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创业是人生暴富的最好途径,就是因为它可以不断积累资产,且享受的永远是资产的底价。
——坤鹏论
本文的重点清单
1.什么是“资本公积”?
2.“资本公积”包括什么?
3.“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实收资本”有什么不同?
4.上市之初的股票发行价格如何确定?
5.什么是股票发行价格?
6.股票发行定价的方法有哪些?
7.我国如何计算股票发行定价?
在我们的大A股,高价发新股司空见惯,因此,投资者理解“资本公积”应该不难。
1.为什么会有“资本公积”?
首先,它为什么会存在呢?
前面坤鹏论讲了“实收资本”这个科目,就是股东投入到公司的钱,也就是受国家监管的“注册资本”。
但是,一家企业的资本不可能一成不变,资本增值了怎么办?有人赠送企业钱和设备怎么办?
这时不能放在“实收资本”里来核算,因为国家规定这个科目只能核算股东投入公司的钱。
所以也就有了“资本公积”的出现,“资本公积”也就包揽了“实收资本”不能干的关于“资本”的活儿。
公积是什么意思呢?
它就是准备着的意思。
“资本公积”就是资本准备金的意思,是一个候补,一个替用,随时可以转换为“实收资本”供企业使用。
总之,“资本公积”就是“实收资本”的替补队员、管家婆、一个企业的存款。
2.什么是“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指的是,公司由投入资本本身所引起的各种增值(公积金),也称“资本公积金”。
如:超过票面价额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额、公司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
这些增值一般不是由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也就是说,它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不是由企业利润转化而来,是企业非经营原因产生的资产增值,是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
它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本质上属于资本的范畴。
所以,“资本公积”是一种准资本或资本的储备形式,经过一定的程序可以转为资本。
资产负债中的“资本公积”科目存放的是股东的投入,所以,在公司存续期间,不是经过交易产生的公司所得,一般都会被归入到“资本公积 ”科目。
不过,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采取公允价值划式核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波动,不放到这个科目。
3.“资本公积”的用途是什么?
要注意的是,“资本公积”不是由企业利润形成的,它虽然被视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其用途为转增股本,但不能用来分配,也就是不得任意支付给股东,一般只有在企业清算时,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才能将剩余部分返还给投资者。
不允许分配,主要为了防止将融资过程中的资本增值当作利润分掉,成为老股东吃新股东投入资本的庞氏骗局。
同时,《公司法》(2013年修订)第168条规定:“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4.茅台的“资本公积”
茅台2018年财报显示,其“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374,964,415.72元,与期初没有变化。
从注释可以看到,主要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只有区区91.57万。
1.会计准则的分类
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可计入“资本公积”的贷项有四个内容:
(1)资本(或股本)溢价
资本溢价是公司发行权益债券价格超出所有者权益的部分。
股本溢价是公司发行股票的价格超出票面价格的部分。
比如:股票面值1元,总股本1亿股,“实收资本”就是1亿元。
如果股票发行价是10元,多出来9元,合计就是9亿元,它被称为股本溢价,进入“资本公积”。
(2)其他资本公积
它是由特定资产的计价变动而形成的,当特定资产处置时,其他资本公积也应一并处置。
因此,其他资本公积不得用于直接转增资本(或股本)。
有人说,会计新准则后,其他资本公积都被替换了,这个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其实,只有一部分是需要转换的。
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贷方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涉及到外币业务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资产评估增值
是按法定要求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时,重估价高于资产的账面净值的部分。
比如:企业清产核资或兼并重组时资产评估增值部分、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评估增值部分等。
(4)资本折算差额
是外币资本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差额。
比如:企业收到外币股本投资、相对于签订投资合同时汇率发生变化带来的损益等。
2.从能否转增资本分类
(1)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
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2)不可直接用于转增资本
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和关联交易差价等。
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从而导致投资企业按其持股比例或投资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对于这类“资本公积”项目,在会计处理上,首先将其计入“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和“关联交易差价”科目,在相关资产处置之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或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注册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者资产。
因此,它与“留存收益”有根本区别,因为后者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的。
“资本公积”尽管属于投入资本范畴,但它与“实收资本”也有所不同。
“实收资本”一般是投资者投入的、为谋求价值增值的原始投资,而且属于法定资本,在金额上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1.什么是股票发行价格?
公司准备上市发行股票时给每股设定的价格叫股票发行价格。
因为上市是募资,所以一般要先确定一个募资总额。
也就是筹资是为了公司的什么项目,大概要筹集多少钱。
接着就是股票发行价格。
它是确定股票发行计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发行人与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后的表现。
(1)如果发行价过低
这将难以满足发行人的筹资需求,甚至会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
首先,如果发行价太低,之前按高估值入局的后几轮投资人会面临上市就亏损的残酷现实。
其次,公司估值会是受限于之前类似优先股股东对赌协议的约定标准。
比如:小米招股书中有一个对赌协定,如果公司在2019年12月23日前没有完成合格上市,则需要赎回。
(2)发行价太高
这又将增大投资者的风险,增大承销机构的发行风险和发行难度,抑制投资者的认购热情,甚至影响股票上市后的市场表现。
同样以小米为例,它开始坚持较高估值,对其上市带来了不少麻烦。
雷军不得不四处出击,玩命做宣传,奔波于香港、美国做路演,还找来知名好友支持打气,最后还要请基石投资,又是给折扣,又是承诺回购,帮助其“刷单”。
2.股票发行定价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从各国股票发行市场的经验看,股票发行定价最常用的方法有:
(1)累积订单
美国证券市场经常采用的方式。
承销商先和发行人商定一个定价区间,再通过市场促销征集各个价位上的需求量,进行摸底。
之后在分析需求数量后,由上市承销商与发行人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2)固定价格
这是英国、日本、香港等证券市场通常采用的方式。
基本做法是承销商和发行人在公开发行前商定一个固定价格、然后根据此价格进行公开发售。
(3)累积订单和固定价格相结合
主要适用于国际筹资。
一般在进行国际推荐的同时,在主要发行地进行公开募集,投资者的认购价格为推荐价格区间的上限。
等国际推荐结束、最终价格确定后,再将多余的认购款退还给投资者。
3.我国如何计算股票发行定价?
目前,我国的股票发行定价属于固定价格法,也就是在发行前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市盈率法来确定新股发行价。
之前坤鹏论讲过,P(股价)=EPS(每股税后利润)×PE(市盈率)
A股的新股发行价也遵照这个公式,所以要先确定EPS和PE。
EPS(每股税后利润)是衡量公司业绩和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它的公式为:
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当年预测利润÷发行当年加价平均股本数=发行当年预测利润÷(发行前总股本数+本次公开发行股本数×(12-发行月份)÷12)
PE(市盈率)是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它也是确定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
PE的确定主要会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然后再考虑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近期股市的规模供求关系和总体走势等因素。
所以,主要借鉴行业平均PE、龙头企业的PE、相类似企业的PE。
总的来说,PE主要反映的是投资者的情绪,因为它是价格指标,是对未来的定价,未来谁也无法预测,所以,本质上就是情绪使然。
4.发多少股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募资总额确定了,发行价也算出来了,发行数量也就基本定下来了:
发行数量=筹资金额÷发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