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祥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港股上市公司祥生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陈国祥,因病于2023年4月16日00:26与世长辞。
据祥生内部知情人士透露,陈国祥得的是恶性淋巴癌。
公开资料显示,陈国祥出生于1951年7月,大学本科学历。因开发诸暨众多楼盘,祥生被称为“诸暨第一房企”,而祥生控股创始人陈国祥也被当地人称为“陈半城”。
梳理发现,2023年已有多位公司掌门人病逝。
2月10日,杉杉股份董事长郑永刚(突发心脏疾病)病逝,享年65岁;
2月11日,三力士创始人、控股股东、董事吴培生因病逝世,享年76岁;
2月14日,中马传动实控人之一、原董事长吴江因病逝世,享年55岁;
另据河南盛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消息,4月15日,集团创始人李喜朋在郑州颐和医院去世,享年60岁。
官网信息显示,李喜朋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拥护者,河南民营企业的开拓者,民生公益事业的践行者,社会办医疗卫生事业的先行者。
“他走得很安详。”据消息人士透露,李喜朋此前积劳成疾,后虽辗转北京、上海两地治疗,但最终未能治愈。
从心脏疾病到淋巴癌,他们的离去令人惋惜,也让人惊疑:人到中年,为何各种病痛都来了?
陈国祥所患的恶性淋巴癌要从淋巴结说起。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它是一种椭圆形或者长条形结构,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一般不超过1厘米。
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质地柔软,可活动,无压痛,可以被我们摸到,深部淋巴结需要借助影像检查才能看到。
河南省肿瘤医院淋巴乳腺综合内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刘艳艳表示,淋巴结肿大其实是人体的一个报警信号。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炎症。一旦出现炎症反应,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或是淋巴结出现反应性增生,都会导致淋巴结肿大。这种炎性淋巴结肿大多无大碍,病因去除后可以完全恢复。
二是肿瘤。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会持续、进行性肿大。这个时候就要特别当心了。
淋巴癌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是一种“爱乱窜”的肿瘤。
多数情况下发生于淋巴结,但也会起源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比如胃肠道、骨头或甲状腺、头颈、鼻咽等。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我国死于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9.9岁,低于所有恶性肿瘤平均病死年龄58.2岁。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玉富表示,其实,淋巴瘤有以下危险特征,需要注意:
预防淋巴癌,做好五点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可树表示,预防癌症,生活中要做好以下5点:
学会缓解压力。现代人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精神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压力过大,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学会缓解和释放压力,懂得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饮食要合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过度吃垃圾食品、长期吸烟喝酒、经常吃咸辣的食物、吃过热过冷以及过期和变质的食物。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经常饮食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则引起身体免疫功能下降。
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
如果是预防淋巴瘤,还需避免辐射。若人体长时间接触辐射物体,容易诱发淋巴瘤。生活中,尽量避免辐射源。
大多数人到了中年,身体逐渐走“下坡路”,渐渐会出现一些疾病,需要大家提高警惕。
癌症。美国癌症研究所曾发布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人群的罹患癌症风险数据。数据显示,亚洲人从40岁开始,罹患肿瘤的风险突然增加,在40~49岁,罹患癌症的风险比30~39岁的风险高2.5倍。
中风。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至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为1704万。
心梗。根据2020年4月《中国急救医学》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30~63岁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而急性心肌梗死就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之一。
房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殷跃辉表示,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
以往房颤多以老年人为主,近年来开始在高节奏工作和不健康生活状态的中青年白领人群中蔓延。
腰椎间盘突出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主任吴小涛表示,腰突症最青睐40多岁的男性,烟民和胖子尤其得注意腰。
青光眼。青光眼是世界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在2015年世界青光眼周活动上,北京同仁医院专家表示,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
关节痛。人到中年,身体不少零件都开始老化,膝关节首当其冲。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斯明研究发现,一般人膝关节疼痛的发病高峰是在40岁以后,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肥胖。过了40岁,人们的体重控制就开始走下坡路,因为身体代谢慢了。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病,同时也与很多其他疾病有关。
企业家或者说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因为工作需要,可能经常参加应酬,抽烟、喝酒、熬夜成常态,面临的压力往往也很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兼健康促进中心主任陈丽英的建议是要进行自我调整,比如在应酬上要节制,一些可参加可不参加的应酬就不一定要参加了;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进行运动,哪怕花五分钟、十分钟时间在办公室做做广播操也好。
在陈丽英的印象中,这些年企业家或成功人士身体出现状况的比较多,而且不少人还比较年轻。“人就像是一台机器,不要等出了问题再来修,而应该像汽车保养一样,到一定时间(或跑了一定公里数)就要去4S店做保养,要早做体检。”
陈丽英说:“光是体检还不够,还要根据体检查出来的问题(苗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这些问题恶化成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体检后不做改变,体检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日常坚持做好7件事,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都会远离你。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了“生命简单七法则”,根据7项指标评估心血管健康,分别为:
1. 吸烟状况2. 体重指数3. 身体活动4. 饮食5. 总胆固醇6. 血压7. 空腹血糖
1. 及时戒烟
必须彻底戒烟。吸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必须坚决戒除。不吸烟的人要劝阻周围吸烟的人,拒绝二手烟、三手烟的伤害。
2.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身材就是在远离疾病。想减肥,管住嘴、迈开腿是最有效方法。没胖的人尽量不要胖起来,胖了的人,尽快控制体重。
3. 保持运动
保持规律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结肠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改善认知、睡眠和生活质量。
推荐的成年人运动量(图自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4. 规律饮食
(1)肉类摄取要适量,优先选择鱼。《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避免或尽量少食用加工肉品如香肠、火腿、培根、咸肉、腊肉等。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5. 控制“三高”
(1)血压标准: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
(2)血糖标准: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正常血糖值为:空腹血糖<6.1毫摩尔每升,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每升。
(3)低密度脂蛋白标准:正常值为<3.4毫摩尔/升
低密度脂蛋白,常被称为是“坏胆固醇”。它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9)》建议:大多数人和冠心病中低风险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为<3.4毫摩尔/升。
“三高”患者尤其要注意2个误区:
(1)服用药物后不监测“三高”指标
很多“三高”病人到医院看病、吃上药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这是错误的。服用药物治疗后一定要定期监测“三高”指标,了解控制情况(太高或太低都不行),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三高”指标达到标准后,随意停药
多数患者、特别是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和(或)糖尿病者均需要长期用药。不能因为一段时间治疗后,指标降低到了目标值以下,就自行停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否则会明显增加疾病风险。
健康自测:
研究者发现,和心血管健康评分在7年间维持为不健康的参与者相比:
评分由不健康(0-7分)增加至中等健康(8-11分)或健康(12-14分)的人,心血管事件、癌症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49%、23%和49%;
评分由中等健康(8-11分)增加至健康(12-14分)的人,相关风险分别降低了66%、38%和63%。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