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图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来为已经面临沉重负担的基本养老保险“减压”。
日前,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出台实施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出台实施企业年金办法。
在去年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上,人社部原副部长胡晓义称,2015年中国企业年金参与人数2316万,比2005年增长近15倍;近4年有245万人领取企业年金,人均月领额从980元增至1850元;职业年金已有37.8亿元的收入并开始有微量支出。
不过他坦言,中国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总体仍较小,基金规模只相当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量的27%。
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职工账户数超过百万的仅有北京、上海两地。东部省份相比中西部省份人数明显较多,广西、贵州等地仅有十几万个账户。
此外,中国新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并没有明显增长,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的单一计划及加入集合计划的**企业,尤其是垄断型行业仍然是企业年金的主力军。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当前企业年金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参与率太低,这是企业年金存在的最大问题和最大“短板”,是“多层次混合型”难以成立的最大威胁。
“下一步改革进程中采取的所有措施都应围绕这个问题,这个局面不尽快改变,“多层次混合型”的养老金制度就会束之高阁。”他说。
梳理中国高层近年来的表态可以看出,其对于企业年金改革的重视程度正在加强。
2013年4月份,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及《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前者放宽了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
2015年1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在此前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明确提出在2017年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这凸显了年金制度将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可能性。
《经济参考报》援引**财经大学教授杨长汉的观点称,目前国企在企业年金建立过程中充当了“顶梁柱”,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仍亟待建立企业年金。
他认为,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率,迈过这最大的“两道坎”,才能使企业年金真正形成普惠。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中国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存在局限性,投资品种也有限,如何更好地拓宽企业年金的投资方向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之一。
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达10666.31亿元,实际运作资产金额10390.75亿元;当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80%,2016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63%。
联储证券分析师胡晓辉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由于企业年金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目的是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的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这就要求对企业年金的投资要在安全稳健低风险的背景下进行操作。
“这要求受委托的管理人必须是具备资质的银行或者投资管理人。此外,建议年金适当提高股票市场的配置比例,而在年金投资选择权的设计上,应采取渐近式的放开策略。“他说。
一位投资行业从业者对界面新闻表示,在拓宽投资范围上,可以在确保投资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或者适度增加对股票组合投资比例,但需要注重投资的安全性和分散性,确保资金平稳运作,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