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华为再有重磅发布:全新升级的鸿蒙操作系统鸿蒙4(HarmonyOS 4)正式发布,华为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星闪(NearLink)也正式发布,并将为鸿蒙提供更强大的连接能力,此外,盘古大模型也将接入鸿蒙,令其具备更强大的AI能力,截至目前,鸿蒙生态连接设备已超过7亿台,开发者数量超220万,Api日调用超590亿次。
“鸿蒙生态走过了艰难的四年,回首望去,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的旗舰手机也正走在回归的道路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在华为终端开发者大会2023上表示。
华为手机走在回归道路上
8月4日,一年一度的华为终端开发者大会2023在东莞篮球中心举行,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亲历现场发现,各界对华为终端的热情依旧,会场座无虚席。
余承东在主题演讲环节表示,鸿蒙生态走过了艰难的四年,回首望去,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的旗舰手机也正走在回归的道路上。
余承东详细介绍,2023年二季度,华为手机市场份额增幅76.1%,高端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华为智能穿戴产品累计发货量已达1.3亿台,2023年一季度华为手表位居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份额第一;另外,华为鸿蒙生态设备超7亿,Api日调用超590亿次,开发工具DevEco活跃用户数超40万。
前不久,市场曾有消息称,华为正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重返5G智能手机行业,华为应该能利用自身在半导体设计工具方面的进步以及中芯国际(SMIC)的芯片制造,在国内采购5G芯片。
不过,华为、中芯国际方面均未评论此事。8月4日,当记者问及华为一位在场员工有关华为5G手机年底会否回归时,这位员工也表示,不方便回答。
鸿蒙4将接入AI大模型
回顾鸿蒙发展历程,2019年8月,华为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19上正式发布鸿蒙操作系统;2021年6月2日,HarmonyOS 2(鸿蒙操作系统)发布,首次在华为手机端升级,这意味着搭载HarmonyOS系统的智能手机已经变成面向市场的正式产品。2022年7月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HarmonyOS 3,该系统支持打印机、智能眼镜、车机在内的12种智能设备组合协同,同时除手机外,智慧屏、PC等设备也可以成为超级终端的中心设备。
今年的华为终端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再带来升级版的鸿蒙——HarmonyOS 4,余承东称,HarmonyOS 4具备元服务、分布式万物互联、大智慧、更安全、更个性等特点。
具体来看,余承东介绍,HarmonyOS 4将接入AI大模型,在华为盘古大模型的赋能下,华为AI手机语音助手小艺在智慧交互、高效生产力提升和个性化服务三个方向持续增强,从标准指令到自然对话,怎么说都能听得懂,还可以帮用户快速摘要资讯信息,还能辅助文案生成、图片二次创作,同时能记录更多琐事、灵感,熟悉日常偏好、习惯,成为更懂用户的日常助手。
华为终端BG首席运营官何刚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介绍,华为手机语音助手小艺月活用户数超2亿,智慧屏小艺日均唤醒数为7次以上。
据了解,鸿蒙4首创个性交互主题,用户可以通过AI抠图识别主体,搭配多种艺术背景,把照片变成精美壁纸,还可根据用户视线动作提供平视、俯视和仰视3种不同角度。同时,HarmonyOS 4还带来全新表情家族,对超过1800个表情进行重新绘制,让眉眼细节更生动细腻。
另外,余承东还在会上宣布华为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星闪(NearLink)正式发布。华为称,星闪汇聚了国内外300多家头部企业和机构的集体智慧,用一套标准集合蓝牙和WiFi等传统无线技术的优势,适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工业智造等多种场景,可为鸿蒙万物互联提供更强大的连接。
与此同时,车机互动也备受关注。余承东介绍,HarmonyOS 4进一步优化了智能座舱体验,让车内屏幕也支持多设备协同,仅需轻轻一拖,车机屏幕画面即可流转到后排屏幕,前后排同步观影,超级桌面将支持更多应用,在座舱大屏上可通过超级桌面打开手机游戏,超级桌面还能接入无人机的手机应用,用户可以在座舱大屏观看航拍影像。
“HarmonyOS 4将于8月4日下午4点后开启升级。”发布当日,何刚便公布了鸿蒙4的升级计划,今日起,华为将为Mate 50系列、P60系列、Mate X3、MatePad Pro 12.6 英寸等34款产品启动公测升级,同时为P40系列、Mate 30系列以及nova 9、nova 10等35款产品启动花粉Beta招募。除此之外,华为还将于2023年下半年陆续展开对华为智能表、智慧屏、路由器等多款产品的HarmonyOS 4适配更新,2024年还有更多设备升级。
7月31日,深圳工信局曾发文,提出要推动开源鸿蒙、欧拉产业创新发展,目标直指到2025年,深圳操作系统技术能力全体系增强,关键卡脖子技术清零,推动鸿蒙、欧拉比肩全球领先操作系统,深圳鸿蒙、欧拉产业主体超千家,全国在用设备规模达10亿台,并将逐步推动鸿蒙走出国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