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基金业务中,投资者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等费用。基金费率改革旨在优化基金费用结构,降低投资者的成本,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那么基金费率改革带来了什么呢?
谈起此次降费改革方案,多名从业者及行业专家都感慨“靴子终于落地了”,有从业者还将方案发布当晚称为“公募基金不眠夜”。
按照改革工作方案,降低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只是整个降费改革的第一步,降低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完善费率披露机制、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等已同步被提上改革日程。
“对于这次降费改革,大家还是有预期的,因为我国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一直相对较高,管理费率为1.5%的产品占主流。”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陈嘉禾说,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权益型产品的收益率没有投资者想象的那么高,“可能也就8%-10%之间,那么1.5%的管理费率,再加上托管费,相当于收走了收益的近1/5”。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韧看来,这两年证券市场波动较大,很多基金的表现不是特别好,这让广大基民对于公募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模式“积攒了些情绪”。
王韧曾在多家证券公司担任研究部高级经理、首席策略师。他告诉记者,公募基金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产品,主要面向中小投资者,本身就具备普惠金融的功能,所以降低管理费率是回归它的行业本质。
2022年公募基金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公募基金全市场194家基金管理人仅65家基金实现正收益,年度合计亏损1.47万亿元,是近10年以来亏损幅度最大的一年。但与此同时,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的报酬却没有减少。据统计,2022年全年公募基金总收取管理费用1458.26亿元,比2021年上涨39亿元。
曾帅告诉记者,此次降费改革让利,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的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按照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销售机构收取的尾随佣金比例最高不超过基金管理费的50%。若按50%的尾佣比例,根据各基金公司收入下滑预期测算,三方渠道尾佣收入预计将下滑74亿元,降幅约10%。
“实际上,基民们对于管理费下调0.3个百分点,可能是无感的,因为大家买基金时看到的只有净值,而净值是扣除掉管理费和托管费之后的净值。”在王韧看来,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基金的费后收益,其核心是基金管理人的投研能力。而这次降费改革,也在倒逼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提高投研能力及风控水平。
证监会此次为配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推出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中,就包括支持基金公司拓宽收入来源,推动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支持基金公司申请基金投顾业务资格,实施业务转型,允许基金管理人依法对个人养老金等特定资金投资的基金份额设定更低的管理费率等。
在中邮创业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江刘玮看来,改革后,中小型基金公司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身实力和资源的定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他说,中小型基金公司可以选择专注于特定的客户群体,例如机构投资者、高净值客户、特定行业或地区的投资者等,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投资管理服务;还可以考虑与其他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券商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是个漫长的过程,更多还是在于人员专业性的培养,管理能力的高低也与资金属性的长短、基金公司是否与投资人利益绑定相关。”陈嘉禾举例说,当基金持有者要求基金经理3个礼拜或3个月必须出业绩,而不是追求长期价值时,整体的管理能力将很难提升。
平安证券金融团队发布的周报也显示,短期内,资管机构业绩或将受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费率调整有助于基金公司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提升竞争优势、吸引中长期资金流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平时与不少基金公司商务、银行理财经理打交道的曾帅记得,一些基金公司总会推荐短期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的产品,“但从销售机构的角度来说,更应该从专业的研究角度出发,确保选择的产品经得起检验,要有一个中长期的视角。”
他说,公募基金业是个“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人员结构、资金属性、投资者教育等多方面发力,“这次降费改革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