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舌尖上的浪费”,靠多方共治合力拱卫

  

  安淮(媒体评论员)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连锁经营协会和美团“青山计划”三方联合发布《**餐饮行业减少食物浪费路径量化评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餐饮全场景的减少食物浪费分析报告,系统梳理**外餐饮行业减少食物浪费的政策、制度、措施以及相关主体减少食物浪费的良好实践,对我国餐饮行业减少食物浪费的可行路径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反浪费”,社会饮食口号的变迁,反映了我国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不论是**立法、开展“光盘行动”,还是公民养成厉行节约的习惯,都表明反食品浪费正在成为社会共识。不过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粮食供求还将继续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背景,反对食品浪费,依然需要一再重申。

  

  这份《报告》,不仅分析了我国当前食品浪费的现状,还指出了破解食品浪费的可行路径。根据有关专家说法,消费端食物浪费成因复杂,如何减少食物浪费需要面向多环节、多主体系统发力,基于此,报告给出了“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的共治模式,这种思路值得重视。

  

  反食品浪费之所以不能依靠单一主体、单一环节,是因为一盘菜端上桌,需要经历原材料采购、运输、点餐、加工烹饪以及剩余食品处理等多个环节,这是一个冗长的链条,而每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浪费,所以,其看似是一个食品浪费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综合的公共治理议题,需要多方因素的系统规划和配合。

  

  立法是一个纲举而目张的路径,也是**社会反食品浪费的共同经验。在经历漫长的讨论与意见征求后,2021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标志着我国关于反对食品浪费议题由倡议宣导到法律保障的鲜明转变,也开启了减少食品浪费在**多行业、多层次、多手段的协同作战模式。反食品浪费立法之后,涉及餐饮服务的各个主体,都有了明确的法律约束与原则,食品浪费得到有效遏制。

  

  行业作为餐饮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反食品浪费更是责无旁贷。或许有人担心,行业或具体企业抵制食品浪费会影响经营业绩,所以反食品浪费动力不足。事实并非如此。如果餐饮企业引导消费者点“小饭菜”“半份菜”或者鼓励“打包带走”,其实可以提高翻台率,也会给消费者留下良好印象,留住回头客。而作为连接“人、货、场”的重要力量,外卖平台还可以通过推动餐品信息更优化展示、引导适量点餐等方式,以技术创新减少食品浪费。当然,要在餐饮行业中达成反浪费共识,还需要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并制定规章制度,共同维护这一行业理念。

  

  在反食品浪费的链条中,体感**的在消费端。揆诸日常,餐饮消费主要存在餐厅、食堂、外卖、家庭四个场景,与公众经验相吻合的是,《报告》指出,四个消费场景中,家庭就餐和外卖就餐的浪费程度相对较低,其次是食堂就餐和餐厅就餐。这其实与就餐目的是“饱腹性消费”还是“事件性消费”有关。前两个场景更倾向于 “饱腹性消费”,人们讲究的是一个“吃饱”,产生多余浪费的机会较少;而后两者则更容易产生 “事件性消费”,掺杂了人情与面子因素,已经不是纯粹的的用餐行为,自然就容易超出成本控制。

  

  对于一个粮食依然需要进口、“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来说,这并非是一个小数目。引导国人养成身体力行、节约粮食的风尚,就成了反食品浪费的应有之义。一端,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政策宣传,帮消费者竖立“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低碳消费”的理念,从道德教化上润物无声;另一端,餐饮企业也不妨通过经营创新,以门店标语、桌签引导、小份菜或者折扣奖励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关系千万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各方形成共识,并身体力行,将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付诸日常生活中,反粮食浪费方能蔚然成风,一个健康、低碳、绿色的“节约型社会”也才能逐步建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ysxhz@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sysxhz.com/a/369830.html
陕西黑猫终止发行27亿可转债 保荐机构为金元证券
« 上一篇 2023-04-28
晶澳科技不超89.6亿可转债获深交所通过 中信证券建功
下一篇 » 2023-04-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