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系列的内容中,我们曾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介绍过A股、B股、H股,概念股和题材股、红筹股和蓝筹股这些股票类型。
在今天的学习中,让我们从不同投资主体的股票,谈谈股市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大小非等内容。
国家股: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个人股:也叫公众股,指社会个人或股份公司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外资股:指股份公司向外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发行的股票。例如境内上市外资股,一般称为B股。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股票市场刚成立时,上市企业以国有为主。
而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一般是国家或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因此形成了各种国有股和法人股。
为了保证国有公司的安全,这类股票绝大部分被国家控制,不能像普通股票一样上市流通交易。
如果要转让股权,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经证券主管部门批准,与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签订转让协议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权的交易。
有关机构投资者的内容我们在《重大部署!机构投资者再借力》中有过相关介绍,此处不再展开。
普通股多为流通股,国有股和法人股为非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
他们一方没有话语权,一方没有套现权,利益冲突愈发明显,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为了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促进非流通股转化,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也叫股权分裂,即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
一般是上市企业非流通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给流通股东,以取得股票的流通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方努力一直在通过各种措施尝试改善或解决这种历史遗留问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我国已经完成了三次股改。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后股改时代。
在股权分置改革下,原来的非流通股像国家股,法人股等变成流通股,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即限售期。
对于A股中的这些非流通股,一般用大小非来表示,也叫限售股、限售A股。
通常,我们把占总股本比例5%以内的非流动股称为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把占总股本比例5%以上的非流动股称为大非,即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
在国家规定的限售期满了之后,解除限售禁止,原来的非流通股就可以上市流通,叫做大小非解禁。
另外,新股刚上市的时候,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的发行制度规定,大股东和一些重要股东持有的股份会有一定的禁售期,这时候的部分股票也是不能买卖的。
过了禁售期后,股东把股票抛出来套现,叫做减持。
与减持相反的是增持。增持是控制上市公司股东从二级市场购买流通股股票,来增加其股份比例的一种行为。
解禁和减持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不同,共同之处在于都会使一部分股票进入市场流通。
了解过大小非的由来,明白了减持与增持的含义,那么这些行为对股市有什么影响呢?有什么风险呢?
下一篇的内容中,我们将继续为您介绍。