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以来,一则有关“300余位基金经理违规参与场外期权被查”的消息突然在网上广为流传。
“神秘”的场外期权到底是怎样的?公募基金经理违规参与的可能性有多大?
场外期权是指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场所进行的非标准化的金融期权合约的交易,其与场内期权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期权合约是否标准化,场外期权一方通常根据另一方的特定需求来设计场外合约。
公募基金经理可能存在的一种违规参与的模式是,先放高倍杠杆在场外期权市场做多某只股票,然后利用手里的公募基金来抬拉该股的股价,从而在场外期权市场获利。
这样操作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利用场外期权市场高杠杆的特性谋取暴利,比如一只创业板的标的一天涨20%的话,在期权市场放10倍杠杆,一天就涨了200%,实际操作中甚至有加20倍杠杆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基金经理没有直接参与相关个股的买卖,而且场外期权是非标准化合约,比较隐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绕开监管对从业人员股票账户的监控。
券商从业者林先生表示,是否真的存在基金经理违规参与场外期权的情况,目前尚无法确定,但如果有人想要的话,确实很容易做到。不过,个人是不能直接参与场外期权交易的,只有机构和企业客户才符合要求,所以基金经理参与的话可能要通过私募产品或者公司法人户等通道来完成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场外期权的手续费一般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于券商而言,不失为是一项优质的创收业务。
然而,场外期权“这块蛋糕”也不是所有券商都能吃到的,8月5日晚间中证协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场外期权交易商名单,包括8家一级交易商及36家二级交易商。其中,二级交易商数量首次出现减少,东北证券、信达证券被调整出名单,同时还有华安证券、华西证券、山西证券、天风证券、西南证券等5家二级交易商的交易商状态更新至“已进入过渡期”。
另外,作为参与其中的券商,在场外期权市场中每当投资者下出一个多单以后,券商一般都会采用相应的对冲模式,比如融券对冲或者自己构建一个组合来对冲等。
另有私募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公募基金对于基金经理等相关人员买卖股票的监管非常严格,但是一些金融衍生品,尤其是容易提供马甲的金融产品在监管上有较大的难度,也容易给暗箱操作的资金滋生一些温床,不论这次的传言是不是真的,后续都有必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