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杨百万的一百万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我们也可以从他的经历推测,你可能达到的顶在哪里。
有“杨百万”、“****股民”之称的资深股民于2021年6月13日去世,享年71岁。
杨怀定早年通过买**库券起家,此后成为上海滩首批证券投资大户,一度成为市场风云人物,在199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杨怀定发自内心地热爱股市,曾经表示**不会离开股市,他甚至给孙子起名“杨线”(阳线的谐音),小名“涨停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股市已经融入到他的生命。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A股市场的超级大户。“杨百万”被认为是**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今天,我们说几个和杨百万有关的事,也可能是和你我有关的事。
1 普通人的顶
我以前看过他的访谈,对他**搬砖国库券等等趣事也是无比崇敬。
就是我觉得,上海人,还有浙江那边人的确有生意头脑,有灵敏的嗅觉,可能和那种商业环境有关。
现在我想探讨下杨百万当年挣到的100多万,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根据报道,他是1988年下海,快速半年就能挣几十万,那么我们假设他1990年挣到了100多万人民币,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有一种方法是换个大家都认可的通用商品,房子。
1990年上海房子大概十几万一套,我搜索了一下,报道说上海房价2000多元人民币,按照70-80平米来算,要10-20万人民币一套。如果杨百万有100-150万元,可以买入算10套房子。然后生活靠房租,躺赚房价上涨收益。当年买的房子现在应该都是市**了,均价算他15万元,比2500元买入均价,升值了60倍。那么150万现在是9000万元;接近1亿,数量级应该差不太多吧?
另外一个思路,是用**M2来算。
1990年**m2是1.5万亿,2020年m2是227.5万亿,30年上涨了150倍。如果150倍来算,1990年的100万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5亿元。那么杨百万的资产如果按比例增长,现在是1.5-2.25亿。
不过,这些计算方法都是按后视镜看(也就是事后诸葛亮)。选择了**势的资产,估计杨百万当年100多万资产会落在1-2亿之间。
如果真能穿越,你回去当时会发现,那时车子比房子抢手。据说1995年的即开**,一等奖桑塔纳,二等奖夏利,三等奖是一套70平的房子……
为什么会这样?
当时都分房,没人有租房或者改善需求。也或者房子间交通不便,没法像现在开车很快就到,所以其实车子更能提升生活质量?(《夏洛特烦恼》中,夏洛告诉同学买房子,同学也买了,然后没多久就卖了。)
目前看起来,杨百万老师并没有**赚到1-2亿。据采访,2013还是2014年他说炒股资产达到2000万,但离1-2亿差得很远,当然其中还有资金买了房住、开了公司。(据称,杨百万重仓某股票巨亏,请见后文)
从以上算账思路来看,你可以发现,普通人想身家到9位数应该是不可想象的天花板。而且,这个算法还是按照上海市**的房子的算法,是顺风顺水的算法,也就是30年前要有100万,然后还要选择最nb的资产,**就是落在1-2亿。
2 杨百万的多个**
作为**证券市场的最早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
**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个到**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个聘请私人律师,**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企查查APP显示,杨怀定关联公司共有3家,目前存续的仅1家为上海杨怀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由杨怀定担任大股东,占股40%,他的儿子杨珏琦占股30%。
要说**,杨百万的**桶金是传奇。
在杨百万的自述中,他详细回忆了人生“**桶金”的赚取过程。
1988年,他从工厂辞职。此前,他通过业余时间赚了些钱,银行存款2万元。
当时,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要开放国债交易,先在上海等7个城市试点。“有交易就有价差,就有获利机会,于是我放弃把钱存银行的想法,去买**库券。”
1988年4月21日,上海开放国库券买卖。他一大早赶到网点,以开盘价104元买了两万元年利率15%的3年期国库券,当天下午涨到112元。“我赶紧卖掉,赚了800元,相当于在工厂工作时1年的工资。”
很快,尝到甜头的他发现,**8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而人民银行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一些试点城市的银行为了周转资金,会以低于面值(100元)的价格出售国库券,从而不同城市之间国库券出现套利空间。于是,他想到国库券异地买卖这条路子。
最初,他在合肥、上海之间来回跑。复利效应之下,两个月就赚到10万元。随着试点从**批7个城市扩大到第二批54个城市,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最远去过新疆、黑龙江,每张国库券各地之间的差价可以大到超过10元。
他的本金快速**,很快过了百万元,就不再亲自到外地跑,雇了几个人在**跑,自己坐镇上海用电话指挥。杨百万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析金融形势和经济状况,同时留心上海刚开张不久的股票柜台交易市场。
这是杨百万抓住的机遇。
**部分,我们通过算账发现,普通人的顶就在那里。顶天1亿,还不如曾经王健林的一个小目标。
这一部分,我说,没有抓住机遇,普通人连顶都看不到。像杨百万这样抓住机遇,还能去看看顶。
3 国库券收益率下降,转战股市
19**,他看到一篇文章说,由于保值利率的提高,信用社和银行把几十年的盈利都贴进去了,处于亏损的边缘。“我感觉到这是利率即将下调的信号,决定抛掉国库券,买进股票。”
杨百万的话的意思是,国库券收益率下降了,选择转战股市。
随后,他**次买入了“电真空”共计3000股,此前**涨到140多元,当时跌到91元。半年后股票开始**,电真空股价涨到800元,杨怀定将其卖出。
此后,电真空下跌,他再次买进500股,后来股价涨到500多元他又卖了。他卖出后电真空又跌回到370多元,而他又在370多元时再次分批买进。电真空股价后来涨到2500元。
不过,1992年,**资本市场遭遇自开市以来的**熊市。上证指数跌至400多点时,杨怀定认为指数已见底马上进去**,后股指又跌至300点左右,而他与很多股民一样被套牢。
虽然股票被套,但并没有影响到杨百万的投资嗅觉。
1994年,他从报纸上敏锐觉察到政府即将出台**政策,立刻将股票资金账户中**的2万元投入股市。果然,第二天证监会就宣布了3大**政策,此后股市一骑绝尘,从300多点**至1500点,仅用两周时间,他手中股票就翻了四倍。
后来,还有人专门来找他,希望将钱交给他来投资股票,但都被他一口回绝。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百万说,他投资股票要考虑3个层面:**是政策层面,比如新股发得多了,暂时就不会涨;第二是技术层面,看市场是不是到底了,到底了是**会涨的;第三就是市场人气,别人经常问他现在应该买什么,通过分析询问的**和方向,他心里大概就有数了。
此外,杨百万认为平和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能贪婪,要懂得见好就收。
4 看他,我们也是看自己
杨百万是个普通人,是不平凡的时代成就了他,而他也幸运地成为这个不平凡时代的某种象征。
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陷入误区的散户朋友不断追究杨百万现在究竟身价几何,是否外号应改成“杨千万”、“杨上亿”了,或者猜测他是不是在某个股票上栽了跟头,亏损严重,身价缩水。(为解大家疑惑,贴在此。有人猜测是**石油。**石油上市从48元一路下跌至30元横盘一小段时间,杨百万在某媒体公开号召股民们大胆买进,并说自己已重仓,等着数钱吧之类,但中石油横盘向下,一泻十几年不回头,**至4元多,现在5元多,后复权8元多,听从杨百万的散户损失惨重,不知杨百万重仓的中石油是否留作传**?愿杨百万一路走好。)
这些其实不重要。
杨百万知道自己这个外号的意义。“杨百万”并不只是表示个人的财富和身价,其中有更深的纪念与象征的价值。
除了时代赋予的机遇之外,杨百万取得成功并保持不败,也有其个人素质方面的因素,据观察,他极其勤奋,努力学习,特别是始终保持着清醒和理性。名满天下而不失平常心,这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他说,他经历市场近二十年,从不参与坐庄,始终保持一个散户的本色。
他总是选择在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上向散户发出提醒和警告。他曾经说,现在的工作之一就是为散户站岗放哨,这是他回馈市场的一种方式。他多次表示,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市场上宣传、培养成熟理性的投资理念,为支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他说,经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他已经完成了从一个投机者到理性的投资者的蜕变。
杨百万的经历,值得我们揣摩。
经典语录
股市不相信眼泪,谁笑到**才笑得**。
股市中不比谁赚得多,而要比谁活得更长、更潇洒。
我不是股神,我不是股评家,我是标标准准的散户。做散户不可悲,但千万不要做散户中的傻户。
股市诀窍就四个字:**逃顶;股市就两个字:赢、输。
股市中不能做死多头,也不能做死空头,要做坚定的滑头;低吸高抛、**逃顶,见好就收,落袋为安乃真英雄。
不经过熊市的股民,不是一个成熟的股民。
我最多不会持有超过3只股票。每个时期都是这样,选择3只股,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有的散户持有十几只,结果一跌,跑都来不及。
“不倒”秘诀:信奉“落袋为安”,不把钱全投进股市。
炒股,**不要定什么不现实的目标,脚踏实地才是取胜之道。
股市中,不要惧怕被石头绊倒,但**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