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曾书书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4月份社零数据。4月,我国社零总额为3.49万亿元,同比 18.4%(前值为10.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3.13万亿元, 16.5%(前值为10.5%)。1-4月社零总额为14.98万亿元,同比 8.5%,两年复合增速 4.1%。
历经去年的消费低迷,今年来以肉眼可见(超预期)的速度在复苏。这给我们的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宏观条件。
一、三个业务板块
1、液态奶
2003-2021年公司液体乳系列产品收入,由39.79亿元提升至849.1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8.53%。
2022年,公司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49.26亿元,疫情下仍正增长,23Q1液体乳营业收入217.4亿元,依旧稳健,整体市场零售额份额继续稳居行业第一。
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液奶基本盘表现极具韧性。一是2022年12月防疫政策放开后感染高峰期随之而来,对消费冲击最严重的时期集中在2023年一季度的1、2月份;二是由备货前置&疫情后自饮/送礼场景切换扰动错位共同导致液态奶高基数下略有下降,只是短暂的影响。
从人均消费量角度来看,2019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22kg/年,远低于欧美国家人均100kg/年,也低于日韩平均40kg/年。根据欧睿数据预计,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乳制品消费市场。
由此可知,我国液体乳市场的增长空间还是挺大的,远没有到达天花板。作为液体乳市场的老大,依然会坐享行业增长的红利。
2、奶粉及奶制品
2016-2021年公司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由54.56亿元快速增加至162.0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4.33%。
2022年,公司奶粉及奶制品实现营业收入262.60亿元,同比大增62.01%;23Q1营收74.4亿元,同比增长 37.9%。
2018-2021年公司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由5.6%增加至7.4%。2022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升至12.4%,增速行业第一,儿童奶粉实现翻倍增长,**奶粉市占份额及增速均稳居第一,市场竞争力优势突出。
婴幼儿奶粉细分赛道在我国奶粉行业占据主要地位,据欧睿数据统计,2014-2021年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由1306.76亿元增加至1813.1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6.77%。
公司早期入局奶粉行业,在婴幼儿奶粉领域有着21年母乳营养研究经验和5大专利配方,创造出一个百亿超级大单品“金领冠”,成为中国增速最快的婴配粉品牌;同时针对不同年龄结构和功能需求,公司率先切入**奶粉“健康 功能”新蓝海赛道,助力整体业绩增长。
奶制品(奶酪),2017-2021 年中国奶酪零售市场规模由49.9亿元增加至122.7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5.22%,国内奶酪市场规模呈逐渐增加趋势。从人均消费量来看,与日美等国相比,我国人均奶酪消费量处于低水平但呈增长趋势,2017/2021年我国人均奶酪消费量分别为0.08/0.13千克。
从需求端来看,奶酪属于乳制品中的升级产品,产品富含钙、高蛋白和矿物质等营养,经过近些年的市场教育,消费者对奶酪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
这一点,在伊利奶酪业务跨越式增长上也得到印证。2022年,公司奶酪业务终端市场零售额份额同比提升了3.5个百分点,增速在规模以上品牌中稳居第一,远高于行业水平。
3、冷饮业务
2022年,公司冷饮业务营业收入95.67亿元,同比增长33.61%。23Q1冷饮产品的收入37.9亿元 35.7%。
冷饮业务因起步早,早期收入占比较高(2003年占比19.64%),近几年收入占比较为稳定(2021年占比6.50%),成为辅助液体乳业务及奶粉类业务的第三大发展板块。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披露,我国冰淇淋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839亿元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1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1.36%。
2021年中国冰淇淋行业线下市场份额前三名分别为伊利(19%)、和路雪(15%)、蒙牛(9%)。根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2022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最多的冰淇淋品牌为伊利与蒙牛,占比分别达75.5%/71.3%,伊利股份稳占行业龙头地位。
根据2023年一季报,伊利股份液体乳营收占比65.23%,奶粉及奶制品营收占比22.33%,冷饮产品11.38%,其他占比1.05%。
从营收增速上看,“基本盘”液体乳板块规模大,维持稳中优进;冷饮板块增速快,营收占比逐年增加,被视作伊利的“新增长极”;奶粉及奶制品板块,营收高增长,占比也要比冷饮板块大不少,是伊利股份营收的主要驱动力。
二、长期竞争力不动摇
不管是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还是冷饮业务,竞争的还是奶源和渠道力。
1)在原奶布局方面,目前伊利股份已经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的奶源布局。
当前伊利已在内蒙古、河南、宁夏、河北、山东等20多个地区广泛布局了多个现代化乳业集群,这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为加强对终端的掌控能力,早在2006年,伊利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织网计划”,历时5年,结合经销商和直营模式,完成了“纵贯南北、辐射东西”的全国性市场布局,达成了生产、销售、市场一体化运作,成为中国首家覆盖全国市场的乳制品企业。
三、估值底部
今年来消费板块整体回调,伊利股份却在近月率先反弹,走出一波震荡上涨行情。尽管如此,截至5月31日收盘,伊利估值仅为19.61倍PE(TTM),估值分位数为10年以来的8.9%,仍处历史绝对安全边际区域。
最近机构一致预期,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29亿元、1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17%、15.6%。
预计乳业经营已告别底部,在消费复苏主线下,龙头伊利股份未来持续成长性仍足,因此相较其他食品饮料龙头估值普遍在25倍PE以上,伊利已被明显低估。此外,19 年以来公司分红率维持在70%以上,当前股息率为3.5%,已提供较好收益安全垫。
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