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境看态度,逆境看行为。”
好文3852字 | 6分钟阅读
一个人有没有潜力,跟他读书好坏其实没有必然联系。读书好的人不一定潜力就高,读书差的人也不一定潜力就低,这在我多年工作的所观所感中,得到过无数次证明。
所以今天总结了5个职场上高潜力人士的特征,供大家参考,欢迎对号入座。
01 对专注的事情抱有好奇心
好奇心都不陌生,但注意我加了一个前提:对专注的事情。
什么意思呢?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吃饭,水为什么从高往低流,这也是好奇心,但这些跟你的工作,事业和生活没太大关系。
换句话说,你的好奇心,一定要带有目标感。
你不需要问十万个为什么,但每问一个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想当然脱口而出。
比如做数据分析的人,数据异常就应该引起好奇心。做项目管理的人,项目流程一直卡壳就应该引起好奇心。做市场营销的人,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变化就应该引起好奇心。
为什么会这样?产生这种现象的源头是什么?导致这种结果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哪里可以做出改变?改变的难易程度和顺序步骤应该是什么样的?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条件和资源支持?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或风险?
你的好奇,一定要好奇在点子上,它要能启迪进一步的挖掘和思考,可以改善目前的现状,能优化不合理的流程从而提升效率。
总而言之,都是让当前的情况变得更好。
这样的好奇心越旺盛,你的上进心才会越活跃,才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自然也就越来越厉害。
当一个毕业工作了一年的人,把这一年的经验反复用了十五年,看似简历上十五年的工作经验很资深,实际上是在吃老本,还不如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
这就是好奇心薄弱,不思进取,而裁员往往裁的都是这样的人。
02 平心向竞争对手学习
一说到竞争对手,通常我们在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他好讨厌,我好嫉妒,他有什么了不起,我哪里比不上他?”
可仔细想想,这些想法都是在诉诸情绪,骂爽了然后呢?对改善自我一点帮助都没有。
而有潜力的人会换一种思路,先把情绪放在一边,让理智占领大脑的高地,费尽心思去把竞争对手挖个底朝天:
他优秀在哪里,他做对了哪些事,他具备哪些我不具备的条件,他前期做了哪些铺垫导致了现在的成功。
不仅挖他的优点,还要挖他的缺点:
他忽略了哪些地方,他有没有产生失误,他错失了哪些机会,如果他注意到哪几个方面能做得更好。
比如我认识一些刚入行做自媒体的人,一看到同行写了10万 就酸溜溜地讥讽人家,不就是蹭热点吗,不就是标题取得惊悚一点吗,我才不屑于做这种事。
但我也认识许多做自媒体的高手,他们看到一篇爆文,第一反应是对其进行拆解。
从标题的写法,到行文的框架,再到每一段的内容排布,像拆解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把零件都扒拉出来,一个个去审视和总结。
他们想的不是我要干死对方,而是向竞争对手学习,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厉害。至于是不是超越对方,他们不关心。
再比如,你去看任何一个行业的老大企业和老二企业,表面上他们是竞争关系,实际上在许多看不见的地方他们又是合作关系。
特别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市场的开拓时,大家会暂时放下刀枪棍棒,坐下来好好聊聊,我们如何把蛋糕一起做大?
在这个合作中不断吸收对方的优点,改进自身的缺陷。这个时候大家是朋友,不是敌人。
所谓立场,只会因为境遇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只有把自己不断做大做强才是永恒不变的。
所以平心静气向你的竞争对手学习,不是为了压过对方一头,而是让自己再上升一头。
03 在逆境中沉得住气
我有一位资深的HR朋友,他说看一个人有没有潜力,不能看他在顺风局是什么表现,而要看他在逆风的时候沉不沉得住气。
顺风的时候大家都意气风发,干劲十足,这时看不出来谁真的有能力,谁真的是在混。只有在人生遇到逆境的时候,潮水才会褪去,你才会发现谁是真靠得住。
我这位朋友干了十五年的招聘,他说招聘时最怕遇到名企大厂出来的混子,满嘴跑火车,一点都不落地。
所以他在每次面试的时候,都会问对方一个问题:
“过去的工作经历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困难绝境是什么?”
如果对方回答说没有,基本上他就会在心里Pass掉这个候选人。
一个工作五六七八年的人,怎么可能一直顺风顺水,毫无困境?没有遇到过,只能说明不做复盘和总结,每次遇到就过了,从来不会停下来思考。
如果对方回答说有,他会继续追问:
“你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你采取了哪些办法去解决问题?中间遇到了哪些阻碍,你又是如何克服它们的?”
这就叫抗压测试。
朋友说,每次进入到这个环节,他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倾听。因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体现了一个人在逆境中的心态和行动,是否担当得起重任。
他还给我总结了一下这些问题答案的规律。
凡是能把当时的困境情况具体描述出来的,比如业务遇到增长瓶颈,项目遇到紧急情况,都是比较真实的。
这说明当时这个事情确实造成了深刻印象,一说马上就能想起来。
凡是能把当时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措施完整表述出来的,比如着手做了哪些准备,尝试了哪些办法,做过了哪些研究分析,都是比较靠谱的。
这说明遇到棘手问题时,这个人的思路没有乱,反而沉得住气去理清每一条线,而不是一团乱麻。
顺境很容易“包庇”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这就像打游戏的顺风局,带头大哥能力超群,后面跟着的小弟也能吃香的喝辣的。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下面的矮个子就算不思进取躲进舒适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逆境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
因为这个时候他能获得的外界帮助是很少的,基本上全得靠自己。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一清二楚。
顺境看态度,逆境看行为,就是这个道理。
04 有带脑子的执行力
执行力不是乱执行,更不是盲人摸象一通乱打,而是带着脑子去想,有聚焦,有计划,有期限,有反思。
有聚焦,就是找到最重要的目标,且越少越好。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要给自己下半年列个to-do-list清单,并督促自己要全部完成。
但仔细看这个清单,项目又多又杂。比如要学一门外语,要掌握一门编程语言,要考注册会计师,要谈成3个大项目。
每一个目标都没那么简单,且彼此之间的跨度还极大。
当你制定了一到两个目标,接下来就能把所有资源投入到这一到两个目标上。
但是如果制定了四到五个目标,最后大概率只会完成一两个,并且这一两个完成的质量还不见得高。
这就是没有聚焦,想做的事情越多,分配给各自的时间精力就越少。
有计划,就是把目标拆分成步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叫把执行力落地。
比如要学会一门编程语言,从入门级到专家级各自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学基础理论框架,什么时候可以简单编写一个小程序,什么时候可以做更高难度的项目,这都要循序渐进。
而不是一上来就说,我想自己做个网站。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很容易犯好高骛远的毛病。
制定计划这个行为本身,就体现了你对事物的理解是否透彻。
这个计划合不合理,有没有偏差或风险,符不符合实际,能不能准确达到目标,都反映了你有没有动脑子。
有期限,就是不要拖延。
任何不带时间期限的执行,都是空头白谈。说的时候天花乱坠,做的时候遥遥无期。就像渣男一样,永远给承诺,永远不行动。
最后有反思,就是常复盘。
哪里做得对,要继续保持。哪里没做好,要亡羊补牢。哪里差点出问题,要知道以后如何避免。哪里欠考虑,未来要打算周全。
任何事情都不能过了就过了,要从各种角度“榨干”它的剩余价值,提炼出为我所用的经验和知识。
05 经得住死磕
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了找到一个解决方法,为了弄明白一个数据,为了做好一份方案,不惜投入自己的全部,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就是死磕。
我的职场导师曾跟我讲过自己的一段故事:
在他刚工作几年的时候,有一次帮老板做一份项目咨询方案,没想到客户方的对接人非常搞事。
要么说方案里的数据不对,要么说得出的结论站不住脚,要么说给出的建议假大空。
为此,他前前后后修改了整整20个版本的方案。做项目的一个多月时间,他天天熬到晚上十一二点。
为了找到一个行业数据,他去翻了一下午的互联网,电脑上开了40多个网页。并且找到了数据不能算完,还要多个信息源交叉验证确保无误才行。
做完这个项目,他整整瘦了6斤。
但结果是好的,最终他们成功拿下了这个大客户。在项目结束后,客户方的对接人还特意发了感谢邮件过来,并解释了之前的原委。
原来这个客户的行业比较特殊,做任何决策都需要大量的数据验证,有时候还需要实地走访很多下沉市场,经常365天里有200天都在中国各大城乡镇里面泡着。
所以他们在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不仅会看方案做得如何,更要看合作伙伴有没有这种认真死磕的精神,能不能和他们共同进退。
方案质量很重要,但做方案的整个过程,也是考察的重要部分。
当时导师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情景,是批评我方案做得不够仔细。交了十几稿方案给他看,该改正的问题一样没改,不该遗漏的信息还是没补全。
因此他给我提个醒,想要在这一行做得好,必须要死磕。
其实不光是咨询行业这样,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死磕,代表着不服输的精神,是一种非要把事情彻底解决的韧劲。这样的人做事情不会马虎搪塞,更不会在关键问题上掉链子。
这也是多年以后,我才慢慢领悟到的道理。
我见识过身边许多高潜力的人,无论是创业当老板也好,还是做高管也罢,眼看着他们从年轻时一步步成长到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死磕的精神。
虽然大家死磕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极度认真,肯下苦功,从不矫情。
1. 对专注的事情抱有好奇心;
2. 平心向竞争对手学习;
3. 在逆境中沉得住气;
4. 有带脑子的执行力;
5. 经得住死磕。
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与君共勉。
- End -
- 商评日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