月以来,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趋于下行,从2.9%降至2.7%附近,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具备合理的背景。
从调降幅度看,定期存款降幅要高于活期存款,钟林楠分析,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更有效的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尽管2022年以来,央行已经多次下调了存款利率,但从上市银行财报来看,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不降反升;这里面很大程度是因为微观主体预期偏弱使存款结构变得更加定期化。本轮给予定期存款更大的降幅有利于缓解这一现象,推动存款负债成本更明显的下降;二是缩减实体部门资金空转套利空间。今年以来,在指标考核压力下,部分银行可能采用了“以价换量”的策略来增加信贷投放规模,部分优质企业面对的贷款利率要比定期存款利率更低,可能滋生空转套利现象,给予定期存款更大的降幅有助于缓解这一现象。
钟林楠指出,从逻辑上讲,本轮存款利率非对称的下调会从两个路径对经济产生正面影响。一是银行息差缓释后,银行利用盈利补充资本的能力提升,银行的资本约束会得到缓释,银行信贷供给的能力与积极性会提升;二是有助于打开实体融资成本下降的空间,刺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能否打开理财市场空间
早在此前村镇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对这种行为表示,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不同银行的调整幅度、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
存款利率下调是否会打开理财市场的空间?对此,专家表示有一定可能。
王一峰表示,存款“再降息”或改变居民货币贮藏行为。若定期存款“再降息”,所带来的确定性影响在于金融体系实际付息率走低,同时核心负债曲线收益率走平可能导致存款运动再度转向短端理财,推动理财规模提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示,存款利率下滑将减弱对于储户的吸引力,理财产品有望迎来增量资金。但考虑到部分理财也会配置存款等产品,存款产品利率下滑也有可能带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走低。
“从宏观上,国内避免货币环境过度宽松,提升政策精准质效;商业银行加强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进一步完善征信管理机制。同时,监管部门强化市场监管,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周茂华表示。
此外,存款利率的下调有望打开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空间。王一峰近日表示,存款“再降息”为LPR报价下调提供缓冲垫,三季度不排除择机启动MLF(中期借贷便利)降息。“开年至今,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落地了一系列降低存款成本的政策,但由于存款定期化加剧,银行体系净息差压力仍大,贷款报价机制不足以驱动商业银行单独主动下调LPR。若定期存款利率再度下调,则可能为LPR下调打开窗口。”
金融界综合广发证券研报、国际金融报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