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7日讯 “熊孩子”“氪金”、家长退款维权不易的消费乱象近年来层出不穷。
据重庆电视台《第1眼》栏目报道,雷女士一家在重庆一个农贸市场卖鱼,起早贪黑很辛苦。近日,他们发现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偷偷把家里2万多元分几十次充值到了手机游戏《和平精英》账户上。雷女士说,他们按照要求反复提交过多次退费申请,都没退到钱。记者反复拨打游戏公司客服专线,终于联系上人工客服人员。
原来,小轩先后用瞿婆婆和妈妈的手机打游戏充值,充在了游戏账号。而雷女士一家在申请退款时,使用了三部手机,这三部手机都是双卡双待的,共有6个手机号,工作人员在审车相关资料时,发现这些信息混杂在一起,不符合规定。“经系统核实,是因为你通过第二个尾号321的账号没有消费,需要你自行删除申请。你这边的退费申请是因为之前多次提交,重复申请,所以给你取消掉了。”平台客服专线客服人员回应称。
2020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法发〔2020〕17号)。其第一项关于合同案件的审理中的第9条显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