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濒临破产的老国企,到混改重获新生,再成长为首批登陆科创板企业之一,福光股份(688010)一路“追光”前行。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军民融合光学镜头企业,福光股份的身影在“神舟系列”“嫦娥探月”、“天问一号”等重大航空航天任务及高端装备上广泛出现。在将军用技术转化为民品的过程中,福光股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日本在光学镜头市场的垄断地位,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巨头背后的“隐形龙头”。
从濒临破产到混改新生
福光股份坐落在闽江之畔的福州马尾工业区,走进企业大门,首先映入视野的是一幢三层砖红色对称式建筑——福光股份总部大楼,新古典主义式的建筑风格,与大楼前的一坪绿茵球场相映衬,加上正**显耀的"RICOM"英文logo,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气质扑面而来。
福光股份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福建师范学院光学仪器厂,为国内最早的光学企业之一,1971 年被授予“国营八四六一厂”的军工企业代号。
进入新世纪后,因体制等原因,八四六一厂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研发实力不足,销售收入持续下滑,连年亏损,濒临破产。
绝境中的老福光亟需改革。2006年,福光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何文波接到了“入股”邀请。
●彼时,何文波33岁,是当地有名的青年房地产商。“我算是比较早赚过第一桶金的人,比一般的年轻人都早,我老家在福清,整个家族都是做水产生意的,到27岁时,我已经做了十年水产养殖。”何文波说。2002年,他拍下了福清第一块公开招投标的土地,初衷是考虑买地给员工建福利房,没想到机缘巧合跨入了房地产行业。
在接手福光前,何文波正在寻找新的产业机会,安防领域正是他看好的领域之一。
“在房地产前,我还做过超市生意,当时超市的开业安防监控系统就是我亲自去安装的,做房地产生意那几年又与安防监控系统打交道,我算得上是房地产老板中最懂安防监控的。”何文波说。
在他看来,当时的福光有着老国企的底子,军民融合的背景,以及安防监控领域的市场潜力。最终,何文波作为民营股东接手公司70%股权,国有资本持股30%。
“混改完成后,福光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势,走立足主业、军民融合、创新第一的道路,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从总经理、总工,一直到一线技工,全员参与。”何文波介绍。
这之后,福光股份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踏准了安防镜头数字高清化的趋势,率先推出300万、500万、1000万像素高清监控镜。随着高清监控镜头在金融、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得到应用,国内安防市场迎来数字高清时代,公司产品在安防领域奠定了全球领先地位。 在安防监控技术从高清进一步向4K超高清演进的过程中,公司4K超高清镜头全球销量连续多年保持首位。
2014 年以后,福光股份开发红外、车载镜头,开始布局车联网市场,并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重点领域物联网专项”立项。
民用镜头的快速发展“反哺”军品技术创新,福光股份成功研制了400mm、500mm 等口径的太空观测镜头,光电系统产品应用至“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近地空间目标监视光电望远镜阵”、“火星探测”等重大项目。
2019年7月22日,福光股份正式登陆A股,成为全国首批、福建省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由此迈向新平台,新起点。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因为出身特别,“融合”成为福光股份最鲜明的特色。
●“福光近十几年的发展中,融合了老国企文化、军工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专精特新文化等,各种不同的模式在公司聚集,不敢说我们今天已经管理地非常好了,但至少已经做出一点样子了。”何文波说。
现在的福光股份,既秉持国有军工企业长期积累的系统化、规范化运营传统,又带有民营机制的灵活与高效率。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福光股份营收达到4.83亿元,净利润为3199.10万元,总资产为26.17亿元。
福光股份的营收按品类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定制产品、非定制光学镜头、光学元件及其他。
其中,“定制产品”系列主要包含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主要配套于“神舟系列”、“嫦娥探月”、“天问一号”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及高端武器装备,核心客户涵盖中国科学院及各大军工集团下属科研院所、企业。
从产品构成可以看到,福光股份的业务横跨军民品,这也是其区别于行业其他公司的最大特色。
自混改以来,福光股份积极探索和践行两用技术融合的发展道路,逐步建立了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平台。
● 据何文波介绍,福光股份的军民融合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通过军民融合促进民用光学镜头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公司在军用领域积累了多项自主核心技术,可以为民用产品的发展指明方向,通过融合转化,可以直接催生民用光学镜头行业的高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二是发挥军民融合的资源整合优势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军民品研发、生产的资源融合、共享,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军品的技术积累可以为民品开发和生产积累技术基础,民品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支撑了军品的技术创新。
三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军品特色的质量工程技术方法,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质量优化,大幅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产品研制费用;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优化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最后通过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员工的质量专业素养,提升企业的整体质量能力。
坚持“专精特新”道路
当前,福光股份市值不到50亿元,在资本市场上体量不大。但自创立以来,公司便坚持走“专精特新” 的发展道路。2020年,福光股份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性上的努力获得了国家级认证。
在专业化上,老福光从1958年就开始研制生产镜头。混改之后,福光股份的发展定位更加清晰,首先砍掉了民用望远镜的业务,聚焦军用光学镜头、光电系统及高端民用安防监控领域,引进全球领先的光学设备。拥有完备的加工及检测能力,实现自主研发、制作、试做、验证全贯通,大幅提升光学镜头品质及生产效率。
在精细化、特色化上,福光股份开创独特的军民两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一是军品项目对现有的技术瓶颈进行不断挑战,攻克,实现企业整体技术的持续提升;
二是通过高效协作的科研创新团队,引进光电行业先进设备,针对军、民品的特点,研发团队分工协作,共享研发资源与创新平台,并形成较大的协同效应;
福光股份现已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精密光电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福建省级全光谱光学镜头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
三是研发团队将民用领域率先应用并得到验证的成熟技术,成功应用到定制产品中,大幅缩短了相关产品的研发周期和成本。
今年9月,福光股份凭借“‘两用技术’质量管理模式”斩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此次获奖的“两用技术”质量管理模式,正是公司在质量管理实践中,借助军民融合、混改等优势,努力创新而成。这一模式以超精密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为引擎,构建了“资金集聚 人才激励 工艺攻关 协同研发”的创新生态系统。
人才是创新工作的关键。福光股份实行“三能”原则: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才能进能出。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对优秀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工艺和研发创新并举,让工艺线上的工人和研发人员站上了同一跑道,摆脱“身份焦虑”。允许创新不以岗位为界,允许多重激励叠加,形成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来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公司通过创建劳模工作室、组织师带徒、开展创新大赛、推动职工“五小创新”。
福光股份还通过制定《研发投入体系管理办法》,保障研发经费的投入和落实到位。2020年,公司投入研发4807.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8.18%,同比增加1.71个百分点。
目前,福光股份已拥有多项全球及全国领先技术,从混改前专利为零发展至今,已拥有授权专利566件,其中发明专利237件。
对标欧洲顶尖光学
在何文波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架大型神舟飞船模型。福光股份正是“神舟”系列配套产品的供应商之一。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当时,何文波也在发射现场。
“参观完神七发射,第二天我就解散了地产公司的售楼部。”亲历神七升空的震撼瞬间后,何文波更加坚定了做大做强福光股份、深耕光学领域的信念。
“福光出身不一样,责任使命就不一样”何文波说。在军用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领域,市场需求与航天、国防建设紧密相关。光学系统作为空间探索、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关键功能器件,是“高、精、尖”光学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深入的领域,代表了高端光学技术的最前沿应用。因此,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决定了行业的竞争优势。福光股份坚持自己在军品行业的定位,就是做军工集团的核心配套,在自己专精的技术领域内,为军工集团提供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交期更快的产品。
“我们没有纯粹按市场化的方式运营企业,如果完全走市场化的路线,只是为了做产值,做收入,全部往民品方向走,今天的福光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但中国需要更高端的技术,我们希望成为探路者”。何文波认为,中国的光学技术较欧洲顶尖的光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智能制造装备、航天航空装备、先进医疗设备等领域的高端光学产品和技术还无法满足国家需求。
“2006年混改后,我就明确要走有科技含量的高端之路,必须依靠技术上不断自主创新,为了解决光学冷加工的关键核心工艺不被卡脖子,公司将能投入的资金,都投入引进德、美、日等国先进的精密加工和检测设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工艺创新和研发创新并行的创新激励制度,对主要一线研发技术骨干采取股权激励机制,让公司上下一心,将资源都投入对光学加工核心工艺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何文波介绍。
在上一个十年计划中,福光股份对标日本,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变焦镜头技术,取代了日本主导的一体机技术方案,公司研制的一系列变焦镜头,陆续替代日本产品,保障了中国安防产品的自主及可控。以镜头为代表的安防监控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也推动了国内安防监控行业巨头的崛起。自2015年以来,中国超越北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市场。目前,安防监控设备龙头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均是福光股份的主要客户。
福光股份现已将长期目标瞄准欧洲光学巨头,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光学企业。何文波表示,公司将牢记“创新不问出身”,坚持以“国家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使命,对标欧洲顶尖光学,持续开拓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先进医疗设备等领域,努力赶超世界光学先进水平。
市场与技术双维并行 寻找上下游新商机
福光股份是国内光学镜头行业唯一一家军民融合企业,军民品业务双轨并行,公司的自主创新也与其独特的军工背景密切相关。
不过,相较军品市场,民品市场要大得多,尤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逐步落地后,光学镜头已然成为信息化世界的“眼睛”。回看福光股份的发展历程,正是通过积极开拓民用市场,踏准安防监控镜头高清化的趋势,公司得以规模化发展。
如今,民用领域高度市场化,如何让投资者进一步看到福光股份的增长潜力,是摆在董事长何文波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福光股份的业务布局来看,主要涉及民品的非定制光学镜头已是公司营收大头。2020年,非定制产品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71%。而包含军用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的定制业务占比仅约16%,其余为光学元件及其他业务。
需要指出的是,定制业务份额相对较小,但战略意义重要,福光股份许多非定制产品的最初技术就是由定制产品转化而来。同时,非定制业务也承袭了定制业务一贯的高端路线。另外,定制 非定制的组合,使公司具备了齐全的产品品种规格、丰富的产品线,可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如何在保持产品多样化强项的基础上,打下规模化生产的“第二只脚”,冲破营收天花板,是福光股份正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安防监控领域正步入智能分析的推广应用阶段,超高清、深度智能化是长期的发展趋势,不过,传输、存储、计算能力的提升和部署还需要时间,高端应用场景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对于光学镜头技术升级、迭代的需求放缓。
与此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跻身该赛道,安防镜头领域竞争加剧,市场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此,福光股份表示,将适应市场需求,稳固并快速提升安防镜头市场份额。
车载摄像头也是福光股份拟重点拓展的领域,车载摄像头是ADAS的核心传感器,随着自动驾驶程度不断提升,汽车对车载摄像头的需求逐步从后视向侧视、环视、前视、内视等多个方位拓展,车载摄像头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2021年,“开拓新领域新应用,加速营业额及利润增长”已被纳入福光股份的工作重点。
财报显示,福光股份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3亿元,同比增长逾三成,增收部分即主要来自安防镜头、车载镜头、投影光机等业务的销售额增长。
“福光股份的发展要在市场需求方向与技术方向上双维同行。”何文波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寻找上下游新应用商机,加强上游非球面、超精密、大口径等光学元器件市场,及下游光电系统、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延伸应用。
(摄影:宋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