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家用纺织品生产商,孚日股份近年来开始谋求突破自身发展天花板,“老树生新芽”,在原有主业基础上做加法,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业务增长点。
目前,该公司重点推进的军民两用功能涂层新材料项目、孚日新能源材料项目、高效电机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已初具规模。公司董事长肖茂昌表示,化工产业领域作为孚日集团多元发展的重点布局方向,新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孚日集团将成为化工行业内少有的全产业链发展的集团企业之一。
切入新能源材料赛道
随着汽车行业向着新能源全面转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极速增加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崛起,其中,锂电池产业成为投资热度最为高涨的环节之一,而作为锂电池关键材料之一的电解液,其上游产业链刚经历过一波供需两旺的行情。
据介绍,孚日新能源材料项目是孚日集团联合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主要研发生产动力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可降解新材料、聚己内酯多元醇三大系列新材料产品。项目2021年11月开工建设,主要生产氯代碳酸乙烯酯(CEC)、碳酸亚乙烯酯(VC)粗制和精制、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动力锂电池上下游系列产品。“目前,各项目正按照既定计划进度顺利推进。生产线从头至尾涵盖了生产、提纯到成品的各环节,是行业内少有的全产业链项目。”谢传欣介绍。
“当前市场上粗VC的存量很少,大部分都已经形成合同供货量,按照合同供货量来生产的,产能存在瓶颈。目前,我们粗VC的生产车间已经建起来了,争取年底把产业链打通,届时,孚日新材料就能实现生产销售于一体。”肖茂昌表示。
11月15日,孚日股份最新表示,首期2000吨/年碳酸亚乙烯酯(VC)精制项目已完成,现已产出合格的电子级VC产品。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自1987年公司成立以来,孚日股份便以毛巾、家纺为主业,不断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行业龙头。近年来,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孚日股份开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进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三大高增长赛道。
“化工产业领域作为孚日集团多元发展的重点布局方向,公司充分借助高密市省级化工园区的建设机遇、青岛科技大学的创新优势,以及公司自身在人才支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及水电气能源、污水环保等方面的综合资源优势,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肖茂昌介绍,目前,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化工项目均位于201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级化工园区。
孚日军民两用功能涂层新材料项目,是孚日股份在化工领域另一重要项目,该项目自2021年8月份开工建设,一期5万吨已于今年7月份投产试运行,实现了当年拿地,当年建设,一年内投产。
肖茂昌介绍,功能涂层新材料项目是孚日集团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由孚日股份控股51%的子公司孚日宣威作为运营主体,主要研发生产应用于石油化工、海工港口、汽车船舶、军工装备等领域的高端涂层材料。
孚日宣威总经理李光俊介绍,项目二期将建设3万吨/年高端树脂和5万吨/年功能涂料项目,由此进一步完善海洋工程功能涂料技术体系,保持在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孚日股份进一步做大做强电机产业,去年8月份开工建设的超高效电机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在今年10月份已经投产运行。目前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达成产品技术开发合作协议,主要研发生产同步磁阻电机、IE4/IE5超高效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等高效节能电机。
“我们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将公司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孚日机械工程公司厂长禚春利称。
此外,孚日股份计划在未来的3至5年内,向聚己内酯领域投入20亿元,逐步形成20万吨/年的聚己内酯系列产品产能,打造世界级的聚己内酯(PCL)生产基地。
产学研结合树立全产业链优势
跨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异于一场冒险,深耕家纺行业的孚日股份何以“惊险一跃”?
“经过多年发展,孚日股份已成为一家以家纺为主导产业,集国内外贸易、热电、电机、新化工材料等多元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肖茂昌表示,特别是公司拥有配套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产业链群,具备向新兴产业拓展的基础。
主业稳健的现金流是支撑公司多元化拓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来看,从能源需要、工艺路线需求,以及新产品的市场需求等方面,我们的新材料公司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
在肖茂昌看来,孚日股份在布局上有着三方面的优势,一是基于产业协同形成的原材料优势,二是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优势,三是人员优势。
基于潍坊高密市化工园区布局,孚日新能源材料在能源、原材料等方面具有协同优势。为布局新项目,孚日还收购了与公司一墙之隔的当地化工企业高源化工,为项目提供氯气,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各环节能够最大限度进行成本管控,例如,在CEC加工时,产出的乙醛酸是医药中间体重要材料,当前价格较高,我们通过出售这种原料,不仅省去部分危废处理费用,更形成了收入。”谢传欣介绍。
此外,孚日宣威与孚日新能源均采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孚日股份控股51%,合作高校的技术方以“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外加部分现金入股。
以孚日宣威为例,合作方青岛科技大学李少香教授,早已在功能涂层材料部分领域建立优势,且其此前建立的原企业在业务团队、销售渠道方面均已比较成熟。
东兴证券分析,原企业的产能约在1000吨至2000吨,合资公司成立后,借助高密工业园区的优势,建设产能扩大至5万吨,扩产后将加强产能规模及成本优势。
“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战略合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寻求协同效应,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肖茂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