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又现股债双杀,这次是曾连续五年坐上房企**的“宇宙**房企”碧桂园。
3月15日,港股盘中,“房企龙头”碧桂园、“物管龙头”碧桂园服务股价齐创近几年以来新低,截止收盘,分别跌10.69%、12.82%,市值均跌破千亿,分别为870亿港元和858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3月8日以来,碧桂园就呈现单边下跌走势,毫无反弹之力,截至今日收盘,股价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已然“腰斩”,碧桂园服务更为惨烈,跌幅更是近60%。
同时,令人震惊的是,存续规模10亿元的“21碧地04”债券曾在3月11日暴跌27.10%、触发临时停牌,值得一提的是,当日“21碧地04”债券的成交金额仅2439元,而上一次出现2400多元“砸停”数亿规模债券的房企是阳光城。
3月13日晚,碧桂园曾发公告称,公司经营良好,有充足的现金储备,以此驳斥“做空”传闻,只是,从上述市场反应来看,碧桂园的公告并没有起到**市场的作用。
这也让投资者们不仅发问“宇宙**房企真的还好吗”?
被疑遭“做空”,股价“腰斩”
具体来看,由于“21碧地04”债券的暴跌以及爆冷的金额成交均发生在14时以后,有业内人士怀疑碧桂园惨遭“做空”。
对此,碧桂园表示,公司目前积极开展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行动,而或许为了加强市场的信心,碧桂园还强调,公司控股股东必胜有限公司及股东杨惠妍(控股股东)坚定不移地支持集团业务发展,2021年3月26日起及截至2022年3月13日,控股股东已增持公司股份合共约3.3亿股。
随后,3月14日一大早,碧桂园就发布了关于“21碧地04”价格波动的澄清公告,称公司所有公司债券均按时、足额偿付本息,不存在违约或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况,公司偿债能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事实上,“21碧地04”债券早在2月10日就出现了暴跌,深交所还曾在当天发布“21碧地02”盘中临时停牌的公告,称“21碧地02”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下跌达到或超过20%。
3月11日“21碧地04”遭遇暴跌的同时,碧桂园地产旗下另一只债券“21碧地02”价格也出现暴跌,当日下跌11.55%,有市场人士认为,可能是金融机构为了避险批量出库民企地产,导致碧桂园地产债券集中下跌。
股票方面,自3月8日以来,碧桂园就呈现单边下跌走势,毫无反弹之力,截至今日收盘,股价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已然“腰斩”,碧桂园服务更为惨烈,跌幅更是近60%。
而按照碧桂园的回应,近期公司股份及境内、离岸债务证券的成交价下跌及成交量增加,或许归因于近期社交媒体**传有关公司境内外融资相关不公平负面陈述或评论。
有息负债超3000亿,财务杠杆水平高企
据统计,目前碧桂园地产存续债券18只,存续规模220.23亿元,其大部分债券集中在3-5年内到期,一年内债券到期规模仅27.01亿元;离岸债券方面,主要由碧桂园发行,目前存续美元债18只,存续规模117.19亿美元;另外,碧桂园还存续3只在岸债券,存续规模56.21亿元,其中1-3年内到期规模有39.04亿元。
相较于短债压力,碧桂园流动性尚可,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1679.21亿元,可以覆盖短债,短期偿债压力可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据市值研究室报道,截止2021年6月末,碧桂园有息负债合计3242.4亿,较2020年末的3264.9亿仅减少了22.5亿,规模仍**庞大。
近年来,碧桂园财务杠杆水平高企,虽其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房企融资新规“三道红线”看,碧桂园剔除预收款项的资产负债率为77%,净负债率49.7%,现金短债比为2.1,踩中一道监管红线,仍属于“黄档”房企。
销售日益**,2022年前两月跌超20%
根据克而瑞**公布的数据,2021年,碧桂园共实现全口径销售额7588.2亿元,第五年在房企中称霸,不过,虽然还是老大,但7588.2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依然较2020年的7888.03亿,出现了3.8%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一路规模狂奔直至登顶“宇宙**房企”的碧桂园,**出现负增长,其实,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碧桂园的销售日益**,今年这个趋势依旧。
据碧桂园3月13日公告,2022年前两月,集团连同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91.2亿元,累计销售回款金额约人民币656.8亿元,2021年前两月,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868.7亿元,由此可知,碧桂园2022年前两月权益销售金额同比下降约20.43%。
可以看到,如今不少房企陷入信任危机,尤其是龙头房企的风吹草动更容易触动资本市场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