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南都·湾财社推出“透视广州国企改革”专题第四篇报道,剖析广电计量(股票代码002967)过去三年的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之道。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万多家,但存在高度碎片化、无序竞争严重的现象,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机构仅有579家。黄敦鹏认为,发挥国有平台、上市公司、全国布局等优势,积极推动行业优质资源整合。凭借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有信心打造成为检测领域的头部企业。
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性增长
今年,广东省和广州市都在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而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计量与检验检测是国家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产业升级、公平贸易保障等的技术支撑力量,对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作为扎根广州、布局全国的国有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广电计量也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黄敦鹏表示,今年广电计量将围绕“强化效益经营 优化业务结构 夯实基层管理 打造优势平台”的年度经营主题,以提升经营效益为中心任务,在经营效益和产业质量方面下狠功夫,推动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广电计量成立于2002年,是广州无线电集团旗下A股上市企业。广电计量前身是原信息产业部电子602计量站,截至2021年底,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由2002年的294万元增长至22.47亿元;拓展分(子)公司60多家,成为一家全国布局、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
这得益于计量检测市场庞大的体量,2017-2021年检验市场规模由2633亿元增长至4090亿元,2021年增速为14.4%,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等传统领域检测需求高速增长,另一方面,高端装备、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均处于高景气发展期,也极大地支撑了计量检测行业的持续景气。
同时,广电计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守独立第三方立场,在资金、技术、公信力三方面均建立了较强的壁垒,通过“产业 资本”战略扩展业务及地域。
在黄敦鹏看来,广电计量这些年的迅速壮大,还得益于混改,市场化的分配机制、用人机制、业务考核机制。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较早完成市场化改制的国有检测机构,同时也是较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制、建立多元化的国有控股治理结构的公司。”在2021年年报里,广电计量把体制改革作为自己的核心优势之一。早在2009年,在政府和无线电集团的主导下,广电计量进行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改制,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同时,增资扩股引进了核心经营管理层持股。目前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18.08%。
广电计量表示,通过这些举措,核心骨干员工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充分调动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而搭建了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9年11月8日,广电计量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
业务结构转型,开辟多元专业线服务
2020年9月30日—2022年9月30日,广电计量营业收入增长60%,总资产增幅分别达到69%,但净利润略有下滑,特别是2021年,扣非净利润出现了201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对此 ,广电计量解释称,主要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但职工薪酬、折旧费用及房屋租金等成本费用较快增长。
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增速不匹配等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开辟多元专业线服务,成为广电计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检测机构只停留在单纯的检测服务层次,体现不出技术竞争力和差异化”,黄敦鹏表示,往科研和咨询领域延伸,可以拓宽公司的技术领域和业务边界,构建行业技术话语权。
2022年,广电计量持续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布局,“一体”是全国各分子公司、事业部推动业务结构向“计量 检测 科研 咨询”综合化业务持续升级,“两翼”是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和上市资本平台优势,推动“实业 资本”协同发展。
黄敦鹏表示,广电计量的业务实现了综合拓展,从单一的计量校准服务,扩展到包括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电磁兼容检测、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化学分析、生态环境检测、食品农产品检测、软件评测与信息安全、技术培训等多条专业线,初步完成了从单一计量校准向综合化业务结构升级转型。
在华安证券研究员尹沿技看来,广电计量的特殊行业试验业务优势明显,元器件筛选和失效分析业务快速发展,科研咨询业务持续发力,打造“计量 检测 科研 咨询”的综合业务格局,新能源、NVH和智能装备等业务线取得新突破。
与国家战略一致,把握行业先机
创新驱动和前沿技术布局,是技术服务性行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市场监管总局曾在2021年发布有关“推动检测行业做大做强”的文件,强调检测行业“要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检验检测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检验检测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量子传感技术融合发展,引导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广电计量失效分析实验室)
黄敦鹏表示,企业经营业务要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战略保持协调一致,才有生命力。
广电计量业务服务覆盖十多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国之重器”到“衣食住行”,从“高端制造”到“绿色发展”,并为大飞机系统级适航取证、国本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农业农村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国家地表水监测网采测分离等重大项目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技术的变革也为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广电计量加强优势业务能力补强和新业务拓展培育,推动数字化转型,前瞻性布局战略芯片、软件测试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例如补强集成电路检测能力和培育信息化测试领域业务等,实现关键检验检测技术自主可控。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各行各业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22年以来,广电计量构建了“前期规划设计评估 中期开发软测、大安全 后期运维管理治理”的软件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覆盖软件造价评估、软件测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测试、渗透测试、代码审计、咨询规划、数据治理等领域,是全国现有12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评估机构之一,而DCMM是我国数据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GB/T 36073-2018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规模快速增长
对于广电计量多年的增长,黄敦鹏认为,一靠内生性增长,二靠外延式并购。2020年广电计量上市后第二年,收购中安广源,布局EHS(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业务;2021年收购江西福康,进军放射卫生服务领域;2022年上半年,投资控股深圳博林达,深化标准物质业务布局。通过并购与现有检测服务具有协同效应或在新业务领域发展较好的检测公司,广电计量规模体量也实现快速增长。
(2022年6月27日,广电计量与博林达合作签约仪式)
内生性增长和提升质量也是广电计量今年发展的重点方向。黄敦鹏强调,今年要坚持以盈利为企业的首要目标,优化各业务线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全面推进管理下沉,提升基层一线的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人均效能;充分发挥品牌和技术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经营模式持续创新,做大发展平台,向行业一流企业不断迈进。
“疫情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公司的潜力会逐步显现,我们将推动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未来发展我们充满信心。”黄敦鹏最后表示。
专访
为高质量发展护航,对业绩好转有坚定信心
湾财社: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动制造业立市”,计量与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的基础设施,广电计量将从哪些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敦鹏:高质量发展,首先跟国家的导向总体上是一致的。具体到我们企业,就是让企业更健康、更好地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产业做好服务,实现员工、股东、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广电计量作为计量检测行业里排名居前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己任,职责就是为各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构建相应的技术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在行业里的地位。目前广电计量芯片检测的能力已经走在行业前列,在信息化服务领域也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形成了软件测评、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数据安全、数据治理、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等系列的服务能力,这些都是我们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具体举措。
作为国企,广电计量一直快速响应国家、省市的政策,主导或参与编写国家、行业、团体标准90多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等重点科研项目100多项,累计主导的国家标准、获得的专利授权、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均位居行业前列。尤其在信息化服务领域,我们团队主导及参与了39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大大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湾财社:贵司提出,推动从单一检测向“计量 检测 科研 咨询”综合化业务结构优化升级,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黄敦鹏:检测机构只停留在单纯的检测服务的层次,体现不出技术竞争力和差异化。作为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标准制定,是检测机构掌握技术话语权、获得客户认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广电计量往科研和咨询领域延伸,可以拓宽公司的技术领域和业务边界,在帮助客户检测的同时,还可以解决环境稳定性和设备质量等相关衍生问题,帮客户解决他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
广电计量依托院士工作站、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对技术服务进行了规范化、流程化管理,积累行业案例和数据的经验,为咨询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围绕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我们构建匹配相应的技术能力,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攻克“卡脖子”技术,加速构建“计量 检测 科研 咨询”综合化业务格局,提升企业综合竞争优势。
正是有了深厚的科研技术积累,公司既满足了客户的多方面需求,也有实力承接国家级和地方的重大项目,并得到相应配套资金支持,这也是广电计量能从多个方面把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原因。
湾财社:贵司很早就实现了混改,又有国资背景,在过去的业务发展上,展现出体制改革上的哪些优势?
黄敦鹏:在政府和无线电集团的主导下,2009年,广电计量进行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改制,实现核心管理层持股,将骨干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与员工形成“共同体”,持股的管理层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现在看来,无论是集团、企业还是持股的管理层和员工三方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总体来说,高度市场化的国企平台,综合化的业务布局,综合化的“一站式”的服务能力,全国布局快速响应的服务网络,是广电计量持续稳健增长、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优势。
湾财社:我们观察到,2020年9月30日-2022年9月30日,贵司营业收入增长60%,总资产增幅分别达到69%,在行业里也位居前列,请贵司结合疫情影响以及经营管理的措施,解读数据背后的原因?总市值上似乎没有完全体现出公司的真正价值,公司未来在会在资本市场方面如何发力?
黄敦鹏:我们过去20年里保持了年均近40%的增长速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坚守了质量生命线。因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在营收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食品检测和环保检测业务的发展不及预期。
上市公司市值体现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认可。从长远来看,资本市场主要看企业的利润、资产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市值管理最终还要看业绩增长。疫情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公司的潜力会逐步显现,我对公司今年的发展有坚定信心。
湾财社:科技是国企有机增长的关键,在过去的三年里,贵司的研发投入比率一直维持在10%左右,科技投入的容错成本如何?
黄敦鹏:我们的技术研发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属于应用型创新,项目成功率较高,承担的风险和容错成本相对比较小,能快速形成生产力。
首先我们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以“国企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坚定不移推进技术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瞄准客户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创新能力,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升级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与规模优势,大力推动“计量 检测 科研 咨询”综合业务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构建特色创新模式,提升行业技术话语权。公司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的技术创新模式,通过自主创新、开放创新、检学研合作创新,积极参与前沿技术研究和标准制订,助力检测行业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
湾财社:2020年以来,公司有4笔业务上的收购兼并动作,公司在2021年年报提到,未来三年通过“产业 资本”双轮驱动,加大推进外延投资并购,目前的进展如何?
黄敦鹏:公司既坚持内生型增长,也要通过稳健并购做大市场。计量检测行业是高度碎片化的,无序竞争严重,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万多家,但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机构仅有579家,地方性的检测机构业务差异化不大,能力重复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先后出炉,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作为一家具有使命感的国有企业,我们将发挥国有平台、上市公司、全国布局等优势,积极推动行业优质资源整合。凭借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我们有信心打造成为检测领域的头部企业。
湾财社:在“十四五”剩余的三年中,贵司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黄敦鹏:我们将及时总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与经验,围绕广州无线电集团“1 4 N”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以经营效益为导向,围绕生产经营目标,着力在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优化综合业务布局、科技创新驱动、对标一流提升管理、高端人才培育等方面下功夫,推进人才前移、技术前移、管理前移,做强做优子公司实现区域深耕。我们企业每年都给自己加压,不待扬鞭自奋蹄。展望未来,我们将以企业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集团“十百千”战略发展目标(到2030年,集团要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利润总额超100亿元、控股A股上市公司超1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2000亿元)贡献更多力量,提供更大支撑,向着“做最具公信力的一流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专业机构”的目标不断迈进。
广电计量党委书记、总经理黄敦鹏
策划: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任先博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