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一则关于“知名量化私募明汯投资创始人、董事长裘慧明8月28日以2.85亿元拍得上海浦东一套豪宅,次日晚间就降价脱手卖出”的传闻,持续在私募圈热传。对此,明汯投资方面向**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回应称:“该传闻纯属子虚乌有,对于这一恶意网络造谣,公司方面已经让律师介入,后续可能报案处理。”
2.85亿买上海豪宅的私募大佬裘慧明是谁?
在经历了30轮竞价后,有“沪上**豪宅”、“**十大豪宅**”之称的华洲君庭一处别墅,在8月28日以2.85亿元成交。7万余人次围观之下,竞得人裘慧明的名字迅速登上网络头条。多家媒体确认后,证实裘慧明为知名量化私募明汯投资的创始人、董事长。
2014年,裘慧明创办上海明汯投资,曾是****家突破千亿规模的量化私募,目前,其管理规模超过700亿,是**资产管理规模**的量化机构之一。
屁股坐不住科研板凳
裘慧明是复旦大学高材生。他曾对媒体表述:“来没觉得考**有多难,考**我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考**才有感觉。”
上大学前,裘慧明在学校里不仅总分常年保持**,每门学科也都是**名。1995年,裘慧明从复旦大学**后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远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和博士。
物理系出身的裘慧明曾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成为下一个杨振宁。“做个物理学教授,在学术上做出一些比较重要的贡献。” 他也认为,“如果做一个比较中庸的教授,没有多大意思”。
渐渐地,裘慧明发现科研道路并不适合自己。
一方面,从发展上来看,美国的物理学教授通常需要做五年博士后,彼时裘慧明已意识到,自己无法短期内在科研方面做出大方向上的突破。
另一方面,裘慧明生性思维活跃、想法发散,需要耐住性子苦苦钻研的科研,似乎并不适合他的性格。“我开玩笑说,科研就是看屁股能不能坐得牢,我们同学里面**做教授的,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屁股坐得最牢的。” 裘慧明说。
彼时,量化投资在美国已经开始盛行,大批精英涌入私募基金市场,裘慧明看到自己的师兄们纷纷闯入华尔街,自己也动了去金融圈闯荡的念头。
**步,他进入瑞士银行的高频交易组做研究员。2001到2003年,据说他所在的小组做到了世界上**的高频交易小组。 “2002年的时候,我们做股票日内高频交易,每小时都是挣钱的,用500万美元赚了2.5亿美元。”
不过,他仍然感到这并非自己的舒适区。他日后分析到,“我应该是一个还不错的研究员,但从性格来说,我感到自己更适合做交易。上大学时,社会学、经济学、投资学各方面的书我都会看,做量化交易要用到数学和建模,和以前的学习都可以融会贯通。”
因为更喜欢量化交易,裘慧明转至瑞士信贷做股票日内高频交易。从此,开启了自己的“量化人生”。
乐观坚定的人生风格
量化投资讲究规律、策略和踏实的步调,这与裘慧明的个人风格**适配。
他曾对媒体透露,在美国的时候,每次去**,他不是玩德州扑克,就是玩21点。**里只有这两个项目游客能赚钱,因为他们有机会控制胜率。
裘慧明坦言, “只有在胜率有优势的时候我才有信心下注。”
他的信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从过往的挫折中磨砺而生。2007年是裘慧明在瑞士信贷工作的的第六年,这一年由于市场突发因素,裘慧明的量化管理组合出现了约5%的回撤。老板害怕回撤进一步扩大影响团队业绩和奖金,不顾裘慧明反对,强行砍掉了裘慧明的仓位。
裘慧明说,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老板能相信自己的策略,等待市场自然修复,那么组合净值几周就能收复失地。
裘慧明由此想清楚了,市场上充满无数的不确定因素,但有一件事你必须100%确定,那就是“我的方法有效”。量化投资也好,价值投资也好,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要对自己的方法有**的信心。因为即便是有0.01%的怀疑,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情绪因素会干扰你处理信息的方式,这0.01%会被**放大,**使你的决策偏离了初衷。
有趣的是,裘慧明的坚定,在他此次出手上海豪宅的拍卖过程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次竞价开始不久后,裘慧明以“H4101”的竞买号参与竞价,**出价2.38亿元。同期,还有其他四五位竞买者一同参与竞拍。
竞拍价格超过2.3亿后,竞买者出价次数明显变少,平均出价次数在3-4次左右。“H4101”背后的裘慧明则势在必得,连续出价8次,每次有人出新的价格,裘慧明都会马上给出更高的价格,**如愿以偿。
私募大佬的简单生活
与多数人的想象中不同,豪掷千金购买房产的裘慧明,私下却过着相当简单的生活。
每天晚上十二点到一点钟睡觉,躺下两分钟就睡着。早上六点半到七点起床,上下午交易时段不见人、不接电话。一碗简单的咸菜肉丝面,裘慧明能连续吃一个月。
与此同时,裘慧明也会花钱、肯花钱。2014年起,裘慧明投入了大量资金吸引人才,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一个学霸级的投研团队,名校的硕士**生占了80%以上。“我们也会从金融机构挖人,就是要保证投研坚持走在前面。”裘慧明表示。
面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裘慧明的态度始终淡然。“资金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数字,如果有回撤证明我们模型做得不够好,每一次回撤都是鞭策我们继续完善模型的契机,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在金融行业打拼了半生,“投资”对他而言,已经从一种挣钱方式,转变成了纯粹的**。
他曾向媒体表示,“投资很难让我特别不开心。”工作中的差错,会让他感到“挺郁闷的”,不过他认为, “这种事情你纠结它没有意义,过去你再不开心能挽回吗?只能未来更小心,采取措施来防止出错,把未来做得更好。”
裘慧明曾说,“我只要能做,**没有退休的想法。因为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而不只是挣钱的工具。”拍下豪宅,看起来只是裘慧明在投资人生中无意中被放大的一则小插曲。
(文章来源:**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